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第101章 咱亲口告诉你们他是谁!

    前三名王子的寿礼,一个珍贵,一个心诚,一个有意义。
      
          相较之下,当然是朱棣的最讨老皇帝的欢心。
      
          因为朱元璋一生节俭,并不在乎什么身外之物,他更在乎的是他的天下能不能稳定,他的臣民能不能安居乐业。
      
          朱棣镇守北方,拱卫大明。
      
          北方,在朱元璋的眼中是大明江山最大的隐患,所以朱棣能够在北方建功,他当然是老怀欣慰。
      
          在场的一众文武大臣,也都是暗暗点头。
      
          诸王之中,以晋王、燕王最被倚重,特别是在前年,洪武二十三年,燕王成功招降北元太尉乃儿不花后,更是隐隐成为天下诸王之首。
      
          前段时间,太子妃吕氏突然薨毙,朝野上下大概都能嗅出些味道,只是不敢议论而已,他们知道原本储君人选之一的朱允炆,出局了。
      
          所以,如今在绝大多数人心里,储君的人选也许就在晋王,燕王二王当中选出。
      
          毕竟秦王前不久刚刚曝出一系列丑事,连次妃邓氏都被赐死了,所以老皇帝是断然不会把江山交给一个连自己家庭都没有打理好的秦王。
      
          然而晋燕二王,燕王又更胜一筹。
      
          前年,因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多次骚扰明边境,皇上诏命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北征。
      
          最终因为朱棡被召回藩国迎接皇太子朱标视察,而朱棣也因此招降北元太尉乃儿不花,名声大作,从此更受皇上倚重,屡次被授命参与北方军事,节制军马。
      
          从刚刚献礼的气势,以及底气上,燕王也是更足。
      
          储君之位,燕王稳了!
      
          这是现在绝大多数文武心中的想法,他们看向燕王的目光都有些改变了。
      
          紧接着。
      
          轮到老五周王朱橚,朱橚娶了冯胜的女儿,而他的性格和他的几个哥哥都不像,他从小就开始醉心于医学,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
      
          这一次周王献上的便是他组织编写的医书《袖珍方》。
      
          朱元璋在收到礼物之后非常的高兴,乐呵呵的道:“没想到咱的这些儿子当中,竟然出了一个大医家,哈哈……”
      
          接下来,老六楚王朱桢的礼物就要稍显逊色一些。
      
          但是老皇帝依旧很高兴。
      
          朱桢也没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他不像他的二哥三哥那样蛮狠残暴不尊法度,胡作非为,相反他人很聪明,为人端重,尤其喜好学习,把封地武昌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就是给老皇帝最好的礼物。
      
          接下来轮到老七,齐王朱榑。
      
          齐王前几个月被老皇帝召回京师,狠狠训斥了一番,最后还给派了个剿寇的任务。
      
          不过这些时日,并没有什么消息传来。
      
          剿寇困难,这是谁都知道的。
      
          因为倭寇不像是北方的蒙元军队,它不是军队,而是小股成团,灵活性很高,善于埋伏,打伏击战,遭遇战,冷不丁的就会被咬上一口,让你不胜其烦。
      
          所以这是一个苦差事,所有人都认为是老皇帝为了惩罚齐王上一次在水灾时候的胡作非为。
      
          不知道他这一次会送什么寿礼,以重新挽回老皇帝的心意?
      
          众人都暗暗有些期待。
      
          只见朱榑拿着一个红色的本子,昂首阔步走上前来,对朱元璋拱手一拜,道:“父皇,儿臣给您拜寿了!”
      
          朱元璋眉毛一挑,道:“老七,你给咱准备啥了?”
      
          “儿臣贺寿的寿礼是……”
      
          朱榑顿了顿,提高声调道:“战报!”
      
          “战报?”
      
          朱元璋脸上露出期待的神色。
      
          而其他人同样是露出了好奇的神色,特别是刚刚几个送过寿礼的哥哥,秦晋燕三王,更是暗暗有比较的意思。
      
          朱榑打开红色的本子,微微清了一下嗓子,朗声道:“这是儿臣剿寇的战报!”
      
          “六月初七,靖海之战,斩首三百零八颗,生擒两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解救老百姓五千多名,我方阵亡三人!”
      
          “六月十五,安东之战,全歼两千多名倭寇,斩首三百四十四颗,生擒五名倭首,解救老百姓一千余人,我方阵亡二人!”
      
          “七月初三,与倭寇战于掘港,击溃数千名倭寇,斩首六百八十八颗,我方无一人阵亡,解救老百姓九百五十四名……”
      
          “……”
      
          朱榑朗声汇报着,各路藩王,文武百官早已惊得目瞪口呆。
      
          没有听错吧?
      
          这伤亡比?这战绩?怎么可能!
      
          要知道沿海的倭寇已经引起了民众群体性心理恐慌,地方行政官员同样是谈倭色变,倭寇的强悍单体战力和灵活性,让大明军队都头疼不已。
      
          但没想到,齐王竟然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战绩,简直是骇人听闻!
      
          事实上,如今的倭寇尚未形成明朝后期的规模,所以对付起来也没有戚继光那会那么困难。
      
          而朱榑在第一次作战时,摆出了鸳鸯阵,发现对付倭寇真的有奇效,在尝到甜头之后,朱榑知道他的机会来了,于是便铆足了劲想要立战功。
      
          朱榑便发动了当地的百姓,举报倭寇有功,百姓苦倭寇久矣,当然是踊跃举报倭寇行踪。
      
          要知道以前,百姓受到倭寇侵扰,报官,官都不一定理的。
      
          但是现在齐王来剿寇了,他们当然是夹道欢迎。
      
          也正是因为军民一心,让齐王的剿寇任务进行得十分顺利,战绩斐然的同时,也杀得倭寇们闻风丧胆。
      
          而此时,整个奉天殿中,就只剩下了齐王的声音:“父皇英明,在父皇的领导下,儿臣定叫那海内之山贼,域外之海寇,降者降,亡者亡,灰飞烟灭!”
      
          “禀父皇,儿臣此番剿寇,无暇准备寿礼,思来想去,唯有此捷报能敬贺父皇万寿!”
      
          话音落下。
      
          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场间的齐王身上,或惊愕,或敬佩,他们开始有些明白,皇上派齐王去剿寇,是早有预谋啊!
      
          而九大塞王的其他八人,更是神色各异。
      
          这一次,众人以为出风头的是老四,没想到竟然让老七给抢去了,而且还是被完全的碾压,看老皇帝的表情就知道了。
      
          只见老皇帝已经笑得见牙不见眼。
      
          “好!说得好,做的也好!”
      
          朱元璋大笑:“呈上来!”
      
          齐王合上本子,昂首阔步的上前,将本子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本子,拿着本子给在场藩王以及文武大臣展示了一圈,尔后一脸自豪的道:“这是咱今日收到最好的寿礼,哈哈——”
      
          “还有,这剿寇的功劳,可不能光记在咱和齐王的头上,还有一个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于是谁,咱一会告诉你们!”
      
          还有一个人?
      
          几乎在场所有人都是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当初拿出明镜赈灾的时候,皇上也是这么说的,难道皇上的背后真的还有着一位隐世埋名的能人?
      
          正疑惑间,只见朱元璋大笑着端起了酒杯:“咱呐,借这杯寿酒,贺咱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在场一千多人齐声高呼。
      
          万寿宴渐入佳境,来到了第一个高潮……
      
          接下来,剩下的各路藩王纷纷献礼,不过有齐王朱榑珠玉在前,后面的寿礼就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稍微出彩一些的便是宁王朱权献上的塞外战马。
      
          那些皇孙们就更不用说了,寿礼大都是表达自己的心意……
      
          皇子皇孙们献完礼,就轮到了朝中列位臣工,只有三品以上大员才有机会面圣献礼,其他官员只有看的份。
      
          这些大员们,也不会献什么珍贵的寿礼,而是讲究意义。
      
          譬如工部尚书沈溍献上的便是这些年民生水利建设的功绩,听着百姓们对大明的水利建设赞扬不已,朱元璋也是相当的高兴。
      
          其他的,武将有献刀的,文臣有献诗的,等等。
      
          不一会,龙椅下的寿礼便堆成了一个小山。
      
          李景隆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也是拿出了一个奏章,道:“臣李景隆,向圣君皇上贺寿,臣贺寿的寿礼是,雪花盐制作之法!”
      
          闻言,奉天殿中一下子骚动了起来。
      
          雪花盐?
      
          这个东西,在场的当然都听说过。
      
          因为在几个月时间里,雪花盐可以说是风靡了整个京师,不过价格很高,但是这雪花盐仅是在权贵圈,就供不应求,普通百姓就算有钱也不见得能吃上,更别说没钱的了。
      
          没想到,这制盐之法竟然掌握在曹国公李景隆的手中!
      
          这东西可不简单呐!
      
          不仅关乎朝野民生,还能产生巨大的效益,更在明镜之上。
      
          李景隆献给朝廷,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下,李景隆继续道:“此法乃是贵人所赠,臣不过是借花献福,恭贺皇上万寿!”
      
          “好好好!”
      
          朱元璋连说了三个好字,笑眯眯的道:“诸位臣工,你们一定很疑惑那人是谁,对吧?不急,咱一会告诉你们!”
      
          又是那个人?
      
          听皇上这么一说,众文武大臣心中更是好奇,痒得跟猫挠似的。
      
          到底是谁?
      
          竟有如此大的能量,而且看皇上的样子,也知道此人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不轻。
      
          看来大明朝要出一位能人了!
      
          众人正惊疑着,户部尚书赵勉也站了出来,手上拿着一块雪白的石头,上前一步,拱手道:“臣户部尚书赵勉,向圣君皇上贺寿,臣贺寿的寿礼是,盐矿石!”
      
          盐矿石?
      
          众人又是一怔。
      
          只听赵勉继续朗声道:“禀皇上,按照皇上的吩咐,盐矿已经开挖至盐层,这便是前方送回来的盐矿石!”
      
          说着,赵勉高高举起手中那颗石头。
      
          众文武大臣纷纷直勾勾的看向那颗盐矿石,只见那盐矿石雪白,干净,而且闪着晶莹光泽。
      
          这又是哪来的大礼啊?
      
          “据臣的探查,盐矿不知几许厚,果如皇上所言,够咱大明所有百姓吃上一千年!”
      
          赵勉铿锵有力的说着。
      
          话音落地,众文武大臣如遭雷击,瞠目结舌。
      
          一千年?
      
          这是什么概念啊!
      
          前有制盐之法,后有能吃上一千年的盐矿,那么……
      
          大明从此不愁盐吃了啊!
      
          要知道吃盐,这可是困扰了华夏几千年的难题,难道说这个难题,将会在他们这一朝的手中得到解决?
      
          难以置信!
      
          不会还是那个人吧?
      
          众文武大臣心中惊涛骇浪,眼巴巴的看着赵勉,而刘三吾则是难掩得意与激动之色,他当初将皇大孙的身份告诉赵勉,看来是极其正确的选择啊!
      
          赵勉继续道:“此盐矿亦是贵人所赠,臣和曹国公一样,不过是借花献福,恭贺皇上万寿!”
      
          果真。
      
          还是那个人!
      
          众文武大臣心中的震惊与好奇已经到达了顶点,眼睛都是直勾勾的看向龙椅上淡定的老皇帝。
      
          那个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怕不是神仙吧?
      
          难道真的是天佑大明!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蓝玉一脸难以掩饰的兴奋,连灌了几杯酒,咧嘴傻笑,而燕王朱棣则是不动声色,静静的坐着,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个时候,心思玲珑的詹徽站了出来,拱手朗声说道:“臣恭贺陛下,恭贺大明,得贵人相助,大明定当千秋万载,永享太平!”
      
          “哈哈哈!”
      
          朱元璋大笑,指着詹徽道:“你这贺得好,贺得对!”
      
          老皇帝的马屁不好拍,一不小心就会拍到马腿上,反被踹一脚,但是这詹徽却是拍得十分的及时和精准。
      
          因为他看得出来,那个人在老皇帝心中的分量极重。
      
          不过李景隆和赵勉倒是暗暗向他射来一道愤恨的目光,心中不约而同的咒骂詹徽这个马屁精……
      
          朱元璋这个时候站了起来,环视了一眼奉天殿中的皇子臣工,笑道:“诸位臣工,诸位子侄,想必你们一定很想知道那个贵人是谁,咱说得没错吧?”
      
          “是啊!”
      
          “皇上您就快说吧,臣这心里跟蚂蚁爬似的,痒极了!”
      
          “您要再不说啊,臣等就要痒死过去了!哈哈!”
      
          “哈哈!”
      
          在场所有人纷纷大笑着附和。
      
          欢声笑语间,万寿节的气氛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当然众人心中的好奇也确实到了顶点。
      
          “瞧你们这猴急样!咱都还不急呢!”
      
          朱元璋心情极好,大笑道:“咱也不和你们装了,咱现在就让人去把咱大明的贵人请来,咱亲口告诉你们他是谁!不过……”
      
          朱元璋微微眯起了眼睛,道:“不过你们一会可要把下巴扶住,别掉地上了!”
      
          众人先是一愣,紧接着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场间充满了快活的气氛,以及更加浓郁的好奇……
      
          ……
      
          春和宫。
      
          朱雄英已经穿戴完毕,一身冕服,头戴黑金色禅染的九旒冕,宝石珠子穿成的帘子,遮盖住半张脸,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既神秘又威严。
      
          他的心情很平静,直到李忠小步走进来,躬身道:“殿下,陛下诏您上殿!”
      
          闻言,朱雄英的心还是忍不住咚咚咚的加速了起来。
      
          “这将是我第一次在各路藩王,以及文武百官面前露面!”
      
          “从此以后,我将是大明的嫡长孙,将是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我将承载起整个大明的希望!”
      
          朱雄英捏紧了拳头,一会再次放开的时候,加快的心跳恢复了平静。
      
          “走吧。”
      
          朱雄英淡淡的吐出两个字,随后便大踏步的走出房间,脊背挺得笔直,目不斜视,整个人看起来如同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本章完)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69条记录; 当前101页/共169页   

[首页]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尾页]


第101章 咱亲口告诉你们他是谁!_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在线阅读_反游猫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3 t:219-9733]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ac394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