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
第193节2011-4-715:30:00
431、奇异的猛兽 汉武帝时,胡人进贡一种猛兽,养在上林苑中。这种猛兽很像狗,其貌不扬又瘦又小,但嚎叫之声犹如惊雷,一声嘶吼声震几十里,上林苑中大小动物都吓得够呛,纷纷奔走逃命。 汉武帝觉得奇怪,问胡人使者:“这玩意儿叫啥名啊?” 胡人使者的汉语水平不高,长安城又没懂这种胡话的人,只得让他自己答话。 胡人使者说道:“启禀太阳底下最伟大、最崇高、最神圣的大皇帝陛下,这种动物叫猛兽。” 这使者汉语说得半吊子,可拍马屁功夫倒一点都不逊色。 汉武帝一听,又好气又好笑,道:“废话!我知道它是猛兽,我问你它叫什么名字?懂吗?” 胡人使者懵懵懂懂,答道:“启禀太阳底下最伟大、最崇高、最神圣的大皇帝陛下,它就叫猛兽啊!” 汉武帝不禁一笑,道:“行吧,难为你了!” 汉武帝将“猛兽”放到虎狼园中,想试试它真本事,别就是嗓门大而已。 不料,猛兽真不简单,在气势上压倒了所有狼虫虎豹。狼群纷纷逃跑,就连最凶猛的老虎见了它,都吓得直哆嗦,低下高贵的“王”字头,尾巴也夹起来,立在原处不敢动。 “猛兽”看见老虎却高兴坏了,恨不得笑出声来,蹭地蹿上老虎脑门,爪子直挠老虎鼻子,登时鲜血迸流,老虎连动也不敢动。“猛兽”顺着老虎背溜下来,拽着老虎尾巴一甩,老虎竟被窜了起来,甩到几丈开外! “猛兽”很得意地叫了几声,倒地睡了起来。 汉武帝即刻重赏胡人使者,派人专门伺候。 随后,汉武帝对身边的羽林郎说道:“这厮无礼,马上塞住嘴巴,关进寒铁打造的笼子里,不给吃喝,饿死它!叫它以后还得瑟!” 其后,魏武王曹操征讨匈奴,途径白狼山(今辽宁省喀左境县大阳山),有一只师子(原文如此)从山林里跳了出来,羽林军连忙护驾,跟师子搏斗,师子咆哮奋起,伤羽林军数十人,还是难以制服。 正在危急关头,一只形状很像狐狸的动物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跳到曹操车驾的车轭上,发出尖细的嚎叫。师子一听叫声,马上就怂了,想逃走,但被羽林军围个水泄不通,只得硬着头皮向小兽攻击,小兽极其灵活,左闪右跳快如闪电,一下子跳到师子头上,小爪子揪住师子鼻子,师子立即服软,瘫软于地。羽林军顺势将师子杀死。小兽受到礼遇,跟随车驾返回洛阳。洛阳城内外三十里,鸡鸭鹅等家禽,马牛羊狗等家畜,都莫名其妙地浑身筛糠,不敢动弹也不敢叫,百姓无不称奇。随后,这只威慑力战斗力都极强的小兽不知去向了。 人不可貌相,猛兽也是如此啊! 注:车轭:驾车时套在牲口脖颈上的一种木制驾具,略微弯曲有点像个“人”字形。 晋张华《博物志》 2011-4-815:02:00 432、沦波舟:古代的潜艇——关于宛渠国的传说 秦始皇夷灭六国一统天下,就再没别的追求了,开始寻仙问道,妄图长生不老。 有一个叫做“宛渠国”的使者前来朝贡,他身长十丈,用鸟兽羽毛做衣服,浑身五颜六色的,相当得瑟。更得瑟的是,这哥儿们是乘坐一艘硕大无朋的、形状类似海螺的船来到中土的,这船名叫“沦波舟”,一靠东海岸边,就被当地渔民围观。 这沦波舟相当神奇,可以潜入水底航行,密不透水悄无声息,航速也相当之快,令人咋舌。 秦始皇召见宛渠使者,相谈甚欢。 宛渠使者高谈阔论,文武百官莫不瞠目结舌。 他说道:“兄弟我年少时会腾云驾雾,一日可行万里。现在老了,也就乘坐沦波舟到处溜达溜达了。不过,古往今来、天地玄黄,兄弟都略懂一二。” 大秦博士众多,个个都是博学多才的俊杰之才,一听他吹牛皮,纷纷不忿儿。 大博士喝道:“泰山不是堆的,黄河不是推的!尔等番邦小民,仗着个儿大点,就敢在始皇帝陛下面前大言不惭?我问你,你们这宛渠国到底在哪儿?” “大个儿”使者一笑,不卑不亢地答道:“兄弟的邦国在咸池外九万里,日落之地!” 二博士接口道:“蕞尔番邦,可懂历法乎?” 使者大笑:“我国以一万年为一天,弹指一挥间,人间已沧海桑田!” 三博士道:“哈哈,牛皮吹破了天,又有何益?贵国有何风土人情?” 使者道:“吹牛不吹牛的,陛下自有道理!不过说真的,我国天气不大好,多阴雨浓雾,但一遇晴天,天空就裂出一道缝隙,犹如江汉倒挂苍穹!玄龙黑凤在飞舞欢腾,场面何其壮哉!到了晚上,我国山岭丘壑间俯仰皆是的特产——燃石就开始大放异彩,光耀整个天地,亮如白昼!燃石原出产自燃山,晚间能放出清澈白亮的光焰,但易碎,一捏就碎成粟米状的颗粒,但并不影响继续发光。当年炎帝在位时,曾想教导百姓熟食,就是我国敬献的燃石,作为引火之物的。有好事者曾将一块燃石投入溪流中,水立即沸腾翻涌,流沫几十里才能恢复,沿河岸边草木都被烧焦,因此,那段溪流称之为‘焦渊’。我国距离轩辕之丘(也就是黄帝故里,今河南新郑)十万里,少典之子黄帝采首山上的铜铸造大鼎,当时我望见东南方向金火气动天,赶紧腾云而来观看,黄帝也是神人,铸鼎之快令人叹服。我到他那儿时,三口大鼎都铸好了。我又看见冀州有王者之气,该是圣人降生,赶到那儿一看,果真是尧帝生在庆都(今河北省望都县)。我又看见红色的云朵降落在酆、镐,往那儿一看,真的发现了丹雀符箓,周朝得享八百年太平!现在,陛下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是千万年空前绝后第一人啊,以后,我就跟您混了!” 秦始皇登时美得冒泡,赞道:“哥哥,你真是神人啊!从今往后,你就我大秦国师了!” 从那儿以后,这位宛渠使者就居住在阿房宫里,作为秦始皇修仙老师,倍受青睐。秦始皇也因此沉迷仙术,再也不问朝政了。 大秦帝国,由此沉沦下去,逐渐滑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秦灭后,项羽火烧阿房宫,宛渠使者不知所踪。那艘诡异神奇的沦波舟,也不见踪影,成了千古谜团。 宛渠使者,他不是一个外星人,就是一个得了巨人症加妄想症的方士,鉴定完毕! 注: 酆镐——长安地区很早就已经成为中国周朝的国都,最早纪录为西周的国都酆京、镐京(前1111年—前770年)。 镐京又被称之为酆镐,酆、镐本是沿着酆河而修建的两座颇具规模的城市。 沣水西称酆京,沣水东称镐京,史称“酆镐二京”,分别由周文王与周武王营建。不过习惯上将这两座城市看成一个城市,因为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作用:酆京在西周后期更多的承担了祭祀的带有宗教性的作用,而镐京则作为行政中心存在。 前秦王嘉《拾遗记》 2011-4-818:45:00 原来,网上关于“宛渠国”的讨论还不少呢!以下是SOSO问问上面找的——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用外星来客的观点对这一记载进行了解释:一群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很早就来到地球并安下基地,称为宛渠国,对地球进行科学考察。这群外星人活动于占地表面积2/3的海洋中,用“形似螺”的“论波舟”作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水陆两用,日行万里。这就是今天所说的飞碟(UFO)。这些人“两目如电,耳出于项间,颜如童稚”。他们注意观察人类世界,一有新的动向,哪怕“去10万里”也要“奔而往视之”。他们对洪荒时代的地球“了如亲睹”,对“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之类事情甚为关心,曾赶到现场考察,结果看见“三鼎已成”。他们对中国当时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生产的重大成果,也都一一“走而往视”。万里长城上也留下了他们活动的身影。 外星人光临地球的传说,中外都有记载。而《拾遗记》尤为独特,记载了外星人与当时地球上称雄一方的秦始皇进行友好接触的情况,留下了比较古老的原始记录。有些学者对这种解释提出异议,表示难以接受。目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解释尚无定论。秦始皇接见的是谁呢?这个问题已成为一个学术界的谜。 事实上,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古代早已十分普遍。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在二号涌坑内人们发现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校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且所有的剑上都被镀上了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涌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藏里,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滑稽呢? 谁能想象,本世纪50年代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又有谁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现代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我们怎么能完全相信现代所谓的科学结论呢?那么反过来说,秦始皇的铸剑技术是谁人传授的呢?秦始皇时可以使用铬盐氧化处理法、发明形态记忆合金,为什么鲁班就不能发明机器人马车呢?关键在于,假如以上的事实是真实的话(至少铬盐氧化处理不是假的),那么我们就会问:他们的技术渊源是什么呢? 结合《拾遗记》所说的,我更认为是外星人给他们造的剑,你还认为我是“想象力丰富”吗?这是逻辑,铬盐氧化处理法、形态记忆合金,铁证如山,若用S的外星人说法来解释足够的合情合理。 |
第193节_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在线阅读_魇之侠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545 t:218-2234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c0d62 大小:8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