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节
日期:2011-03-10 17:24:43
连载(1777)
完颜宗望被骗了,他不必害怕的,因为种师道实在没几个人,全部加一起,才接近一万多西军。可他为什么上当了呢,是因为金国人没上过军事教育课。
根本不懂兵法。
不说是你能打,打赢了就是战神。很多道理,很多诡计,很多的变化是岁月的积累,是一个民族打了几千年的仗,赢过无数场,输了无数次,才能积累得起来的。
比如这时,种师道大张旗鼓,主动挑战,其实正是因为没有实力。他在上一次的幽燕之战代人受过,成了童贯等人的替罪羊,被削去官职,勒食退役,心灰意冷之余,他回到了祖先隐居的终南山豹谷林,准备耕田自娱,老死在乡里。
但是国难突然临头,徽宗号召天下军马勤王,当此时种师道义无反顾出山,以70多岁的高龄率军赶赴开封京城。可是兵太少了,还是在仓促间凑起来的,说实话这根本代表不了西军的真正实力。
西军之强,就算在两次幽燕大败之后,再经历靖康勤王的折磨,也在2年之后和金军正面对决,才进入她的黄昏。而就算那样,在她的灰烬里仍然升腾出了有宋一代最强的一批将星!
在赶往京城的路上,大多数幕僚都胆怯了,建议种师道悄悄前进,悄悄地进入京城,只参与防守就可以了。要是以现有实力和金军正面决战,胜少败多不说,一但失败了,会对开封守城军队的士气以挫折打击,那样大势危矣。
种师道摇头,说你们不懂兵法。“兵危使诈,事急用奇。”现在我军兵少,如果迟疑不进,会被金军知道了底细。我们只管大张旗鼓前进,反其道而行之,金军客境作战,必定会患得患失。开封坐守危城,援军只要有一骑抵达,军心士气也会大振,那才是当务之急。
一切都被他料中了,完颜宗望第一时撤退。说到底这才是女真人在军事上的底蕴,总结他们的崛起之路,在反抗之前,深山老林里的争斗有什么兵法智慧?会打个埋伏都是传奇;建国其间的各大战役,与其说是完颜阿骨打如何神奇,不如说耶律延禧、萧嗣先更神奇!
有那种敌人,想不胜利都有难度。
连载(1778)
种师道进城,是李纲的福星,也同时是李纲的灾星。说福星,援军到达,李纲守城的底气立即足了,这是硬道理,比他在金殿上说什么都有用。
更何况种师道在金殿上还替他出了一口恶气。
种师道上殿的时候,宋朝的全体宰执们心里都有点发怵。不为别的,军队方面的人,尤其是西军,有时都是一头头野驴,只要性子上来,谁的面子也不给,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别说是他们,就连鼎盛时期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武装太监童贯也一样吃鳖。
那是崇宁年间,童贯去视察边防,走到秦州的时候遇上了知州钱昂。那天钱昂起了个大早,一直等到快中午了,童贯才施施然飘过。
钱昂火了,问他搞什么,这么晚才到。按说他问这话很失礼,上级的时间安排要你这小干部多嘴?老实站着才是本份。但是童贯很给面子,爱护自己的西军嫡系,破例解释了一下,说骑的骡子太小了,走得慢。
不料钱昂接着问,大尉你骑的是公骡还是母骡呢?
答,公骡。
钱昂——公骡不好骑,阉了这东西!
这时种师道上殿,钦宗先是慰问了一下,紧接着问以军事角度来看,是应该战呢,还是应该和?种师道回答,臣以为不应该和。京城方圆达80里,金军只有6万,这怎么能围得住?况且城里有可支用数年的粮草,百万居民,金军怎能攻破?只要拒守以待勤王之师,至多半个月以后,敌兵自然困窘,那时是战是和都出自我心。哪怕是和,也绝不到割地的地步。
赵桓听了犹豫,李邦彦李大首相却愤怒了,他搜刮全城,把皇帝的家当都卖了,才凑足了钱去搞和谈,现在钱都交过去了种老头又出幺蛾子,实在是孰不可忍。他跳出来说,和谈已定,敢言战者斩!
好威风,事后证明纯粹是主动找抽。
种师道问他,我在西北不知道京城如此高厚,守备有余,你咋随便就求和了呢?
李邦彦:国家无兵,迫不得已。
种师道:京城有百万居民,不能野战,守城总可以吧。
李邦彦:……我不懂军事。
不懂还出来混,种师道笑了,说你不懂军事,总认得字吧,古代战守之事你一点都不知道吗?
李邦彦郁闷,没话。
种师道继续挑刺:听说城外的居民都被抢了,为啥不坚壁清野呢,这等于是变象的资敌。
李邦彦:……仓促之间,没来得及。
种师道笑:好慌,好慌。
旁边的大臣,殿外的侍卫都跟着笑。到这步,李邦彦终于清醒了点,选择靠边站,给好人让地方。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014条记录; 当前718页/共1014页
[首页]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