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节
日期:2012-03-1316:54:17
连载(2227)
虞允文以犒师前线的文官身份召集将领们开会。对外面这群一路只知败退的游兵散勇,任何一个有逻辑思维的人都不会报以什么厚望,可是虞允文只能依靠他们。
怎么办呢?
先动之以情。虞允文用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试着和这帮大兵们勾通了一下,发觉忠君爱国的思想在岳飞死后20年时,还有些市场。
这帮军人激动了些,可还不够热情。
那就动之以利。
虞允文抛出了自己的权限,他是来犒师的,也就是带着各种好东西来前线慰问指战员们的。那些好东西包括钱、布匹、委任状。他把这些东西都搬了出来,告诉军人们,只要立功,这些东西都是你们的!
军人们一下子干劲冲天,全都着火了,个个嗷嗷叫着请求立即决战。
这真是对症下药,宋朝的军人是中国历史里的特例,除了岳飞等极少数个例之外,荣誉、国家、民族什么的是他们心底深处的不变的操守没错,可要论到怎样激发斗志,金钱永远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
这帮人能在战场上短暂的间歇里拿着敌人的首级找长官要功、要官、要钱,哪怕因此被反攻失败了也在所不惜!
就这样,爱咋咋地。
于是在这一天,虞允文成功地把他们刺激着了。在一片欢腾热烈的气氛中,虞允文想着下一步要怎么做。这时有人悄悄走到他身边问,你是来犒军的,不是来督战的。这么搞是不是越权,万一战败了,难道你不怕负责任?
虞允文的回答是——“危及社稷,吾将安避?”这八个字像是冰冷的雪水静静地浮沉在周围一片被物质、被富贵所激起的火海之中。这一刻,他仍然是不合时宜的,哪怕他才是真正做对了的那个人。
连载(2228)
不管怎样,虞允文像闪电一样迅速地把尽可量多的战斗力团结在了一起,为同一个目标服务。他成了采石矶前线的最高长官,他清点了一下人数,此时共有军力18000人。
他命令全军于江边列阵,纯防御阵形。派五支大船出港,其中两只沿江边游弋,一只在江心待战,剩下两只藏在江畔小港里,待机而动。
以上就是虞允文为这次决战所做的所有布置。这无论如何都显得单薄而仓促,尤其是南宋资以立国的江防水军居然只有五艘战船?!
当然不止这些,采石矶周边是重点防御地段,有建制庞大的水军力量,由两个分别姓韩、蔡的将军统领。可人家就是不出战,你能奈何?
就算动之以利都不成,还能怎样,毕竟虞允文没有军职没有任命,没法真正砍了他们。这是单薄的原因,至于为什么这样仓促,是因为江北岸。
完颜亮站在刀刃上,没有谁比他更急,虞允文刚到前线那边就已经开始渡江战役了!运气,这个词在前面那么多的意外之后,再一次抛弃了完颜亮。
完颜亮在一天前杀马祭天,按传统习惯战争在第二天举行,可就在这时,虞允文到了……当天虞允文隔着宽阔的江面,看到北岸上筑起了高台,台下有绣旗招展,台上的金国皇帝手里招展着一面小红旗,之后一大片的金国水军船只冲向了南岸。
时值阴历十一月,深冬天寒,北风大起,金军出动了数百只中小型战船顺风吹向南岸。这天的风真的好大,大到让完颜亮满意,他的旱鸭子军团可以不用划桨操橹就能快速冲过天险水面,哪怕南宋水军在江心布置了拦截船只也不起作用。
近70余艘金军战船抵达了南岸,其余的在江心打转,抵达只是时间、地点的问题。这些金军很快从船上跳了下来,冲向了虞允文布在江边的江防大阵。
时隔20年,宋军再一次在江边遇到了女真人。时光是白开水,是稀释剂,能让曾经铁血的女真人变得松软,更能让本来整体硬度就不够的宋朝人变得加倍的稀松。70多艘战船,最多不过1万余人,这群人在晕船的痛苦里举起刀枪冲向了比他们人数多很多的宋军,后果是南宋军队的阵型散乱,开始了零星的溃退。
……典型的一触即溃!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014条记录; 当前893页/共1014页
[首页]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