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节
日期:2011-08-04 17:14:06
连载(1971)
第三件事的涉及面太广,意义重大到主宰整个南宋的精神内核——“清算”。北宋灭亡了,绝大多数的宋朝人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
如此庞大辉煌的国度,是怎样突然坍塌的?简单地归结为女真人的侵略,是很片面的,宋朝人想了很多,一直在分析问题出在了哪里。
这种追溯式的反思,不断地开展着,渐渐地形成了南宋的主流意识。在这时,范宗尹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答案,还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他是行政官员,把问题归结为政府的错误决定。是宋徽宗赵佶不按牌理出牌,不断滥赏造成的。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政府公开的腐败。
官衔、俸禄、奖金都随意发放,把所有的游戏规律都打乱了。想改正这一切,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彻底清查之前的所有滥赏,一个个都追回来。
以上是关于北宋亡国、南宋重生的范宗尹版看法。这应该是南宋立国之后首次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和实际改正。在这之后,一整套的理论不断涌现、完善、集成,最后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南宋开始,直至明亡清兴,民国初立都一以贯之的学术流派。
以及一位指天斥地,给万世人类当行为、精神警察的圣人出现。
话说得有点远了,回头说范宗尹。他的第三件事一出炉,立即把官场炸毁了,何所谓“滥赏”?蔡京、童贯、梁师成等六贼肯定是了,那么像何栗、李纲、秦桧甚至他范宗尹本人呢,一样是突然提拔上来的,骤然间高居大位!
难道都要一一打回原形吗?!
范宗尹为自己的理想主义式的清算付出了代价,他得罪的人太多了,没有谁敢跟他站在一起,在这样的世道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些或多或少的不干净。
并且最让人难堪的是,他把宋徽宗押到了被告席上,“滥赏”都是赵佶赏的,接受的人有罪,发放的人没关系?
这是逼着赵构给他在北国受苦受难的老爹判刑……赵构烦了,整个官场怒了,范宗尹被赶下了台。
连载(1972)
范宗尹被整个官场抛弃,他先被贬到温州,再贬到临海,郁郁寡欢得病而死,卒年仅37岁。回想起来,他就是升得太快了,视官场如玩物,视官员如草芥,最后也被官场当作草芥一样扔到荒郊野外了。
秦桧在这件事里得到巨大利益。
他先是紧跟着大领导走,为范宗尹摇旗呐喊,之后眼见风头不对,迅速躲到一边,划清界线,再之后他随从民意反戈一击,成了打压范宗尹最出力的人。
事后最出力的人自然得到了最大的彩头,空出来的首相位置,怎么看都可能由秦副宰相顺位递补。秦桧热切地盼望着,官场也见怪不怪。这几年里赵构的宰相像走马灯一样的换,很多不被看好的人突然就升了上去,那么为什么秦桧就不行呢。
秦桧的资历、声望比前面的一点都不差。
可是赵构却仿佛嗅出了点什么,这个年青人不像从前了,经历过生死危机之后,他的生存能力进化了,再没有谁能从他这儿轻易得到信任。
他清醒地记得,当初为什么让秦桧当的副宰相,是因为这人说能带来和平,而写出去的信一直还没回音。光是这一点,就让他握紧了相印,不能交出去。
渐渐地官场传出了小道消息,说前首相吕颐浩要回来官复原职了。秦桧一听就急了,他脑子里瞬间反应出问题所在,他的价值,他的价值不足以让皇帝动心。也是,求和信发出去了,完颜昌居然一点回音都没有,这让谁都受不了。
秦桧一不做二不休,许下了更大的一个愿。他公开声称,他有二策,能“耸动天下”。官场中的八卦之火顿时熊熊燃烧,大家聚成堆问他,你想出什么招来了。
秦桧摇头,说了也没用,现在没有首相,政府机构的功能被冻结,什么事也做不了。说了也是白说。
众人心领神会,各自散开,秦副相这是待价而沽,以这两条计策换首相位置呢……好主意,好算盘。
不久之后吕颐浩上任,重当首相,秦桧还是下属。
喜欢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014条记录; 当前800页/共1014页
[首页]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