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这个历史挺靠谱

第83章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即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
      
      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该牌坊现立于北京中山公园内)。
      
      惩治支持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100多人。
      
      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当时的东交民巷使馆区可不只是就东交民巷一条胡同,北到长安街,东到崇文门内大街,南到前门大街,跟紫禁城就一墙之隔。赔款的4.5亿两银子,分39年还清,就是还到1940年。到1936年我们大概支付了6亿多两白银。这笔钱俄国分了1亿多两,德国分了9000万两,然而,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一爆发就不要了,德国1918年一战战败不给了,奥匈帝国战败,也不给了,法国、美国、荷兰把这个钱退给了中国,美国是拿这个钱做中国公费留学生的经费,今天的协和医院、清华大学都是用这个钱建的。只有日本,棺材里伸手——死要钱,一直赔到1936年。《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而设立外务部,便于清政府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章帝制已消成历史(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第1节革命思潮大涌动
      
      猛一回头烽火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八国联军侵华结束之后,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国门,划分势力范围的目的已经达到。中国虽然不是被某一国独占,但是更惨,基本上被列强瓜分殆尽,成为多国联合殖民地。在国内,推翻清朝统治的呼声空前高涨,真是猛一回头烽火起。
      
      着名的民主革命家陈天华,写了两本小册子《猛回头》、《警世钟》,号召人民参加革命。他用极其通俗易懂、浅白的语言告诉大家,中国已经成为列强的联合殖民地。
      
      19岁的重庆青年邹容写出了《革命军》,国学大师章炳麟为书作序。这一老一少的奇怪组合,确实在人们的意料之外,这是革命运动在人民之中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的体现。
      
      《革命军》的内容包括了对清朝统治广泛的指控,用最富煽动性的语言号召民众进行革命,邹容的小册子倾注了对国内现状的不满,充满了对法国和美国的革命、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以及对华盛顿和马志尼等领袖人物及卢梭等思想家的钦敬。这个青年给中国的未来开了一张处方:模拟美国,革命独立。
      
      邹容激烈的言辞和章炳麟的序,触怒了清朝当局。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努力,清廷好不容易找到二人活动的地方。当巡捕在某地正欲逮捕他们之时,章炳麟挺身而出:“余人俱不在,要拿章炳麟,就是我!”邹容趁乱从后门逃走。章炳麟一生坎坷,是坚定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的豪杰。章炳麟被判了三年监禁,邹容后来自请入狱,被判两年,牺牲在狱中。
      
      靠山已经靠不住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仍然坚持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章炳麟针锋相对,驳斥康有为的论调。他指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源还是中国的民族危机,特别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了俄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了我国东北,这是日、俄帝国主义间的战争,可战场却在中国。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情形,对于清廷的不满已经如箭在弦。
      
      戊戌变法时,很多人对朝廷还抱有希望,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对皇帝有所依赖。清朝政府采用一些小修小补的办法,将国内的不满引向帝国主义,并在形式上通过一些内政改革,缓解矛盾。在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列强侵略中国的程度加深,必然会造成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
      
      然而,发展会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和阻碍。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首先要拯救千疮百孔的中国。革命派深感朝廷的无力,中国大地处处水深火热,需要一次摧枯拉朽式的推倒重建。
      
      第2节起义频现英雄凋
      
      学习日本最直接
      
      一直以来,屈辱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灵魂深处,对于保持“中学”和传统文化的步调是一致的,顶多在学习西方什么问题上产生分歧。没有多少人产生推翻清政府的想法。学习西方的目的是为了保卫中国文化,这种观念纯朴且根深蒂固,所有的分歧都可以在这里得到统一,这是中国士大夫们的终极追求。
      
      奇书《革命军》
      
      19世纪晚期,中国留学生人数增多,足以引起政府的注意,足以在一切中国革命者中间构成人数最多、呼声最高和行动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行者,发出了革命的呼喊。孙中山建立起一个组织,以推翻清廷、建立民国为己任。这在腐朽的中国打开了一个缺口。
      
      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以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
      
      中国人在甲午战争之后,对日本不是恨而是敬佩,尤其是当时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同盟会就成立在日本东京。孙中山很早就羡慕西方和日本,羡慕它们政府的力量和效率、它们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以及洋溢在它们社会之中的干劲和活动意识。20世纪初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有8000多人,三分之二在日本,一来是道近,生活费比较便宜,生活习惯相似;二来,认识到学欧美不如学日本直截了当,我们跟欧美国情不同,但与日本国情相似,遭遇处境也差不多,日本一下子就能成功,所以咱学它。
      
      当时,国内有相当数量的有志青年去日本探索救国之道。中日两国完全撕破脸皮,血海深仇的局面是从“二十一条”日本要灭亡中国开始。中国一看,同种同文的日本人比大鼻子蓝眼睛还要狠,这才跟它正式闹掰。日本欲置中国于死地的种种做法是其政治家的短视。
      
      同盟会横空出世
      
      在日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也就是今天在台湾的中国国民党的直系祖先。同盟会成立后,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总理不是政府的职务,而是国民党的最高领袖。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最高领袖改称总裁,等蒋介石去世后,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最高领袖改称主席。所以国民党一说先总理肯定就是孙中山,先总裁肯定就是蒋介石。主席就多了,从蒋经国到李登辉、连战、吴伯雄、马英九。
      
      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民报》为机关刊物。这标志着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国歌头几句就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民族主义。鞑虏指的是清朝,就是要推翻清朝统治,虽然没有明确反帝,但推翻清朝的统治,自然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最早是朱元璋提出来的,朱元璋在北伐的布告里说:“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也是16个字。孙中山把前八个字基本照搬,后两句给改了,水平就高了。
      
      “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要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推翻了清朝之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共和国!绝不能让帝制在中国大地上再次出现,这个共和国叫“中华民国”。
      
      “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中国最多的老百姓是农民,民生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农民生计问题,让他们有土地可种。所以三民主义主张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给地主的土地定价,比如1亩地10块大洋,100亩地就是1000块大洋。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61条记录; 当前83页/共161页   

[首页]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尾页]


第83章_这个历史挺靠谱在线阅读_袁腾飞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55 t:219-3328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b39e3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