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尘封卷宗下的历史: 铁血除奸

第87节

日期:2011-04-28 20:52:24
      
        (续)
        二‘要么只有杜月笙’
        为讲清高陶事件发生的过程,先讲交代一下几个相关人物。他们是高宗武﹑陶希圣﹑杜月笙﹑万墨林﹑徐采丞﹑黄群和徐寄庼。事件的流程是这样的:
        高宗武和陶希圣是《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谈判的当事人。高宗武以向中央交出密件为条件,要求不受处分,重新回归。于是找黄群,黄群找徐寄庼,徐寄庼找徐采丞,徐采丞向杜月笙汇报,杜月笙向蒋介石请示,蒋介石点头,杜月笙命令管家万墨林制定计划并予以执行,于是高陶事件顺利完成。
        黄群是辛亥革命的元老,浙江人。1911年参与杭州光复,1912年是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议员,也参与反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但他不是国民党员而是与梁启超同党。他主张爱国抗日,反对汪精卫投降。黄群不但是高宗武的浙江老乡,而且是高宗武父亲高玉衡的老朋友。
        徐寄庼是黄群的执友,也是浙江人。长期从事金融银行事业。当过中央银行常务理事、副总裁兼代总裁,出任过上海市商会理事长等。徐寄庼是<上海银行史>一书的作者。解放前夕他还接替杜月笙出任上海市议长。他为人光明磊落,胸襟坦荡。抗日战争初期,他担任上海市商会理事长时,积极团结工商界人士,坚持在抗日爱国队伍中。徐寄庼与杜月笙﹑徐采丞是朋友。
        杜月笙是上海三大亨中起支配性作用的人物。行为复杂却又十分有个性。抗日战争中,他始终站在爱国的立场,对日伪进行打击。因坚持抗日,813战后,他退居香港。
        杜月笙留守上海的哼哈二大将是万墨林和徐采丞。两人一个主内另一个主外。
        主管内务的万墨林也配合军统戴笠组织上海的抗日除奸活动。
        主外的徐采丞代表杜月笙从事外交业务。他利用日本军政两方派系林立,又都喜欢跟中国大亨们勾勾搭搭的心埋,纵横捭阖,与东洋人周旋。
        高陶事件的主角是高宗武,陶希圣。他俩追随汪精卫、周佛海叛国投敌过程,前文有过诸多叙述。但当汉奸的滋味并不象他们原来想象的那么好受。
        一方面,全国大众骂声不绝,从肉体消灭汉奸的枪声不停,他们未免为之心惊肉跳。
        另方面,日本人颐指气使,汉奸在他们跟前不过是狗而已,这使他们难以忍受。
        还有,在汪伪酝酿组织伪政府过程中,由于内部的倾轧,他们在权位的分配上,他俩被冷落。
        加上他们在参加日汪密约谈判过程中,对汪精卫、周佛海接受日本方面提出的亡国要求也有所不满。上述种种原因,促使高宗武、陶希圣两人极度苦恼,而产生另找出路的想法。
        前文说过,1939年年5月底,汉奸们刚落脚上海,汪精卫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周佛海、高宗武等人从上海去日本‘朝圣’,与倭酋平沼的内阁谈判在南京组织伪国民政府的问题。
        可在谈判中,日本人逐步加码,不断提出以灭亡中国和吞并中国为宗旨的谈判条件。参与谈判的高宗武、陶希圣两人终于体会到汉奸亡国奴难忍的煎熬。他们另想出路的念头渐趋强烈。
      
        高宗武到日本看到日方谈判条件后感到,如果就此谈判签约,那么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都要断送在他们手里。为此他觉得彷徨苦闷,于是他跑到长崎晓滨村,找到隐居日本的黄群,向他讨教。
        黄群答应帮忙,代他设法向重庆方面接洽。
      日期:2011-04-29 22:37:09
      
        (续)
        黄群答应...设法向重庆方面接洽。
        但是,黄群因为自己原本是进步党人的关系,与国民党间彼此不无偏见,他在国民党内缺乏有效的关系。居住在日本长崎的黄群和高宗武相约,待高宗武离日回沪时,黄群也随之而来到上海。
        黄群当即去找到了同乡好友徐寄庼,一起密谈。谈话的末了,他提出如何安排高宗武反正问题:既要使高宗武平安逃出上海,又得保证国民政府既往不咎,允许立功赎买罪。
        徐寄庼听后沉吟一阵,忽然一拍脑袋:
        你要找这么样的一个人,要么只有杜月笙。  
        黄溯初面露微难之色:
        很可惜,我并不认识他。但是久闻此人既仗义又讲信用,做事一言九鼎,的确有口皆碑。倘若能让他直到这事并答应插手,这自然就放心了。只可惜,如今杜先生不在上海,而去了香港。这事关重大,除了向杜月笙面谈外,不能通过信函电报,如何是好。
      
        徐寄庼告诉黄溯初,这无妨,他可以帮助找徐采丞去。只要徐采丞知道,杜月笙就能拿主意.
        于是,徐寄庼立刻写下张条子:
        高决反正,速向渝洽。
        亲自出马送交给徐采丞。
      
        此时正是1939年10月底,徐采丞此时恰刚乘沪港客轮从香港回上海。见到纸条,马上与徐寄庼﹑黄群会面。
        徐采丞情知此事关系重大,立即建议黄群留沪等消息,自己马上购票,乘原客轮回香港,向杜月笙报告。
        杜月笙照例下午过维多利亚海湾去告罗士打会客办公。这天,他正和秘书翁左青、胡叙五商议事情,忽听门响,猛一抬头,看见徐采丞神色匆匆地推门进来。他一脸惊奇:  
        你不是刚刚回去的吗?怎么又……  
        紧急大事,要你定夺……
        徐采丞不及坐定,接着说,
        故此不得不原船赶来香港。  
        何事此等紧急?
        杜月笙急忙问。
        徐采丞先不答,从怀中掏出一张字条,递给杜月笙。那就是徐寄庼写来的。杜月笙接过来看时,见字条上只有八个字:  
        高决反正,速向渝洽。
        高,指谁?
        杜月笙沉吟了一下,
      
        莫非否高宗武?  
        是的。  
        消息是谁给的?  
        黄溯初先生请徐寄庼写给你的。  
        黄溯初,是哪位?  
        黄群啊,这人你听说过的……他是日本老留学生了,就是后来梁启超财政经济方面的智囊。还当过北洋国会议员,抗战之前做过生意,因为经营失败,跑到日本去隐居。他跟东洋人关系很深,还是高宗武的老长辈,高宗武从读书到做官,都得到黄溯初的帮助。
        采丞兄,你怎认得这位黄先生的?  
        不,是徐寄庼介绍的,黄先生是徐寄庼的同乡友好。  
        杜月笙大惑不解:  
        这么说,此等好事,怎么会落到我们头上来的?
      
        于是,徐采丞一五一十地说开了。
        原来,此次他一回上海,刚刚到家,徐寄庼便登门拜访,给了这张字条,他解释说:
        高宗武以外交部亚洲司长的身份,驻港从事情报。他一向主张“和平救国”的,又因为日本前首相犬养毅的儿子犬养健,跟他是日本帝大时代的同学。犬养健在日本政坛非常活跃。因此等缘故,高宗武成了汪精卫与日方之间的穿针引线人。  
        格佞阿啦晓得噢。(按:这人我知道噢)
      
        杜月笙打断了他的话说。
        原来杜且笙与高宗武有过交往。一年前,高宗武来往于香港、上海间,在日本和汪精卫﹑周佛海之间进行秘密勾通。这事被香港《华侨日报》察知,曾登出消息予以揭露。高宗武扬言要告《华侨日报》。杜月笙出面“调解”,色厉内荏的高宗武立刻就坡下驴,表示:
        看杜先生面子,打消原意。
        杜月笙因此称赞高宗武:
        这位朋友很落槛。
        杜先生和高宗武之间还有这一层关系,那就更好了。
        徐采丞欣然地说,又把高宗武托黄群,黄群找徐寄庼,徐寄庼推荐找杜老板的过程讲了出来。
        杜月笙听徐采丞说到这里,心里马上想到一个问题:  
        高宗武是负责办理日汪交涉的人,他若反正,那么,汪精卫跟日本人订的密约内容,是不是可以带得出来,公诸于世呢?
      
        这才是这一事件的核心问题,更是价值所在。
        徐采丞断然地说:  
        那当然没有问题。  
        于是,杜月笙双手一拍,眉飞色舞地立起身:  
      
        采丞兄,这件事情关系抗战前途,国家大局,确实值得一试。你便在香港住两天,我乘最近一班飞机到重庆,当面向蒋委员长报告。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38条记录; 当前87页/共138页   

[首页]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尾页]


第87节_尘封卷宗下的历史: 铁血除奸在线阅读_施原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701 t:219-4183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8cfe6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