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656 好端端的一本严肃小说,竟然搞成小黄书

    方明华刚刚准备开玩笑说句:“西米你曾经可是老师,怎么会推荐这样的书?”
      
          但看到作者的名字。
      
          王小波!
      
          王小波的书?
      
          方明华打开目录一看:
      
          《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
      
          的确是王小波写的。
      
          在九十年代国内文坛有两个异类,一个是王硕另一个就是王小波。
      
          王硕在文坛上嬉笑怒骂,怼天怼地怼空气,人人皆知。
      
          而王小波则是他的反面,默默无闻,从不和文学圈的人来往,用他的话说:“他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死前默默无闻,死后却逐渐为世人所知,被无数文艺青年奉为神人的伟大作家。甚至有人自诩为“王小波的门下走狗,”竟然还出了一本书名字就叫《王小波的门下走狗》!
      
          他的《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而最著名的就是《黄金时代》。
      
          方明华在没来到时代之前曾经看过这本《黄金时代》,它是一个中篇,三万来字,是王小波根据自己在云省“插队”的经历而构思的一本。
      
          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明暗两线,讲述了云省乡下插队的知青王二与一位名叫陈清扬的女医生之间发生的充满激情的“爱情故事”。
      
          后获得《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大奖,“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
      
          方明华至今也记得其中的一段话。
      
          “天色微微向晚,天上飘着懒洋洋的云彩。下半截沉在黑暗里,上半截仍浮在阳光中。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他迅速翻开书,果然找到这一段话。
      
          现在读起来依旧让人感慨万千。
      
          王小波在这这本书里还写了自序,主要是《黄金时代》创作过程。
      
          1982年三十岁大学毕业后,王小波在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书,教师生活是《三十而立》等的写作背景。这个时期王小波开始写作《黄金时代》。
      
          1984年,王小波跟着妻子李银河到匹兹堡大学陪读,一个叫许倬云的历史系教授认识了他,并读了《黄金时代》的初稿,觉得很有意思,决定悉心指导。
      
          一直到1992年,才完成了这个中篇。
      
          而这位让王小波一直感恩的许倬云,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匹兹堡大学教授,他后来还有一个身份:著名歌手王力宏的舅公。
      
          只是香江那边的出版社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
      
          “西米,我刚才翻了翻,虽然这本书里也有情色描写,但是和香江那本的风月文化,似乎沾不上边吧?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方明华感到奇怪。
      
          “现在香江那边不是流行风月文化嘛估计是出版社弄个噱头,让更好卖些。”陈西米解释道。
      
          这?
      
          方明华顿时哭笑不得。
      
          好端端的一本严肃,竟然搞成小黄书了。
      
          陈西米说,王小波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很不高兴,但没办法,想在香江出版就得听人家的。
      
          “西米,这样,我先拿回去,再给盛世图书那边的编辑看看,最后再给你答复如何?”
      
          “行,你慢慢看,反正也没人出版。”
      
          从史铁声家离开,方明华带走这本书。
      
          晚上回到总政大院,躺在床上,方明华又读了一遍。
      
          看完之后,陷入沉思。
      
          《黄金时代》无疑是一本知青文学,但和以往的知青文学完全不同,作者没有在作品中体现出大量的痛苦和扭曲,也没流露出对政治的反抗,而是通过纯粹而荒诞的描述,以“性”为介入点,完成关于个体存在和生命本质的思考。
      
          但那问题就是出在这“性”上,香江出版社能将此书归到“风月系列”也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前面已经有贾平娃的《废都》顺利发行,这本书估计也不成问题。
      
          也不知道苏斌看了这本书有何感想?
      
          方明华突然想到申城去一趟,见见苏斌。
      
          再说,盛世图书公司搬到申城,在浦东征地盖楼,赵红军一直要他来申城看看,他懒得跑,这次也算答应赵红军的要求,免得他老在电话里叨唠。
      
          既然决定,第二天早上,方明华先给宋棠棠打了电话说自己要到申城,迟几天回来,然后又拨通赵红军的大哥大,说自己现在在燕京准备来申城。
      
          “哈哈,你终于过来了,看看咱们的盛世大厦!”赵红军在电话很是得意。
      
          原来去年春节过后,赵红军就在浦东陆家嘴附近买了一块20亩的土地,修建了一栋十八层的高楼作为盛世集团大厦总部,预计耗资1.1个亿。
      
          用赵红军的话说,整座大厦除了盛世集团用一少部分之外,其余准备以写字楼的形式出租出去。
      
          方明华同意了。
      
          几个亿的现金放在账户上不是个事,而且这几年国内通货膨胀的厉害,1993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3.4%!
      
          钱贬值的厉害,花出去是正事。
      
          从征地到动工,方明华一直没来看过,这次就去看看。
      
          告别宋棠棠的姥爷姥姥,方明华提着旅行包踏上南下的火车。
      
          方明华坐的是特快13/14次列车,这可是被评为“”全国红旗列车”,服务态度特好,不亚于后世的高铁。
      
          更重要的是他买的是软卧,车厢内还安装了14寸金星牌彩电,这待遇杠杆滴。
      
          不过方明华觉得,看电视上那些无聊节目还不如看窗外的风景好。
      
          虽然是特快,也经过十六个小时才到达申城,已经是半夜两点。
      
          现在的申城火车站已经不是以往老火车站,而是八十年代后期新修的,虽然是半夜,但车站灯火辉煌,人来人往。
      
          方明华刚出了出站口,就听到有人叫他:“方主席!方老师!”
      
          扭头一看,是金波。
      
          金波是原来盛世图书编辑老金的儿子,招聘进来以后就一直跟着赵红军,从西京到海南,成立房地产公司后又调过去担任副总经理,现在房地产公司注销后,回到集团总部,任集团办公室主任,还是一天跟着赵红军跑,现在家干脆就安在申城。
      
          “方老师,赵总让我来接站。”金波热情的接过方明华手里的旅行包。
      
          “房间已经订好,我现在送你去酒店。”
      
          方明华坐着金波开的皇冠车,直奔新锦江大酒店。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923条记录; 当前657页/共923页   

[首页]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尾页]


656 好端端的一本严肃小说,竟然搞成小黄书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在线阅读_森外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758 t:218-3433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ca02f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