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第71节

富家子李源,本是公卿之子纨绔子弟,整日饮酒作乐四处游荡,十足的败家子做派。天宝年间,安史之乱,李源的父亲李憕身陷敌手,忠贞不屈而惨死。李源悔悟,洗心革面,将所有家财献给惠林寺,供养所有和尚。自己也住在寺内,深居简出,只跟圆观一人交往,引为知己,二人日夜厮守促膝谈心,通宵达旦抵足而眠,其他人一概不放在眼里,理都不理。时人称二人有“断袖”之嫌,鄙夷讥讽者甚多。但二人丝毫不以为意。
      
        如此,二人相交三十年情深意重,从来没有分开过。一日,李源突发奇想,想要出外游历,去四川游览青城山、峨眉山,圆观也很赞同。只是,二人在行走路线上发生了争执。圆观想西行去长安,然后过斜谷往南,直达四川。李源却想南下荆州,乘船逆流而上,过三峡胜景,抵达四川。二人第一次争吵,半年都争执不下。
        李源说道:“我父亲命丧长安城,我又岂能重返伤心之地呢?你替我想想好不好?”
        圆观无奈,怅然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听你的吧,从三峡走!”
        李源喜出望外,二人携手出游。南下荆州,驾船逆流而上。
        船行至南浦(今重庆市万州)维舟山下,见几个妇女,背着瓦罐,在江边打水。圆观看见,大哭起来:“我不愿意走这条道,就是不想见这个女人啊!”
        李源不禁大吃一惊:“我们乘船而来,一路上见这样的背水女子很多了,为什么不想见这儿的女人啊?”
      
        圆观说道:“你看见没有,那边有个孕妇,姓王,是我来世的母亲,她怀孕已经三年了,还没生下儿子,就是因为我没死的缘故啊!现在见到她了,我就命不久矣,佛家讲的转世投胎因果循环,正是如此!”
        李源不禁潸然泪下:“那你怎么不早说啊,你要明说,我又岂能让你走这里?”
        圆观坦然一笑:“命该如此,你又何必执着呢?待会我们停船靠岸,一会儿我就要去了。你把我葬在维舟山下即可。三日后,你去寻访那个姓王的女子,只要那婴孩对你一笑,就说明我还记得你。十二年后中秋月夜,你到杭州天竺寺外等我,万勿失约啊!”
        李源点头答应,泪如雨下。船行靠岸,李源找到王某,把事情告知,王某很高兴,回家唤来亲朋好友,来岸边敬献果品点心,跪地祈愿。圆观香汤沐浴,换上新衣,闭目念诵《往生咒》,撒手人寰。王某立刻产下一子。
        三日后,李源去看新生婴儿,婴儿果真对他一笑,李源怅然涕下。王家人出钱把圆观厚葬,李源祭拜多日,凄然返回惠林寺,询问圆观的亲族才知道,圆观走前已经把财产全部散尽了,想必早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十二年后,李源如约赶到杭州。八月十五皓月当空,天竺寺外山雨初晴,月光洒遍山野,李源沐浴其中,心神俱醉。
      
        忽然,听到葛洪川畔牧童吟唱《竹枝词》,一个俊秀的小牧童坐在青牛背上,头上挽着两个发髻,一身短衣眉清目秀。走到近前,微笑着看着李源,眉目间依稀有圆观的神采。
        李源欣喜欲狂:“大师康健否?”
        牧童笑道:“你真是信义之士啊!你我俗缘已尽,难再亲近了。只是记挂三十年情深意重,这才相约再见啊!如今既已相见,恐怕就要永别了!”
        李源泪如雨下,再三挽留,但牧童坚持要走,呼喝青牛,缓缓而去。牧童继续吟唱《竹枝词》,早不见踪迹,还能清晰地听到歌声,音韵清亮沁人心脾。李源记得两首歌词,默记于心——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三年后,李源被朝廷征召,官拜谏议大夫,一年后,去世。
        这是一段古代版《断背山》加《人鬼情未了》啊!
        三生石上旧精魂,多么感人的诗句,多么刻骨铭心的爱恋啊!
        唐袁郊《甘泽谣》
      
      日期:2010-5-516:04:00
      
        原文如下:
        圆观者,大历末,洛阳惠林寺僧。能事田园,富有粟帛。梵学之外,音律贯通。时人以富僧为名,而莫知所自也。
        李谏议源,公卿之子,当天宝之际,以游宴歌酒为务。父憕居守,陷于贼中,乃脱粟布衣,止于惠林寺,悉将家业为寺公财。寺人日给一器食一杯饮而已。不置仆使,绝其知闻。唯与圆观为忘言交,促膝静话,自旦及昏。时人以清浊不伦,颇招讥诮。
        如此三十年。
        二公一旦约游蜀州,抵青城峨嵋,同访道求药。圆观欲游长安,出斜谷;李公欲上荆州,出(“出”字原缺,据明抄本补。)三峡。争此两途,半年未诀。
      
        李公曰:“吾已绝世事,岂取途两京?”
        圆观曰:“行固不由人,请出从三峡而去。”
        遂自荆江上峡。行次南洎,维舟山下。见妇女数人,鞗达锦铛,负瓮(“瓮”原作“人”,据明抄本改)而汲。
        圆观望而泣下曰:“某不欲至此,恐见其妇人也。”
        李公惊问曰:“自此峡来,此徒不少,何独泣此数人?”
        圆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逾三载,尚未娩怀,以某未来之故也。今既见矣,即命有所归。释氏所谓循环也。”
        谓公曰:“请假以符咒,遣某速生。少驻行舟,葬某山下。浴儿三日,亦访临。若相顾一笑,即其认公也。更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与公相见(“公相见”原作“相见公”,据明抄本改。)之期也。”
      
        李公遂悔此行,为之一恸。遂召妇人,告以方书。其妇人喜跃还家,顷之,亲族毕至。以枯鱼酒献于水滨,李公往为授朱字,圆观具汤沐,新其衣装。是夕,圆观亡而孕妇产矣。李公三日往观新儿,襁褓就明,果致一笑。李公泣下,具告于王。王乃多出家财,厚葬圆观。
        明日,李公回棹,言归惠林。询间观家,方知已有理命。
        后十二年秋八月,直诣余杭,赴其所约。时天竺寺,山雨初晴,月色满川,无处寻访。忽闻葛洪川畔,有牧竖歌竹枝词者,乘牛叩(“叩”原作“叱”,据明抄本改。)角,双髻短衣,俄至寺前,乃圆观也。
        李公就谒曰:“观公健否?”却问李公曰:“真信士矣。与公殊途,慎勿相近。俗缘未尽,但愿勤修,勤修不堕,即遂相见。”李公以无由叙话,望之潸然。
        圆观又唱竹枝,步步前去。山长水远,尚闻歌声,词切韵高,莫知所谓。初到寺前歌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又歌曰: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溪山寻己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后三年,李公拜谏仪大夫,一年亡。
      
      
      日期:2010-5-518:49:00
      
        176、勿传炼丹术
        唐宪宗李纯元和年间(806-820),江淮间有位唐山人,博学多才,喜欢修习道术,常往来于名山大川之间,自称会炼丹术,很多人慕名而来,拜其为师。唐山人颇为自鸣得意,俨然以一代宗师自居。
        一日,在楚州(今江苏淮安)一个旅店,结识了一位姓卢的书生,意气相投引为知己。卢生年少俊朗,言谈之间似乎也懂点道术,又说自己的舅舅也姓唐,因而称唐山人为舅舅,礼敬有加,唐山人很开心。二人相邀结伴去南岳衡山,途中住进一座寺院,夜半时分,二人还聊得起劲,卢生忽然说道:“久闻舅舅会炼丹术,可否赐教?”
        唐山人开始端起架子:“我几十年苦心孤诣遍访名山大川,拜会无数仙师,这才学会炼丹术,岂能轻易教给别人?”
        卢生更加好奇了,再三恳求。
      
        唐山人故弄玄虚,搪塞道:“学习仙术要看机缘,现在机缘不到,可能到了南岳衡山我就教你也说不定。”
        卢生勃然变色:“舅舅别唬我了,今晚你必须教我,否则,谁当外甥还不一定呢!”
        唐山人也怒了:“别说当外甥,就是当孙子我也不教!我跟你素昧平生,不过看你这小子温文尔雅谈吐不俗,算得上同道中人,才结伴出游的,没想到中途变脸,强逼如土匪,我要怕你,能在江湖上混这么久吗?”
        卢生双臂一挥大喝一声,上身衣衫碎裂,露出精练的肌肉,怒目圆睁面目狰狞:“我可是刺客!别不识好歹!”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95条记录; 当前71页/共195页   

[首页]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尾页]


第71节_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在线阅读_魇之侠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545 t:218-8344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35bd3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