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这个历史挺靠谱 |
第74章曾国藩在任两江总督期间,保举李鸿章到上海操练淮军。李鸿章提出专设海防的想法。1875年之后,朝廷任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1875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四艘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不久,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因为对在英国订造的军舰不满意,经过反复比较后,李鸿章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
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淮军出于湘军,是清朝统治阶层中一个重要的武装政治集团。 1881年,李鸿章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当时美国海军是世界第十二,中国北洋水师是世界第六,还不算南洋、福建水师。 洋务运动还创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在1872年到1875年间,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去美国留学,一去要在美国待很多年,而且这些孩子生死各安天命,去的都是穷孩子。有钱的孩子谁敢上那儿去?不像今天去的都是有钱的孩子,有钱孩子科举做官,没事上美国干吗去?没人愿意出国。那会儿一说出国都是去外夷,没准让那儿人给吃了,没人敢去。所以只有这些人去美国,去的时候长袍马褂大辫子,回来全都西装革履小分头,给李中堂磕头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因为辫子是假的,别一磕头辫子掉了,大逆不道。 可惜这些人学成的非常少,大概就第一批幼童有学成的,你想这一帮人到了美国,他们看了就知道什么是好的,民主自由比专制要强得多,人家那儿见总统都直呼其名,咱这儿见皇上还得跪着,多不好意思。原来咱们中国派驻在国外的使节,新的使臣来旧的使臣要归国,得到码头上去迎接,新的使臣宣读圣旨,使馆全体人员跪在那儿,接这个圣旨。外国人就跟看耍猴的一样围一堆看,怎么回事,这玩意儿太好玩了,念什么呢都在那儿趴着,念完圣旨以后才到使馆。后来中国人也感觉这个太有伤国体,所以就奏请朝廷批准,这仪式在使馆里举行,咱就别在码头上现眼了。因为在中国肯定都得在码头上,钦差大臣来了你得迎到码头上,你得出城多少里去迎,在那儿就得宣圣旨,就得跪着,你不能回到衙门了才跪接。公使夫人裹完小脚,晾晒裹脚的白布,洋人以为中国国丧,皇上死了,都来吊唁,惊闻大皇帝不幸去世,我们特来哀悼。中国人傻了,没这事啊。洋人说那你这儿为什么挂白布啊,那是裹脚布,洋人不懂好好的脚干吗要裹起来。好多观念一发生冲突,这一帮人就不愿意再接受清朝的封建统治,朝廷一看,坏了。 于是下诏,召回当年出国的这批幼童。相当多的孩子没有完成学业就回来了,有的是上了大学,也有的不回来了,就在他那个寄养家庭的掩护下跑了。中央电视台拍过一个五集的纪录片,当年好几个幼童跑了,跟当地人结婚,采访他们的孙子,长相完全是白人,而且只能说英文,一句中文都不会。而这些回来的人,就把先进的观念带了回来。 应该学什么? 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原因是什么?只引进技术不改进制度。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我们的制度比洋人好多了,独火器万不能及,就这一条不怎么样,所以“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我们只需要学外国的军事技术就可以了,别的我们都不用学。我们远出西人之上,用得着跟他们学吗?他们应该跟咱们学。 而郑观应认为:要学就得学人家的制度,学人家的“体”,不能光学“用”。咱们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郑观应明确提出来不能这么干,人家“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你光学洋枪火炮轮船水雷这些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近代学习西方,日本学得比较彻底,包括1889年近代亚洲第一部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甭管它多保守,也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宪法,日本是在亚洲第一个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 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刻自序》。 另外,对洋务运动进行一些深入细致的分析,可以发现洋务运动得以兴起,原因在于一没内忧,大规模农民反抗运动刚刚被镇压。二没外患,列强忙于巩固既得利益,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爆发,中外各种势力暂时“和好”。而这时候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刚刚萌发,比较弱小,所以没有人反抗朝廷。随着列强进一步提出新的侵略要求,两次鸦片战争得到的利益,他们不再满足。农民反抗虽然被镇压,但是以后农民还要进行反抗,资产阶级随着力量的强大也会起来反抗,内忧外患只是暂时平息,洋务运动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展起来的。 为什么到1894年大规模战争又爆发了?列强已经不满足既得利益了,他们要瓜分世界,要资本输出,所以又爆发了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这个要求算是满足了,然后中外又是三十年和平,到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小日本又发起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近代史上这五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分三波。两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波,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是第二波,日本侵华是第三波。中间都是三十多年,给中国喘息的机会,中国发展就是利用这三十多年。中间为什么给你三十多年喘息的机会?帝国主义在巩固既得利益。 当然,抗日战争是很特殊的,因为后来英美用不着这种战争手段侵略中国,欧美列强用不着,小日本因为经济落后只能用这种手段,世界经济危机一爆发它没法摆脱,这次战争可看作是上一场战争得到的利益已经不能使它满足,它提出了新的侵略要求,这之间差不多都是三十年的时间。就像你吃完早点,需要时间消化,你不能早上起来油条煎饼豆浆鸡蛋牛奶吃个一斤多、二斤,8点刚来这么一餐,9点再让你来一顿,你就得哭了。你得12点来一顿,12点烧鸡烤鹅,再加几条鱼,一斤米饭又进去了,你再来就得晚上6点了。两次鸦片战争就是洋人的早餐,然后需要消化,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就是午餐,到抗日战争就是晚餐,最后小鬼子撑死算了,就这么一个意思。西方国家需要时间来巩固既得利益,咱们钻了一个空档。 学西方为何没富强? 洋务运动最终没能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它创办的近代工业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为主,不具备近代化企业的性质,或者说不是近代化企业。近代化企业是资产阶级企业,应该是商人办的,私人办的。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对私人办企业大力扶持,国家可以半卖半送地把工厂给你。而大清呢?都是官办,甚至压制私人资本的发展,所以资产阶级就没法发展。江南制造总局的总办,正五品,上班跟上朝似的,闲人闪开,肃静回避,厂长顶戴花翎去,工人上班不好好干,迟到了,给你50板子。 其次,力量分散,没有形成近代工业体系。洋务运动建的几个厂,就集中在长江中下游那些个有限的地方。要想建兵工厂,首先得有钢铁厂,要想有钢铁厂,资源得跟上,周围得有煤矿。如果兵工厂建起来了,机器全是从外国进口的,要是人家不卖给你机器,你这厂就开不了。有钢铁厂了,煤是从外国进口的,那就更扯了,所以洋务运动没有在中国形成近代工业体系。 再看洋务运动兴办的教育。洋务运动期间所开办的新式教育,只是培养了一些专门人才,没能建立起近代教育体系。出去了几批幼童,100多人还没学完就全给招回来了。后来陆陆续续派了一些留学生,比如说去英国学海军。但问题是,就出去这么一点留学生,绝大多数的中国读书人还在干吗呢?四书五经科举八股的还在干这个。所以没有形成近代教育体系。 严复,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人物,翻译《天演论》的人。严复从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学院毕业,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他的学长,伊藤博文回来当了日本首相,严复一辈子最高做到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办。这不属于官,无官无品,为什么严复不可以做官呢?学历不够啊,学历怎么不够?有的留学生是美国的博士,那白扯,你是中国的进士吗?博士管什么用,你连一个举人都不是你怎么能做官呢?所以这一帮留学生回来只能做事不能当官,回来的人还得捧起四书五经来,从头看从头考。能考上的估计也不多,你想他整天念英文,现在来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肯定有抵触情绪,只有做事的,很少有做官的。最大的官可能就是唐绍仪,后来做到清朝的外务大臣,民国首任国务总理,那个时候风气已经开放多了。一开始出去的一帮人都不行,没人搭理。 |
第74章_这个历史挺靠谱在线阅读_袁腾飞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55 t:219-5487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10be4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