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节
日期:2011-05-05 17:28:44
连载(1851)
值得吗?
李若水会静静地面对所有的质疑,他在做的事,是忠于眼前的皇帝,更是忠于这个皇帝所代表的东西。此时此刻,不管赵桓是多么的昏溃愚蠢不知起倒,他都是汉人的象征,无论如何不能被入侵者侮辱。
哪怕是死,也得阻止!
他这样做时,很多人做出了和他一样的选择。在遥远的北方,之前派出去的那20个割地使里,有一个叫欧阳珣的人,他负责去深州(今河北深县南)去招降。金兵就在他的身后,等着他向城上的宋军百姓宣读诏书,好进城虏掠。
却不料欧阳珣痛哭失声,向城上大叫:“朝廷被奸臣所误,以至于到了今天这种地步,我是到这里一死的,你们要努力自保,忠义报国!”
城上的人眼睁睁地看着欧阳珣被金兵押走,他被押到了幽州,活活烧死了。欧阳珣,字全美,泉州晋江潘湖人,出使前为宋朝宰执;
还有一个人叫刘韐,他是老资格高官,金人不仅想让他赚开城门,更想收降他。他百般拒绝,最后仰天大叫,“苟且偷生事奉二主,有这样的事吗!”
当晚他沐浴更衣,饮一杯酒后自缢而死。刘韐,字仲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时任河北、河东宣抚使,殉国时61岁。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甚至有一位太学生叫徐揆的,写信给金军要求释放赵桓。完颜们大怒,派兵把他抓到营里,和两个大完颜当面展开辩论。
女真人觉得自己完全占理,难道还说不赢吗?结果很惨痛,他们输了。徐揆跟他们说的除了是非之外,还有公平。难道别人蠢了点,就是你欺负人的理由?甚至是欺负整个种族的理由?!
完颜们恼羞成怒,杀了徐揆。
等等等等这些事、这些人,都在一片惨痛河山间浮沉着,在惨白的国人中闪烁出点点刚硬的风骨。这就是希望,只要这一点还在,一个民族就不会永远沉沦。
可是,这些都救不了赵桓一家。
连载(1852)
第二天,二月初七日,宋徽宗赵佶和他的皇后、妃子们被押送到金营。押运者是前面提到的那条叫范琼的狗。当天聪明的赵佶知道等着他的是什么,根本不想出宫,他拿出药酒想喝下自杀。
范琼一把打翻杯子。赵佶死了,他的功劳也没了,这怎么行呢?
初八日,范琼押送宋朝皇室成员到金营。这个工作量很大,亲王、嫔妃、王子、皇孙、公主、驸马、六宫有位号的等等二三千人,一条狗是数不清押不走的。于是各多的狗涌现出来。名单由一个叫邓述的内侍太监提供,公文由开封府尹徐秉哲批准,范琼带着兵一个个点名押送。
初九日,金军宣布废除赵氏皇帝,要在中原汉族人中另选一个“贤明”的人继位。
初十日,金军命令宋钦宗赵桓的皇后、皇太子出城。皇后没什么说的,亡国之际,任人宰割,但是皇太子是宋朝最后的希望,有人要保住他。
枢密使孙傅找到了一个长得跟太子很像的人,两个宦官,外加十几个死囚,他把这些人都杀了,尸首送到了金营。他说是这两个宦官窃夺太子出逃,遇上城里骚乱,太子被误杀了,现在只能把作乱者杀死,送上首级证明。
希望能管用吧。可悲的是,还没等女真人追查,宋朝的内鬼先站了出来,还是那条叫范琼的狗,他真是尽职尽责,生怕女真人受半点委屈蒙骗。他指挥叛变的士兵们,很快搜出了太子,第二天连同皇后、公主们一起押运出城。
那一天百官军吏太学生们守在南薰门前,随着车驾号哭奔走,11岁的太子在车内向他们告别,他们隐约听到了皇太子曾经呼救过——“百姓救我!”可是很快一切都远了,车驾出了外城……出城之后车驾旁边还跟随的,还有一位顶级大臣。
孙傅。
他是不必出城的,金军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连范琼都在城边拦他,金军的守门将官也说,要的是太子,你为什么要参与?
孙傅说,我是宋朝的大臣,更是太子的师傅,应当一死!
这就是孙傅,相信神汉,断送开封城防,并且死不认错的孙傅;忠于职守,尽心竭力,扶保宋室,死而后矣的孙傅。
要怎样评价他呢?
就这样,赵宋皇朝被一网打尽了。如果说有漏网的,一个是远在相州的赵构,另一个谁也记不起来了,她是宋哲宗的废后孟氏。
孟氏随着新旧两党的争夺而浮沉,这时她隐居在一个很偏的私宅里,她静默地生活着,世界把她遗忘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014条记录; 当前749页/共1014页
[首页]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