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尘封卷宗下的历史: 铁血除奸 |
第115节日期:2011-06-22 21:25:51
对于小河次太郎的‘失踪’,须磨是心知肚明,但也不敢声张。在中日双方的沉默中,黄浚间谍案告一段落。 1937年11月底,上海813战败,日军沿沪宁线一路向南京逼近。此时,经军事法庭审判,行政院的机要秘书黄浚,他的儿子、外交部的部员黄晟分别以卖国罪被判处死刑,公开枪决。其他成员皆判有期徒刑。 1937年12月初,此时民国政府已经决定迁往武汉。南京的陷落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南京警备司令部的特勤二中队也准备撤离南京了。在离开前,他们准备处决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里的日本间谍。当特工们到达老虎桥监狱后,却被告知,‘南造云子’等7名日本间谍已经越狱逃跑。 原来,大局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南造云子通过诱惑收买看守,逃出监狱。与她同时逃跑的一共是被捕的有七名日本的间谍,包括有金马利、井田秀夫等等。金马利这个名字,很容易猜想到是日本殖民地的韩裔人士。因缺乏资料,这不过是猜测而已。 南京老虎桥监狱的犯人乘战乱之际越狱逃跑,在KMT年代绝非偶然。更严重的莫过于1949年,那次大批二战的服刑汉歼乘解放军进攻南京之际,越狱逃跑。其中,特别重大的就有76号那批首恶分子。如胡钧鹤,佘爱珍,金雄白等等。 南京陷落后,南造云子被秘密派往上海继续进行特务活动。她先在土肥原机关的重光堂,大家知道,那里,影佐祯昭、今井武夫、西义显、伊藤芳男等日本特务与梅思平、高宗武反复勾结,策划了汪精卫集团叛变投敌。 还有说法,在土肥原、影佐祯昭、晴气庆胤第策划建立丁默邨、李士群为首的一个特务集团时,南造云子也在其中。南造云子后来就留在梅机关。 上海地下组织把她列为消灭对象。总因她十分狡猾奸咋,屡屡逃脱惩罚。 终于在1942年4月的‘眼镜蛇行动’中,一举毙杀成功。 须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英美宣战,上海的租界就要落入日本占领军和汪伪政权的控制,上海的地下抵抗力量已基本失去租界的屏蔽。暗杀南造云子成功,的确是一起了不起的事件。当然,也正因为上海的租界就要落入日本占领军的控制,南造云子才以为无所顾忌而冒险单独行动,从而落得如此可耻下场。 有些文化人对‘南造云子’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而否认相关的离奇案件。 但我们可以说,该怀疑的只是‘南造云子’这姓氏本身。特务身份暴露并被消灭,以化名的名义死去,而其真面目继续被隐瞒。这种事,在谍战中是正常的。但不至于以‘南造云子’并非真名实姓而否认黄浚父子是汉奸间细,否认黄浚因被日本间谍拉下水﹑出卖国家机密﹑罪孽深重而被枪毙的事实。黄浚的案子,是可以翻开报纸查证的。 如果李香兰当初被当作汉奸枪毙了,而不是作为战败国的间谍而被驱逐出境,那如今还有谁知道世间还有一个叫做山口淑子的日本女人?山口淑子作为日本女人复活了,而作为汉奸的李香兰永远不该有‘何日君再来的’的那天。同样作为特务的南造云子也死了,她也没有真名实姓再来的一天。 日期:2011-06-23 19:23:43 作者:学儿科 回复日期:2011-06-21 20:27:20 作者:黔史通1 回复日期:2011-06-22 21:27:26 回复 作者:湘江里的鱼 回复日期:2011-06-22 21:44:58 回复 作者:jjj1128_cn 回复日期:2011-06-22 21:59:19 回复 作者:秋天的小灰 回复日期:2011-06-23 06:58:00 回复 作者:digital008 回复日期:2011-06-23 08:52:04 回复 作者:风林黔山 回复日期:2011-06-23 17:28:30 oooooooooooooooo 谢谢捧场! --------------------- 回主贴. 本连载把李士群吴世宝冷落了一阵,现回过头补上. 第十章要命的牛肉饼 一银行血案 本章就要讲到76号特务机构最后覆没的过程。76号特务机构罪恶累累,前面也已基本作了披露。但其中一起针对手无寸铁的银行职工的大规模屠杀,我们至今尚未作系统的介绍。由于这起罪恶极其血腥残忍,而且是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是紧紧相联的,我们不能将其忽略。 伪“中央储备银行”是汪精卫伪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成立的傀儡银行,总部设在南京,发行货币称为“中储券”。由于上海在全国的金融地位,汪伪政府又在上海成立上海分行。地址就设在外滩15号,也就是原来俄国人的华俄道胜银行旧址。 此前,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银行的总部因813战败而撤离上海。但是国民政府深知:由于上海经济地位的重要性,他们在上海金融势力在的存亡,仍然关系着其政治和军事命脉。因此,重庆抗日政府继续通过留守在租界内的四大银行分行控制上海的金融市场,保持法币在沦陷区的地位。 日本侵略军在经济方面同样推行“以战养战”的经济政策。加强金融领域的掠夺与控制。他们在没有外汇和金银等贵重金属储备的情况下,用刺刀和炸弹在占领区内强行发行伪政府货币。用掠夺的中国白纸印成‘钞票’,以这种几乎没有价值的‘钞票’购买套取中国大量物资与财富。运到日本本土或直接调拨给各支侵略军作为对华战争的给养,用中国的物资来消灭中国。 可是,令侵华日军颇感无奈的是:在华南、华中沦陷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仍以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为主要流通货币,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中地区,法币仍有较强的实力。广大沦陷区中国人坚决抵制伪币! 而此前日军在这些地区强制使用的军票,也因为既无准备金又无物资储备作为支持,更遭到抵制。这些都给日军在上述地区进行物资的掠夺,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但日本人不死心。他们指使汪伪建立伪“中央储备银行”,强行发行“中储券”,再次发起了金融战。日军赋予“中储券”的使命仍然是:进一步用白纸套取中国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他们把“中储券”和日本军方发行的“军票”保持捆绑关系,利用侵略者刺刀的强势任意确立它对重庆国民政府法币的汇率,对法币的流通渠道进行侵蚀,企图最终驱逐法币,取代它在货币市场的主导地位。 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20%是给汪伪政府用的,80%是给日本侵略军用的,这个货币谋略就是在这个地方:一旦信用积累起来,日本侵略军需要多少物资,社会就要提供给他们多少物资。 伪中央储备银行的建立和“中储券”的出笼,以及日本掠夺性的意图,对于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货币金融地位造成极大的威胁。为此,重庆国民政府迅速作出反应,着手布署与阻击汪伪中央储备银行的建立及中储券的发行。为此,在上海滩,国民政府与汪伪集团围绕着法币与“中储券”的存亡展开了一场金融战。 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双方动用了政治、经济和法律的手段,直至发展到使用各自手下的特工组织,大打特工战。这场战斗,在金融领域最终演化为一系列震惊中外的“银行血案”。这是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 抗日政权方面,在1941年1月初伪中央储备银行和“中储券”出笼的前夕,重庆国民政府早已经电请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沪中外银行转发指示:拒收“中储券”。电文中说到:伪中央储备银行系非法组织,无充足之准备金,非中国或外国银行公会会员,要求拒收“中储券”。根据这份电文,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负责人菲利浦,召集上海金融业和商业上层人士讨论决定: 公共租界各商店须拒用“中储行”钞票; “中储行”钞票不得购买外汇; 各银行储蓄柜拒收“中储券”。 重庆国民政府还电函上海银钱业工会和市商会,命令它们一律拒用伪中储券,在上海租界的邮电局也奉令拒绝收汇。 上海银行业,钱庄工会也迅速作出响应。伪中央储备银行遭到租界一致拒绝。就连租界内电车公司不堪刺刀和手榴弹的威胁而同意收受“中储券”买车票,但市民却基本没人以它购票。 一筹莫展的汪精卫集团急了,不惜动用76号特务集团,以销其奸。 得到汪伪政府的指令后,李士群接受伪“中央储备银行”驻沪推销主任季翔卿的提议,指挥大批“76号”特务,手持“中储券”到全市各大公司商场购买货物,如果店家不收,便掏出白朗宁,让他们吃子弹;同时,李士群又以“特工总部”的名义,向上海滩各银行、钱庄发出恐吓信,声称胆敢不接受“中储券”就以武力对付。 汪伪同时还采取各种手段,命令租界里面同业公会的负责人,要各个商铺全部使用“中储券”,甚至还派特务去监视上海的柴米油盐,这些老百姓基本的生活用品商店里面,看他们使不使用“中储券”,威逼、利诱各种手段,都使用上了。 |
第115节_尘封卷宗下的历史: 铁血除奸在线阅读_施原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701 t:219-6427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fe4c8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