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第29节

日期:2013-09-2621:18:11
        ※ 李晔的“翻本”运动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唐僖宗李儇病死。这个千疮百孔的王朝,再次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谁做老板?
        由于李儇两名子嗣的年龄实在太小,群臣倾向于拥立李儇的兄弟——吉王李保,理由是此人的名声比较好,属于贤王。
        但是,已经取代田令孜的宦官杨复恭有不同意见,他力主推荐寿王李杰。理由有两条:其一,李杰是李儇的同母兄弟,关系比较近;其二,李儇屡次逃亡,李杰都陪伴左右,忠心耿耿,关系比较铁。其实,杨复恭还有一条不可告人的理由:皇帝嘛,做个样子而已,要这么贤明干什么?
        按照以往的惯例,最后还是杨复恭说了算,寿王李杰继位,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成为大唐王朝的新天子,谥号唐昭宗。
        李晔,大唐王朝的倒数第二位皇帝,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不过,后世对李晔的评价是比较高的,这在“亡国之君”的序列中并不多见。史称李晔“其志在恢复旧业,号令天下,观其作为,信为不诬,而惜乎其时而不可为也。”
        也就是说,“有志青年”李晔一心想“翻本”,也一直致力于“翻本”,但大唐实在是输得太惨,已经无可挽回了。
        对于21岁的李晔而言,这个皇位并不好坐,如果他想做一点实事的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这两大“恶性肿瘤”,足以让任何一位统治者如坐针毡,甚至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怎么办?从哪里入手?李晔陷入了深深的忧郁之中。
        思来想去,李晔琢磨出了一套“三管齐下”的“翻本”运动。
        第一,树立权威。
        第二,铲除宦官。
        第三,裁镇削藩。
      
        画“蓝图”不难,难的是先抬哪只脚。
        为了树立权威,李晔迫切地需要找一只“软柿子”,龟缩在蔡州“垂而不死”的秦宗权无疑是最佳突破口。
        此时的秦宗权还剩下一口气,收拾起来相对容易。更重要的是,剿灭秦宗权,并不需要“中央军”亲自动手。实际上,李晔不仅不用出兵,连钱都不用拿,只下达了一道任免通知:免去时溥“剿总”之职,由朱温接任。
        朱温在河阳大混战中成了最大的赢家,中原的劲敌已消灭殆尽,也该轮到秦宗权这个“钉子户”了。文德元年(888年)五月,朱温亲率大军围攻蔡州。
        虽说秦宗权是“垂而不死”,但“金盆虽破分量在”,又在“主场”作战,围困蔡州的战役打得相当惨烈。在这场耗时三个月的剿杀战中,朱温身受箭伤,依然坚持靠前指挥,以极大的代价拿下南城。
        仗打到九月份,秦宗权依然在困兽犹斗,朱温却不想打了。——在这么耗下去,拼个鸟蛋精光,就算能弄死秦宗权,老子以后的日子还咋过?
        朱温决意让秦宗权“自生自灭”,枪口一转就奔徐州的时溥去了。毫不夸张地说,朱温对时溥已经忍了很久了!俩人的恩恩怨怨,随便数一数都让朱温气得吹胡子瞪眼。
        ——镇压黄巢残部,朱温跟李克用结了梁子,结果让时溥捡了大便宜。
        ——讨伐秦宗权,时溥担任“剿总”,压过朱温一头,却“占着茅坑不拉屎”。
        ——光启三年(887年),高骈为毕师铎所杀,淮南陷入一片混乱,朝廷让朱温去收拾残局,但时溥不借道,还半路设伏,朱温没能去成。
        从蔡州撤军后,朱温派朱珍去找时溥的麻烦,时溥当然也不白给,拉开架势就跟朱珍干上了。不过,跟号称“中原第一霸主”的朱温比起来,时溥实在端不上台面。几次激战之后,徐州方面损失三万多人,大部分城池被朱温军队占领,时溥只能困守在徐州孤城,活一天算一天。
      
        朱珍干得漂亮,朱温可乐屁了!两大劲敌,一个被困在蔡州,一个被困在徐州。偌大的中原,再无人敢与朱温叫板了!
        文德元年(888年)十二月,蔡州发生兵变,部将申丛绑了秦宗权,并断其双腿,向朝廷投降。朝廷受降的使节刚至,申丛又被部将郭璠所杀,秦宗权被押解到汴州。次年二月,秦宗权在长安伏诛。
        日期:2013-09-2719:11:15
        秦宗权的灰飞烟灭,让“有志青年”李晔找到了一点感觉,他准备对宦官和藩镇下手了!
        李晔决意铲除宦官,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权倾朝野的杨复恭。按理说,没有杨复恭,就没有李晔的今天,但李晔并不认为这是什么“恩情”。如果不是宦官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大唐也不会沦落到这步田地。
        ——不错,我是宦官所立,但我将利用他们给予我的地位,结束他们的特权生涯!
      
        为了扳倒杨复恭,李晔首先想到的是借助文臣的力量。李晔上台之后,多次在各种场合表示,宰相应该掌握实权,实际上是在暗示并鼓励文臣勇敢地站出来,与权宦进行殊死搏斗!
        但是,“王瓌事件”的发生,让李晔猛然发现“此路不通”。
        王瓌是李晔的亲娘舅,有次心血来潮,向李晔讨一个节度使当。皇亲国戚掌握地方实权,完全符合李晔“腾笼换鸟”的总方针,李晔欣然应允,但杨复恭百般阻挠。
        杨复恭不同意,李晔一百个同意也等于零,这事儿就没办成。王瓌得知内情,恨得咬牙切齿,走到哪里都不忘问候杨复恭祖宗十八代及所有女眷。
      
        王瓌嘴上骂得相当过瘾,他以为凭自己“国舅”的身份,杨复恭不敢把他怎么着。可是,天下就没有杨复恭不敢做的事。
        杨复恭安排王瓌做黔南节度使,王瓌以为自己“骂街”骂出了战果,屁颠屁颠上任去了。谁曾想,半道上就被杨复恭派人暗害,死于非命。
        李晔得知内情,气得七窍生烟,但也无可奈何,他自己的小命都捏在杨复恭的手里呢,能怎么样?敢怎么样?
        后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还拿这事儿敲打李晔,说他“贵为万乘,不能庇元舅之一身;尊极九州,不能戮复恭之一竖”。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48条记录; 当前29页/共148页   

[首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尾页]


第29节_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在线阅读_晴雯撕扇2010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41 t:219-1665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39c13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