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
第58节日期:2013-12-1919:38:12
※ “霸二代”闪亮登场 当年汴州的那场“鸿门宴”,让朱温、李克用这两大“乱世枭雄”结了梁子,一直到李克用病死,两人纠结于恩怨情仇的历史长达十五年。 李克用死后四年,朱温也命丧黄泉。巧合的是,朱温正好比李克用大四岁,这俩冤家以相同的年纪离世,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老一代的人已长眠于地下,这段恩怨却并未随之湮没无闻。 一代人走了,还有下一代! 李存勖的本事,比李克用多活了四年的朱温见识过。或许,朱温曾经为自己始终压过李克用一头而自豪,但被李存勖敲了一闷棍之后,朱温便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但让朱温深感抑郁的是,这种逆转来得太迅猛。他绝望地预言,自己的儿子跟李存勖比起来,只能算是猪狗。而他自己,终将死无葬身之所。 接下来的“霸二代”,是否如朱温所言,如同猪狗一般呢? 朱友珪,没啥可评论的,虽说弑父自立的未必就是昏君,李世民还杀他几兄弟呢。但朱友珪在龙椅上只坐了几个月,一直忙于善后,尚未露出治国理政的端倪,就被朱友贞给办了。 朱友贞这个“霸二代”,到底是猪狗,还是像他爹朱温那样的狠角色呢? 人家刚上台,咱们就搞“有罪推定”,似乎有点不厚道。因此,这个问题先不回答,等把朱友贞的故事讲完,由读者自己得出答案。 作为乱世之君,特别是在李存勖对梁朝构成巨大军事压力的情况下,衡量朱友贞是否称职的标准,就不能是什么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也没那个条件。朱友贞要想不做朱温预言中的“猪狗”,就得完成两大任务:第一,把李存勖打趴下;第二,拼命抢地盘。 朱温称帝之后,“开国第一仗”选择了潞州,却遭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李存勖,结果没打赢。 朱友贞即位之后,吸取了他爹的教训,对李存勖采取“有警惕、不招惹”的方针,避免直接对抗。李存勖当时正忙着将幽州的刘守光往死里掐,双方确实具备“相安无事”的条件。 不过,所谓“避免直接对抗”,不是“老死不相往来”,而是背地里先做一些准备。 朱友贞所做的准备,就是让杨师厚、刘守奇率十万大军北上,打着增援刘守光的幌子,收拾王镕。 李存勖也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朱友贞是挂着羊头卖狗肉,什么增援刘守光,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杨师厚的大军来势汹汹,李存勖赶紧拨出五千精锐,由部将李绍威率领,奔赴镇州协防。 杨师厚得到的命令是打王镕,而且朱友贞明确指示,不准跟河东军打照面。可镇州已经有了河东军,虽说十万大军收拾五千骑兵易如反掌,但过早地与李存勖交锋,对梁朝没有什么好处。因此,杨师厚率军直奔沧州,三下五除二便轻松搞定。 日期:2013-12-2210:40:15 “北伐”打出了头彩,接下来怎么办,朱友贞得琢磨琢磨。 李存勖有五千兵马在镇州协防,没法去,幽州那儿正乱着呢,更不能蹚这滩浑水。总之,北边不能再打了。 朱友贞是个闲不住的人,北边打不下去,那就南下! 决策南下,这可就麻烦了! 朱友贞只记得朱温被李存勖打得抬不起头,却忘了朱温三次南下,皆遭遇败绩。如果说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碰碰运气收拾一下李存勖的话,那么南面的淮南,纯属梁朝的一大噩梦,最好不要动这样的念头。 问题是,这念头朱友贞不仅动了,而且动得相当坚决。不信邪的朱友贞想看一看,淮南这帮家伙到底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 ——好奇害死猫! 乾化三年(913年)十一月,王景仁率一万余人南渡淮河,袭扰庐州、寿州一带。 朱友贞让王景仁出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前面说过,王景仁是淮南旧将,曾被朱温誉为“人才难得”。杨行密死后,王景仁(当时还叫王茂章)受到新吴王杨渥的排挤与猜忌,愤然投奔了两浙的钱镠。钱镠向朱温“口头称臣”,王景仁便应邀投奔了朱温。 王景仁熟悉淮南地形与军情,自然是南下征讨的不二人选。 梁军南下,淮南方面赶紧组织防御,主将是镇海节度使徐温和平卢节度使朱瑾,两军在赵步遭遇。由于吴军(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曾封吴王,此时吴国尚未建立)还没有完成集结,徐温仅率四千人出战,被梁军击溃。 王景仁乘胜追击,即将抵达一处隘口。吴军将领陈绍率部奋起抗击,充分发挥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强大威力,王景仁被迫撤退。 吴军完成集结之后,双方又在霍丘(今安徽霍邱)一带发生激战。王景仁虽然熟悉地形,但毕竟是孤军深入、缺乏后援,被吴军打得惨败而归。王景仁带着数名骑兵为大军殿后,吴军素知其威名,不敢贸然追击。 王景仁的后面虽然没有追兵,但前面却被霍丘守将朱景摆了一道。 梁军是靠徒步涉水渡过的淮河,专门在水浅的地方设立了标记,以备回撤时再次涉水。结果呢,朱景趁王景仁在前面打得起劲,暗中将梁军布置的标记插到木头上,转移到了水深之处。 梁军回撤时,光顾着看标记了,结果淹死了大半,河上飘满了尸体。后来,吴军还在霍丘举行了相当壮观的“尸体展览”。(吴人聚梁尸为京观于霍丘) 这样的结果,让人多少感到有些疑惑。王景仁当年跟朱温抗衡,打得那叫顺风顺水,可自从投靠了朱温,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打到哪败到哪。真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人才”还是“蠢才”。或许,这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吧! |
第58节_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在线阅读_晴雯撕扇2010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41 t:219-35743]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3852c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