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

第153章


      
      段誉侯爷说:“圣上,这样行不行。我们派十个人,分做两路。每人骑三匹马,带上我们的协议书,我再下一道命令。只是这两支军队是继续征剿呢,还是原地待命,还是原路返回?”
      
      小赵皇帝想:继续征剿,原地待命,都无法掌控他们。还是原路返回。先把这两支部队控制起来的好。就说:“原路返回吧!明天你把命令拿来朕看一看,就派十个人出去传达命令吧!”
      
      段誉侯爷说:“是!臣遵命!”
      
      小赵皇帝接见了段誉后,段誉高高兴兴地走了。能够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地方去住。子子孙孙会感激自己选了一个好地方。去游玩,去吟诗作画。虽然不当皇帝了。当皇帝时被高家当木偶,早就有出家当和尚的念头了。现在又有这么好的去处,鬼才愿意去当和尚呢。人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就算当神仙了。或者就是神仙了。
      
      小赵皇帝见说好了接受的事情,谈妥解决那两只部队的事情。就叫许翰来,让他明天。带一些文官,去把大理的金银接受过来。查一查原来的账,不要被他们骗了。
      
      第二天早上,段誉侯爷派人送来了他写的一道命令:
      
      “命令”
      
      “由于我大理国已经达成了归顺大宋朝廷的协议。现将协议文本送到前线军队,供前线部队学习。为此,我以原大理国军队最高统帅的身份。命令前线部队,在接到命令后,原路返回出发地。接受大宋皇帝的指挥和安排。
      
      此令
      
      原大理国皇帝
      
      现大宋朝侯爷:段和誉
      
      靖康元年九月二十七日
      
      小赵皇帝见段誉侯爷在大理国皇帝前面已经加了一个“原”字,在下面写了“现大宋朝侯爷”。年号也用上了大宋的“靖康元年”的年号。看来这些方面他已经十分慎重了。
      
      就对送来信件的人说:“马上送段侯爷,叫派人送往前线。”
      
      送走了段誉的“命令”,小赵皇帝把朱慎叫进来,对她说:“据说在我们来之前,大理的高丞相指挥部队与当地部落打了一仗。现在,这里没有州县,只有部落首领的城堡。我们要建立州县制,也只能在现在的部落的基础上去建立了。他们把原来的部落首领全部杀死了。从某种方面来看,对我们建立州县制是十分有利的。你派人到大理的部队去问一下,有多少部落,在什么地方,我们还要那些部落的战士带路,派兵,派官员到部落城堡所在地。”
      
      朱慎就出去了。派了好几个人联系大理军队,找部落的战士了解情况。
      
      小赵皇帝想到,我们在这里来,只知道原来的大理国。对本地一点也不知道,还不是两眼一抹黑。我们应该有一个地图。需要从这些部落的士兵那里获得地理情况。
      
      干脆就从这些士兵的口中,我们来画一张地图。
      
      需要什么?
      
      1、这个士兵自己在什么部落。部落的名字,自己周围有那些部落。或者什么国家,他们离自己部落各有多远。3、在自己部落里,有什么山,什么河,或者有其他什么如海呀。在自己部落的方向?4、自己部落的首领是谁?5、自己部落有多大,有多少人。6、主要是山区,丘陵,还是平原、6、自己部落主要产什么东西,产什么粮食、水产、山货,或者有什么特别的矿石。7、他们离这里的距离,方向。
      
      小赵皇帝把这些写下来。就派宦官去把空军的人叫来。叫他们把这些要求抄下来。到大理军队去问。问完,回来跟自己划一张地图。还要做一个沙盘地图。
      
      到中午,空军的人就回来了,记录了几十张纸。下午他们就根据与这里的方向,进行分类再排距离远近。再根据每个部落周围的部落距离画了一张地图。标上了山脉,河流,还有海洋,周围的国家。
      
      在北面有一条江,叫什么布拉马鲁特拉河,由东向西,再由北向南,一直向南,一直到大海。北面就是吐蕃的部落。东面就是蒲甘国。这一条江,我以后要把它改一改,就叫藏布江,就是从藏布路流下来的那一条江。到了下面,就叫这个名字。这一条江还成了这里的一条天然界限。
      
      晚上,朱慎跑来汇报,有哪些部落,怎么怎么。
      
      小赵皇帝把地图拿出来,朱慎看了,说:“这么详细,有地图为什么还要叫我派人去问?”
      
      小赵皇帝说:“这也要怪朕先想得不详细,你走后,朕又叫空军去了解。回来汇集了一张地图。”
      
      许翰也来汇报今天接受大理国的金银的情况。一共接受金子五十万两,白银七百万两。
      
      小赵皇帝把地图拿出来,说:“在这里的北面有一条大河,叫什么‘布拉马鲁特拉河。从地理位置看,就是我们藏布路的藏布江。江北住着吐蕃人。当然界限并不是那样特别的明显,河这边估计也有很多吐蕃人居住。但是,从这里的部落联盟来看,就是北部以这条江,西部也是以这条江为界限了,东面是与蒲甘国为邻,南面是大海。据说过了西面的江,人的样子都与我们不一样了。人的样子不一样,管理起来就有心理上的界限。总之这里是地广人稀。这里还与我们的藏布路相连。藏布路现在已经是大雪封山,与朝廷联系很不方便。这里属于大宋以后,回大宋,有奏报,就十分方便了。实际也与我们大宋山水相连。”
      
      “我们也不向西再扩展了。向西的人口也很稠密,不准他们过来。这里可以安排我们大宋没有土地的农民。”
      
      小赵皇帝想,印度洋以后就有我们大宋的一席之地了。
      
      小赵皇帝说:“朕数了一下,有三十六个部落。现在这里没有州县,我们就以部落首领的住处,他们的城堡为县的所在地。建立三十六个县,以六个县设一个州,这里就设一个路。这条江改一个名字,还是叫藏布江。以前的名字啰里啰嗦难得叫。路的名字就叫藏南路,表示在藏布江的南面。”
      
      小赵皇帝问:“我们现在有没有三十六个官员。”
      
      许翰说:“文官还真不够,按说,每个县要派几个文官。现在可能只能一个县派一个县官了。”
      
      许翰又问:“我们已经接受了大理国的金银,是不是明天,就派人送段侯爷和那些大理国历史编修的官员回去呢?”
      
      小赵皇帝说:“前线那两支部队还没有消息,他们问的时候,就说前线那两支部队有消息后,或者回来了,就送他们回去。如果前线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利用他们威信去予以解决。”
      
      小赵皇帝说:“我们派人回大理,一个向朝廷报告我们已经解决了大理的归顺问题,新建立了藏南路。另外通知成都府另外派一个路级的副官,来担任藏南路的长官。再派一两百多官员来,建立州级官府,补充县级官员。”
      
      许翰说:“圣上,他们大理上次被我们消灭了大象部队,只剩了几十头大象。后来在与蒲甘的战斗中又缴获了一百多头大象。现在又两百头大象的样子,就在附近。”
      
      小赵皇帝说:“好啊!今后在这里,可能发生与天竺和蒲甘的战争,他们有大象部队。我们要保留这样一支部队。他们原来的大象部队不要解散,我们要派人进去学习,先派与他们一样多的人去学习控制大象的技术。”
      
      许翰说:“臣明天马上就派人去。”
      
      小赵皇帝说:“明天,我们除了留一万人四下巡逻。其余的都去开稻田。主要是与农民把稻田的田坎筑起来。有了田坎,就把田分给农民,里面的开垦由农民自己去做。”
      
      我们知道大理的高丞相,派了三路大军向北西南三面进军。向北进军的一路没有碰到抵抗,又向原驻地返回。在回来的路上,被小赵皇帝率领的大宋军队歼灭。
      
      一路向南的军队,我们知道,他们向南,最终的最远就是大海。
      
      我们说一说这支向西的军队。他们走了几百里是路程,也没有碰到任何抵抗,即使碰到了本地的部落,也没有军队出来抵抗。因为,本地的部落联盟聚集的三万大军,已经被大理军队消灭了。见到大理的三万军队,谁也没有能力来抵抗。又走了一两百里的路程。就看见了一条大河。我们知道,这是藏布江流下来的河流。现在,我们也干脆把它叫藏布江。我们还要知道,这条河是由东北向西南偏角在流。这一支向西进军的部队,一看,沿着河流走,就违背了向西进军的命令了。需要渡河过去。
      
      走着走着,发现河的对面有部队驻扎。
      
      既然有部队驻扎,就需要过河去打仗。征剿,就是找军队打仗。消灭这个土地上没有归降的军队。
      
      走到一个渡口,在上下游找了十来条船,就准备过河。十几条船挤了五百人大理军队。过了河,对岸的军队就没有见了。大理的军队以为对方见他们是大部队,现在要过河,就吓跑了。
      
      虽然先头部队也加强了戒备,见没有人。就以为守河的部队已经逃跑了。就放心大胆地渡河。
      
      我们已经知道河的北面就是吐蕃的部落地区。我们知道王勇进军吐蕃。这里的部队就是大宋王勇指挥的军队。这里就是藏布路的边防军。王勇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沿河驻扎。这里的驻军并不多。只有一千人,十门良心炮。从望远镜里面估计,河对面有大约三万人的军队。
      
      这里的军官,马上派人向王勇报告,一面组织人进行抵抗。
      
      现在的大宋部队,可不是见了敌人就逃跑的部队。这里的军官,就召集下面的几个军官来商量。决定给敌人半渡而击。一次打多少敌人?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85条记录; 当前153页/共185页   

[首页]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尾页]


第153章_他改变了大宋历史在线阅读_文王后代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761 t:219-1825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bbd40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