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 |
第14章小赵皇帝说:“我来总结一下。” 1、我们的斧头兵由弓弩兵兼任。弓弩兵射箭和盾牌可以保护斧头兵减少在敌人到来前被敌人骑兵射杀。 2、我们的弓弩兵不能布置在敌人骑兵大队的正面,防止被敌人骑兵踩踏。 3、结束射箭,敌人快来到面前,我们的弓弩兵先放下弓弩,拿上斧头从盾牌出来,一律从盾牌的右边出来,(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用右手)防止自我混乱。 4、敌人的马队没有混乱前,斧头兵不能进入敌人马队,只能在马队边上杀敌人,一定等敌人马队混乱后再进入马队与敌人厮杀。 一个兵部的官员在一边记录。 小赵皇帝说:“大家还有没有补充?”大家都说:“好!好!好!” 小赵皇帝说:“下去你们还要把斧头兵使用斧头的步伐研究一下,这样才有利训练。如果我刚才的意见有问题,也要及时修改。” 有个步兵说:“有斧头兵在前面,我们弓弩兵也不用跑了。找机会射杀敌人,保护弓弩兵。” 一个步兵头领说:“这样好,斧头兵保护弓弩兵,弓弩兵保护斧头兵,效果就更好了。” 小赵说:“这个建议好!把它记录下来。” 小赵对那个纪录的兵部官员说:“你留在这里,他们骑兵,步兵合成训练,找到最好的斧头兵的杀敌方法。一定把它记录下来。整理好后,念与现在在场的这些将士听一下,没有意见,再由兵部发到新建立的斧头兵实行。” 小赵皇帝再把大家带到装火药的库房前。让兵部的官员派一个官员到铁匠房,打三尺长的铁丝,打好五丈。一会把那个铁筒筒与铁丝,再把铁匠的钳子带几把到库房来。 小赵让兵部的官员与带刀侍卫在外面侯着。进库房,见李德全王文已经把火药拌好了。检查了一下,与试验的火药一样。 接着就需要包装。小赵让李德全王文去找来砖块做了一个框子,按需要剪了布,铺上土布,倒上火药,再折回来包上,系好绳子,又反过来,反过去包了几层麻布土布。炸药包制成了。做了十几个炸药包。 由于忘了带纸,就用土布剪成布条,放上火药,用细麻绳子捆,捆一段绑一下,导火索也制好了。再用竹签钻个孔,安上导火索。 别看事情用不了多少力气,他们三个还劳累得流下了汗水。 刚干完,在铁匠房的兵部官员也把东西带来了。 小赵皇帝叫兵部的官员去找一个大车,找一把弓箭,捆上火箭。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东西搬上去,又装了两袋火药。看来在城内的校场是不能试验了。小赵皇帝说,我们到城外河边去。 到了河边没有人的地方,小赵皇帝派侍卫骑马把岗哨站远一点,不准任何人进入。 接着,小赵亲自指挥,让两个侍卫,把炸药包放到前面一百五十米的地方,导火索前面放上草,淋上石油。退回来, 他告诉大家,一会可能炸药的声音很大,大家不要怕。可以蹲着或者躺着。侍卫和兵部的官员对什么是炸药,听都没有听说过。不过是皇帝说的,也不敢提问。大家乖乖地蹲下了。 小赵叫一个侍卫点火,再用弓弩射出去。 前面的草草马上燃起来。隔了很少一会,一声巨响和爆炸向四面喷发着气浪,中间有一团耀眼的火光,还有炸起的沙石。样子确实吓人。有一半官员和侍卫,吓得倒在地上。许多人面色青紫。如果不是皇上事先告诉大家有很大的爆炸声,可能会吓死人。 小赵皇帝已经没有上一次那么吃惊,但也对爆炸很满意,所以面露喜悦。 李德全王文上次已经听到过爆炸,也没有多么害怕。半天,侍卫和兵部的官员才回过神来。 有一个官员问:“皇上,这是什么新武器?” 小赵皇帝回答:“这是炸药包。” 皇帝又说:“大家去把大车上的东西拿下来。”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 小赵皇帝亲自把炸药包用铁丝捆,横捆两道,竖捆两道,用铁匠的钳子扭紧,动作十分熟练。因为他看电视,解放军试验的时候,用麻绳捆的炸药包,放在无良心炮中,打出去,炸药包在空中就散了,那个时候是用电话线绑的。现在没有电话线,就用铁丝来捆。 炸药包搞好了,小赵让大家搬来铁筒筒,再支上前面的两个支架,炮就放好了。 小赵再叫李德全称好火药,装在里面的筒筒里,王文记录好。将导火索从后面的孔伸出来。又从后面安上中间筒筒的火药导火索。将它们绑在一起。 看已经弄好,又在后面放上草草,淋上石油。 大家都后退大约一百五十米,叫大家躺下,再射一支火箭。 轰!炸药包被轰出去了,前面打到一百米,落了地,再是前面一样的爆炸,火光,四面的冲击,爆起的沙石,巨大的声响。 又成功了! 这一次,害怕的少了。大家爬起来,拍起掌。有的跳起来。兴奋啊,我估计他们的兴奋与我国原子弹第一次爆炸的试验者一样兴奋。 大家走向前去,无良心炮居然是原样子蹲在那里。 再一次装火药,小赵叫李德全增加了重量。按好导火索,小赵叫大家退下,自己亲自手持火把,点燃导火索。 轰,炸药包出去了。一团烟雾,皇帝现了出来。前面大约一百五十米,炸药包又爆炸了。大家跑上前去,关心皇帝的安危。皇帝倒没有事,只是皇帝脸已经熏的黢黑。 兵部的官员说:“皇上,您怎么自己这样冒险,出了问题,我们在这里的所有人都要被杀头啊!我们的朝廷可受不起这样的损失呀。” 小赵皇帝说:“大家放心,我知道没有问题。”本来,小赵穿越前并没有搞过无良心炮。但是这种所谓的炮,由于前面口子都是敞开的,看电视,那些解放军,都是在炮旁边,肯定没有问题。前面又试了一炮,更保险了。 兵部有个官员说:“皇上,这个武器叫什么名字?” “无良心炮?这个名字太不好了。”小赵皇帝想。 “干脆叫良心炮。为什么叫良心炮呢?因为奋勇杀敌,保卫大宋,就是有良心。打败野蛮民族的进攻,就是有良心。” 这一句话,写在后来有人写的《大宋皇帝发明新武器》一文中,还进了小学课本。这是后话。 小赵皇帝知道,“良心炮”试制成功,自己已经不是金国的俘虏了。 皇帝告诫大家,良心炮试制成功,这个消息要保密。他知道,如果那些怕死鬼,知道有这样的武器,就不会逃跑了,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一定要保密,我们要防止敌人知道,我们有了新式武器,就不会来送死了。特别是你们的家人、上司、同事,都一定不能告诉。就是铁匠房的师傅、水磨房也不能告诉东西去做什么用。在敌人到来前,如果谁泄了密,大家知道后果,注意自己的脑袋。” 皇帝亲自下保密令。大家都十分严肃,有的伸了伸舌头。如果皇帝不下令,还真不知道会出什么问题。因为有的人,就在心里计划回去告诉自己的亲人、朋友了。 虽然不敢让自己的朋友、亲人、同事、邻居享受这个消息的快乐,自己还是可以快乐的。 回城的路上,大家都十分快乐。 正文 第十一章 警惕危亡 良心炮已经试打成功,小赵皇帝松了一口气,但还有许多问题许多想法,没有解决。还应该继续试验。 回城一看校场,训练的人还是那样多。有的可以看出是吃了晚饭,自己出来训练的,人数已经是单个,几个人在训练。钱的威力还不能否认。除正常训练,自己也要训练了。 小赵看见一个妇女送饭来了。就问:“大嫂,他们军队有伙食,你又怎么自己送饭来了?” 那个妇女说:“兄弟,训练多辛苦。我家全靠我家那口子的薪俸过日子,训练不合格,就要少钱,我们生活怎么办?送点好吃的,补补身体。” 小赵又问:“皇上对训练不合格,要少薪俸,你反对不反对?” 妇女回答说:“兄弟,皇帝说的,我们老百姓敢反对吗?不过这次皇帝说的话,我们还是很欢迎。如果不训练就上前线,皇帝都说,那不是送死吗?训练了上前线,就是死了,多杀几个金狗,我们也光荣。多杀几个金狗,就是死了,也值了。没有杀金狗,死了才不划算。现在,就是不少薪俸,哪个不让我们训练,我们做家属的也不答应。” 妇女又说:“听皇帝说:过去一个汉族士兵可以抵五个匈奴士兵。我们现在五个士兵抵不了金狗一个人。我们这些家属听了也不是个滋味。兄弟,拿了国家的钱,打仗却不行。我们家属也没有面子。” “大嫂,如果上战场,你那口子不在了,你们怎么生活。” 妇女回答:“当兵就要打仗,生死哪个也说不准。如果出了事情,皇帝说了,要替他养家。我们就只有盼朝廷了。” 小赵皇帝想:“一定要想办法,让士兵尽量少牺牲!他们都有父母、妻子儿女要靠他们生存。”想到这里。小赵忽然觉得担子更重了。责任重于泰山,真的,真的! 回到皇宫,洗了身体。又是吃晚膳。 小赵皇帝拉住皇后,一起用膳。看着几十种食品,小赵皇帝对皇后说:“皇后。我们现在正在打仗。多一两银子,就多一份胜利的把握。你看,这么多的食品,吃不完,多浪费!” |
第14章_他改变了大宋历史在线阅读_文王后代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761 t:219-730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325f5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