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

第93章

是杀是剐,请皇上处罚。只是恳请圣上,我的老父亲和我妻子儿女不知道这个事情,放过他们。”
      
      小赵皇帝说:“你骂人的时候,又不知道朕是皇上,不知者不怪。不是你骂了朕,朕还不会去制造四个轮子的马车呢,这样说,你还有功呢!”
      
      “李德全,你拿十两银子给这个马车师傅,作为奖励。奖励完了,你带他去看朕造的四个轮子的马车。”
      
      李德全就拿了十两银子给这个马车师傅。又把请罪的牌子与他取了甩在地上。带他去看四轮马车。
      
      原来这个马车师傅在家里等皇上派人来抓人。等了一天,见没有事情。怀疑不是骂的皇上,就去继续上班。那里知道,他们街道的里正听说自己街道出了骂皇上的人,十分气愤,就找到马车制造厂,要这个马车师傅与皇上请罪。也就出现了这一幕。
      
      这个马车师傅见与皇帝请罪,不但没有罪,还有功。皇帝身边的宦官还亲自带领自己去看新的四轮马车。回到马车制造厂,这个马车师傅正在眉飞色舞地讲今天十分戏剧的事情。大家都在庆幸这个马车师傅发了一个小财,家里找了几年的伙食费。
      
      这个时候,只见几个差人前来。问:“你们马车行,是谁骂皇上的?”
      
      大家面面相觑,怎么,皇帝刚刚奖励了,还要来抓人?
      
      原来在皇宫门前围了一大群人,维持秩序的差人忙到开封府去报告,说有人骂了皇上,正在请罪。开封府的知府一听,这事还非同小可,我们的圣上也敢骂?命令差人去抓人,结果扑了一个空。又到他家里去抓,也扑了一个空。到马车制造厂,把他抓到了。
      
      人抓到了,开封府马上升堂。
      
      陈知府问:“你可骂了皇上?”
      
      马车师傅说:“小民骂了皇上。”
      
      “骂的什么?”
      
      “骂皇上是‘傻子、神经病、疯子’。”
      
      陈知府说:“既然已经承认犯罪事实,画押。”
      
      “大人,小民没有罪。”
      
      “你骂皇上还没有罪?”
      
      “皇上说:‘不知者无罪’,说小民还有功,奖励小民银子十两。你看银子还在这里。皇上说要不是我骂了皇上,他还不会去制造四个轮子的马车。我还有功”
      
      陈知府说:“岂有此理,你骂了皇上还有功?”
      
      陈知府说:“鉴于案情还要调查,把罪犯押于大牢,等待候审。退堂!”
      
      陈知府亲自到皇宫去问皇上。到了皇宫,碰到王文,陈知府把王公公叫到一边问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皇上已经免了马车师傅的罪行,还真正奖励了十两银子。赶忙回开封府放了马车师傅。
      
      马车师傅骂皇上,成了开封府的一个笑谈。
      
      不过这个马车师傅今后再也不敢骂人了,他老婆也不敢随便骂人了。他们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好了不少。
      
      小赵皇帝在用午膳的时候,知道皇宫的各个训练班已经全部开课。宦官宫女都分成两班,轮流上班和训练,皇宫的事务也没有耽误。小赵皇帝对皇后和两个妃子的办事效率还真要另眼相看。
      
      小赵皇帝见皇宫的班已经办起来了。就想起自己要户部研究优惠推动工商业发展的政策问题。不知户部把研究政策的几个人确定下来没有?
      
      小赵皇帝叫王文到户部去一下,问一下户部,如果人已经确定,就叫到皇宫自己与他们一起来商量,争取早日把优惠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定下来。
      
      王文到户部去,一会,就带了几个人来。看来户部的办事效率也是很高的。
      
      在行完三跪九叩的礼节后,小赵皇帝叫他们去端了凳子坐下。
      
      小赵皇帝说:“今天,朕在早朝问户部,我们的农业税与工商税,朕知道了,我们的工商税收已经占了我们税收的一半了。有的朝代实行重本轻末的政策。如果我们大宋朝也实行重本轻末的政策,我们的户部就没有银子开支了。这说明工商税收的重要。孔子也说过:‘来百工则财用足’。我们要想办法使工商业发展起来,那时候我们收的银子就更多,我们朝廷的日子就更好过。朕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让大家献计献策。有什么看法都可以谈。”
      
      一个五十多岁的人说:“微臣姓孙。从来都是讲农耕为本,如果我们不重视农业,是很危险的。”
      
      又一个人说:“微臣姓李。我认为重视农业是对的,但是不是重视农业就轻视工业商业。比如我们古代刀耕火种,后来铁发明出来,又发明了铁制的犁头,采用耕牛拉犁头。如果没有工厂发明犁头,农业也发展不起来。又比如商业,农民生产了很多的粮食,如果没有商人买他的粮食,他就没有钱买盐巴,布匹,农具。空有粮食还是要受穷。没有农具,最后还是要影响粮食的生产。”
      
      小赵皇帝说:“李爱卿说得对,我们不能重视某某行业,就轻视其他的行业。工商业在我们大宋朝已经显得这样重要了,我们就要重视,就要在政策上扶持。”
      
      又一个出来说:“微臣姓王。要说扶持,最好是免税。但是免了税,我们朝廷那里有银子?”
      
      小赵皇帝说:“王爱卿算说到点子上了,扶持,最好就是免税。如果我们都免税,我们朝廷哪里有银子?这里就要看对那些人免税了。那些挣了很多钱的,已经经营得很好的工商业,我们给他们免税,还真正影响我们的税收,这些工商业我们不能免税。我们要免的工商业,是那些刚刚开办,没有找到钱,或者找了很少的钱的工商业。朕的意见:对那些刚刚开办的工商业,第一年免税。第二年、第三年减半税。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年困难很多,我们不收税,是给人家减少困难。第二年、三年,经营困难可能就会少一些了,我们就收半税。以后经营正常了,我们就收全额的税了。如果以后经营出现了困难,经过审核批准,也可以适当予以减免税收。”
      
      一个人出来说:“微臣姓余。圣上的意见对刚刚开办的工商业确实好处不少。但是有这样的人,他们开办了,你找到他们,他们就说刚开办,以后还是刚开办,其结果就是不交税。我认为,开办了,马上就要办执照。开办了不办执照就要罚款。有了执照,我们就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办的。优惠要享受,空子不能钻。”
      
      小赵皇帝说:“说得好,我们鼓励他们,优惠他们,但是不能借此长期钻空子不缴税。”
      
      这个人继续说:“还有的人,工商业经营得好好的,见这边免税,就钻政策的空子。取掉原来的牌子,又继续申请执照,享受免税。对这样的人,应该按偷税处理。”
      
      小赵皇帝说:“经过讨论,我们就明确了:
      
      “一、开办工商业必须立即办理执照。朕的意见,办执照就不收费了。”
      
      “二、对开办工商业的优惠政策:第一年,免税。第二年、第三年免半税。即交一半的税。”
      
      “三、对不按时办执照的罚款。罚款按经营规模确定。”
      
      “对已经经营正常,又钻政策空子,关闭现有的,建立新的工商业来享受免税的,按偷税处理。”
      
      “四、对那些极小的摊点,如果收入只够家庭生活开支的免税。”
      
      小赵皇帝问:“你们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几个户部官员说:“没有了。”
      
      小赵皇帝说:“回户部你们再讨论几次,争取我们的政策比较完善。”
      
      五月十四日早朝,在三呼万岁后,小赵皇帝主动发话。
      
      小赵皇帝说:“朕这几天听到了一个话,叫‘诛灭九族’。刑部我们的法律里面有没有‘诛灭九族’?”
      
      刑部的尚书出来说:“回皇上,我们的刑法里面,有‘诛灭九族’的规定。”
      
      小赵皇帝又说:“哪一天,朕发现了有一个人犯了法,确实他该杀头。杀就杀了吧。哪知道法律还该诛灭九族,一清理,他的九族人很多,有几千人,我们又把这几千人杀了。后来证明朕杀错了。历史该怎么写?肯定写朕是一个暴君,冤杀了很多人。你们说,朕冤枉不冤枉。错杀了一人,结果错杀几千人。这几千人肯定更冤枉。”
      
      小赵皇帝又说:“历史上都说秦始皇是暴君,我看也很冤枉。他的法律定得太严了。陈胜吴广起义,是法律太严,大家误了期,刘邦也误了期。不起义就要死,干脆起义。如果误了期,法律规定打几军棍,谁还要去暴动,去起义?如果有特殊原因误了期,证明不是有意违反,军棍都不打,谁还要起义?秦朝的法律定得太严,太苛刻,才害得秦始皇成为暴君。”
      
      “刚才举的例子,如果一人犯法,杀几千人,在我们大宋朝,朕还不是暴君?”小赵皇帝摊摊手,无可耐何地说。
      
      李纲也出来说:“以后我们即使没有说一句坑害他人的话,也成为了暴君的帮凶了。这个法律怕是应该改一改了。”
      
      小赵皇帝说:“如果没有诛连的法律,朕即使是个昏君,错杀了十几二十个人,也只有十几二十个人被冤枉杀了。如果牵连到几万个无辜的人被杀。朕不是一个暴君,也是一个暴君了。”
      
      “我们的法律,应该一人做事一人当。现在我们来投个票,赞成修改诛连的站右边,不赞成修改法律的站左边。”
      
      一会的功夫,大臣们就重新站队完毕。
      
      几乎全部都站在右边,赞成修改诛连的法律。反对修改法律的,只有刑部尚书一人。
      
      小赵皇帝问刑部尚书:“刑部尚书,你是什么理由反对改变诛连的法律呢?”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85条记录; 当前93页/共185页   

[首页]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尾页]


第93章_他改变了大宋历史在线阅读_文王后代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761 t:219-953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82a5b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