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78章 前后十年

    食堂顶棚的老式吊扇搅动着粘稠的空气,常浩南站在大门入口斜后方的阴影里,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的刺绣。
      
          窗外依稀传来零星的蝉鸣,远处发射架上未散尽的硝烟在月光下泛着青灰色。
      
          台下十二张圆桌铺着洗得发白的军绿桌布,炊事班刚端上来的不锈钢盆里,几样大锅菜的热气升腾而上,在吊扇搅动下扭曲了墙上“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标语。
      
          原本,像是滑翔式高超音速平台首飞成功这种大事,怎么也应该在回到京城之后再办庆功会。
      
          但很多参试人员后续还有重大任务,不可能长期离开鼎新基地,因此常浩南临时决定,先在基地的食堂里面安排一次。
      
          至于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则等到条件允许之后再说。
      
          “常院士,实在不好意思,条件有限,暂时只能这样了。”
      
          在一番简短的开场白之后,基地主任来庆福将常浩南带入主位。
      
          作为全军重点保障单位,鼎新基地在物资供应方面绝对没的说。
      
          只不过,毕竟远离大型都市圈,而且过去只是空军战术训练中心,规模才刚刚扩大上来没两年,各方面都缺乏为如此大规模活动提供保障的经验。
      
          结果愣是把庆功宴搞出了点七八十年代大会餐的既视感。
      
          以常浩南方才高情商的说法叫做“体现了西北地区特色的豪迈”。
      
          “来主任,我觉着你们是应该准备出来一个地方……排场未必需要很大,但是面积一定得留足了。”
      
          旁边刚刚带队回到基地不久的梁彦刚正拿着一把刀子分肉,见状也加入了话题,半开玩笑道:
      
          “照这个架势下去,以后在你们这完成技术验证的项目恐怕不会少,总不能每次都躲在这么个地方庆祝吧?”
      
          说着抬起头,瞄了一眼头顶。
      
          换气扇的叶片打碎晨光,在天花板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鼎新这里过去是一个相对纯粹的部队营区,跟大多数编制一样,是以连或营为单位设置炊事班,各自解决吃饭问题。
      
          平常容纳个一百来号人倒是没问题,但是以庆祝宴的标准来看,还是显得有些过于拥挤了。
      
          “其实规划已经在做了。”
      
          在安排好各自的位置之后,已经满头是汗的来庆福解开领口的一颗扣子,一屁股坐在对面:
      
          “基地西边原来是个招待所,地方很大就是条件不怎么样,本来是准备这个月就扩建成礼堂,但是现在工程兵部队全都有任务,咱们这地方又不可能让地方上的人进来,就只能先放在那了。”
      
          “诶……”
      
          常浩南这会儿正好没占着嘴,闻言也跟着打趣道:
      
          “场合什么的都都是其次,同志们更需要的恐怕还是一批好的厨师……”
      
          一桌人顿时笑了起来。
      
          由于部队的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炊事班手艺的随机性很大,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的业务量成倍提高,质量也难免有所下滑。
      
          不少战士都已经体验过没什么咸淡的乱炖和外面熟里面生的面条之类不得不品尝的经典环节了。
      
          来庆福也知道情况属实,赶紧指着桌子中间的那盆羊肉说道:
      
          “这方面我们一定改进……不过今天还请放心,咱们基地后勤做的手抓羊肉绝对是一绝,各位可得尝尝,就算回了京城也未必能吃到这么正宗的……”
      
          实际上,梁彦刚作为日常风餐露宿的一线部队指挥员倒是无所谓这些,只是随便找个话题作为暖场而已。
      
          眼见气氛已经到位,便也没再抓着平日里的伙食问题不放。
      
          而这样一桌子的人聚在一起,平时又没什么日常接触,所以话题很快又回到了眼前的任务上。
      
          “常院士,当时测试过程中雷达屏幕被等离子体加上超高速度干扰,只能看见一片乱七八糟的光点,数据也完全失真……”
      
          郭林一边剥着盐水花生的壳一边问道:
      
          “所以我刚就想问来着,‘玄鸟’在飞行过程中具体达到了多高的速度啊?”
      
          郭林是在雷达站那边解决掉一些技术问题之后,今天早晨才刚飞到鼎新这边的,还没来得及看技术报告。
      
          “照理来说,应该是末端快要命中的时候最快,不过因为天线角度问题,俯冲过程中的数据刷新频率比较低还有滞后性,所以一般不用做典型参照。”
      
          常浩南停下筷子,回答道:
      
          “而如果按照第一个滑翔周期的中间点来算,那就是4080m/s,大致相当于常态下的12倍音速……”
      
          听到这个数字的郭林突然咳嗽起来,可能是被被碎花生壳给呛到了。
      
          常浩南则伸手替他拍背,腕表表盘在灯光下泛着冷蓝的光。
      
          好不容易缓过来之后,郭林再次开口:
      
          “所以说跳跃式弹道真能形成长期且稳定的黑障效应……”
      
          郭林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桌布上画出一条正弦曲线。
      
          “乘波体构型的气动特性是关键。”
      
          常浩南已经不是第一次回答类似的问题了。
      
          他用筷子蘸着茶水在桌面勾出压缩面的大致轮廓:
      
          “激波层在80-100公里高度会形成周期性压力震荡,就像蜻蜓点水……而在这个高度,控制气流和控制等离子层的分布,在本质上其实是同一回事。”
      
          尽管早就对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但真正从常浩南口中确认这个消息的时候,郭林的表情还是多少有点复杂。
      
          作为一名雷达工程师,他从立场上很难接受这种简单粗暴到毫无美感的低可探测性手段。
      
          当然更关键的是——
      
          似乎完全无法对抗。
      
          等离子体隐身当然不是什么新概念,但之前一般都被认为是某种狂想。
      
          然而在这次简单的攻防对抗当中,郭林和他的雷达有幸成为了第一个被此项技术压垮的目标。
      
          “实际上,速度虽然是高超音速武器的关键指标,但却不是唯一重要的指标。”
      
          常浩南把一根已经剃干净的羊肋骨放到旁边:
      
          “就像刚才老郭说的,多变的弹道也是突防和隐身的重要一环,所以我们后续优化的重点也在这里,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要降低发射端的操作难度……不能以参试部队的标准对待第二炮兵的其它单位……”
      
          他的意思其实是,810旅有包括刑牧春在内的甲方专家组进行指导,每次发射之前又有短则几星期长则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对新知识的接纳水平自然完全不同。
      
          可这句话听在旁边的梁彦刚耳朵里,就完全是另一个意思了。
      
          这是对他们水平的认可啊!
      
          恨不得把嘴角都咧到天上去。
      
          “到底是总师啊,就是有眼光。”
      
          虽然是这么想着,但他还是故作谦虚地摆了摆手:
      
          “都是刑总他们指点的好,我们也就是负责输几个参数再按个按钮罢了……”
      
          这个回答在常浩南看来有点突兀,但还没等完全想明白,大受鼓励的梁彦刚就反过来问道:
      
          “常院士,不知道咱们后几次测试的详细时间表有没有定下来?我想带着同志们针对性准备准备……”
      
          考虑到在场的也都是知情人士,所以前者拿起另外一根羊排,几乎不假思索:
      
          “第二枚和第三枚原型弹已经在组装和调试了,预计8月和9月各打一发,然后年末之前应该还有三发,明年年初再打最后一发,没什么意外的话就可以设计定型了……”
      
          “好……”
      
          第一个字刚出口,梁彦刚就把后面的内容憋了回去:
      
          “竟然这么快?”
      
          他本来都做好了长期在两地工作的准备,但这么看来大概一年也就差不多了。
      
          常浩南点点头:
      
          “嗯……不过明年测试结束之后,你们旅应该马上就要执行新任务了。”
      
          梁彦刚此时还没有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
      
          “换装嘛,常院士您放心,我保证把全部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全旅其它同志……”
      
          然而还没等表完态,就被打断了。
      
          “换装是例行公事……”
      
          常浩南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准备给对方一个惊喜:
      
          “不出意外的话,你们旅大概率要直接赴京,准备参加明年的60周年阅兵!”
      
          果不其然,梁彦刚筷子里夹着的油焖笋片晃动几下,接着直接落到了桌布上。
      
          “明年……阅兵……”
      
          东风3作为一种早期型号,只参与过1984年一次阅兵,他当年还在上中学当然不可能参与。
      
          原本以为就算换装,这种黑科技型号也要再等些年才能公开,到时候他都未必还在旅里面任职。
      
          结果,机会就像是那枚从天而降的玄鸟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砸到了他的面前。
      
          跟过去的情况类似,国庆60周年阅兵式也有个专门的保障项目叫做“0910”工程。
      
          只不过这一次,0910工程真正回到了其最本来的功能。
      
          也就是为整个任务提供后勤和装备技术保障,而不会再专门将某个型号的研发项目纳入其中。
      
          毕竟10年前,部队连个像样的三代主战坦克都凑不出来,只能拿原型车顶上。
      
          而10年之后,连高超音速导弹都将完成设计定型。
      
          确实是是好起来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771条记录; 当前1453页/共1771页   

[首页]  [1446]   [1447]   [1448]   [1449]   [1450]   [1451]   [1452]   1453   [1454]   [1455]   [1456]   [1457]   [1458]   [1459]   [1460]    [尾页]


第1378章 前后十年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在线阅读_十月廿二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538 t:219-23453]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8c35c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