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
第99节蒙古人祈雨与汉人不同,汉人道士求雨,一般都要很多道具,比如符箓、令剑、令牌、香案供品等等,但蒙古人求雨就省事多了,只是取来净水一盆,掏出几枚石子浸泡在水里,石子大小不等,最大的也就如鸡蛋大小。而后闭目端坐水盆前念动咒语,手拿着石子在水中来回淘洗,如此良久,就真的能下雨了。
难道是早知有雨,在此故弄玄虚的? 或者那石子真的是宝物? 蒙古人称石子为“鲊答”,据说是从走兽肚子里掏出来的,以牛马为上等,似乎跟牛黄狗宝是一类东西。 牛黄狗宝能祈雨?还是第一次听说啊! 元代笔记小说似乎别有风味,我刚稍涉猎,还得细细品读才是啊! 注—— 鲊答: 《玛纳斯》中则描述了巫师使用“鲊答”石的过程: 魔法师拿出了鲊答魔石,放进盛满清水的碗中。一面口中念念有词,一面把鲊答轻轻搅动,霎时间,狂风呼啸而起,天空里布满滚滚乌云。一阵狂风暴雨过后,大雪冰雹降落纷纷。 《回疆风土记》也载: 劄答,又称鲊答,坚如石,青、黄、赤、白、绿、黑色不一,大小亦不齐,生于牛马腹中,亦有生晰尾根及野猪头。腹中者尤良。 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人中,也存在对能呼风唤雨的魔石的信仰现象,甚至在阿拉伯、波斯文化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现象。 上述中外史料记载中,虽然没有关于魔石的形状特征的记载,但对魔石的来源却有几种较明确的说法:一种是取自动物头颅,如马、黄羊、蛇、野猪等;另一来源是取自动物胃中,故又称为胃石、解毒石,有药用功能。史书记载中魔石的主要用途有二:一是呼风唤雨(即祈雨石);二是治病(解毒石)。 另外,中医“集解”时珍曰:“鲊答,生走兽及牛马诸畜肝胆之间,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许,大者如鸡子,小者如栗如棒,其状白色,似石非石,似骨非骨,打破重迭。”查《本草纲目》鲊答前有牛黄,后有狗宝。鲊答是蒙古人祷雨石子以及牛黄、狗宝等的总称。而马宝一名,始见于《饮片新参》。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日期:2010-7-156:33:00 242、离魂记 武则天天授三年(692年),河北清河人张镒,在衡州(湖南衡阳)为官,张镒为人恬淡好静,估计是因为太酷了,也没什么朋友,却也知足常乐怡然自得。张镒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早夭,只留下幼女倩娘,视为掌上明珠。倩娘自小生得俊俏,且聪慧过人,张镒夫妻就指着这一个女儿过活了,疼爱有加。 张镒的外甥王宙,本是太原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就跟着舅舅张镒长大。王宙是个神童,自小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再加上长得帅,深得张镒喜爱。张镒经常说:“等你长大了,我就把倩娘嫁给你!” 王宙乐不可支,马上答道:“好啊好啊,舅舅可说话算话啊。”惹得张镒大笑一场。 王宙和倩娘就这么青梅竹马地一块长大,情愫暗生你侬我侬,一家人却不知晓。 一晃多年过去了,王宙和倩娘都已长大成人。张镒也不知是缺心眼还是脑袋被门挤了,偏偏忘记了当年的承诺,死活不愿女儿嫁给外甥(莫非他观念超前,担心他们近亲结婚?)。张镒一个幕僚给倩娘说了一门亲事,张镒问都不问满口答应。倩娘得知,极为愤懑,卧床不起。王宙怨恨不已,但寄人篱下,也不好多说什么,就托词要赴京赶考,跟张镒告别。张镒心知肚明,巴不得王宙早点离开呢,假意挽留再三,就给了王宙一笔银子,派人租了船,送他上了路。 王宙登船北上,心中悲愤莫名,但又无可奈何。船行几重山,天色已晚,船家靠岸歇息。王宙在船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不觉泪眼涟漪。忽然,听见岸上有人急急走来,顷刻近前敲打船舷。王宙连忙起身,不禁大吃一惊——居然是倩娘光着脚丫子披头散发跑来了! 王宙心头狂喜,一把将倩娘搂在怀里,说道:“你怎么来了,这不是在做梦吧?” 倩娘泪如雨下:“不是做梦,是真的!你我情深意重,怎肯相弃?我父亲把我强许给别人,我誓死不从!我是跑出来的,从今往后,你我再不分离了!” 王宙感动不已,当即将倩娘藏进船舱,马上令船家开船,连夜逃走。私奔可不是闹着玩的,王宙决定不再进京,而是取道巴蜀,到四川去安身立命。一路风霜,颠沛流离几个月后,王宙、倩娘来到四川,在此勉强安了家,虽然清苦些,但两口子郎情妾意相敬如宾,小日子过得也很甜蜜。 一晃五年过去了,倩娘为王宙生下两个儿子,一家四口共聚天伦其乐融融,却与张镒断绝了消息。倩娘思念父母,常夜半醒来,独自垂泪。王宙察觉,也很是理解。倩娘哭道:“当年我为私情跟你逃奔到此,虽然柔情蜜意,却是不忠不孝啊!五年了,父母音讯全无,不能不伤心欲绝啊!” 王宙也黯然道:“唉,你别哭了,我们这就回去见他们!生米煮成熟饭了,想必舅父舅母也不会再干涉我们了!” 倩娘一想也对,破涕为笑。 夫妻二人把家还,扬帆而行,转眼来到衡州码头。王宙为防万一,决定先一个人去拜见舅父舅母(当然也是岳父岳母),让妻儿等候消息。 王宙来到张镒家,跪地谢罪,把事情经过一一讲明。 张镒听完傻眼了,笑道:“小子,你是不是傻了啊?这不是胡说八道嘛!你表妹倩娘卧病在床已经五年了,门都没出去过,怎么可能跟你私奔四川还生俩儿子呢?” 王宙瞠目结舌:“不可能啊!岳父大人,您要是不信,去码头看看啊,倩娘和我们的俩儿子就在船上等着呢!” 张镒大惊失色,忙令下人跟着王宙去码头查看,果然见倩娘神采奕奕地待在船上,见家人来,倩娘笑吟吟地问道:“几年不见了啊,我爹娘还好吗?” 下人吓坏了,吱哇乱叫抱头鼠窜。回到张宅向张镒禀报。 张镒惊骇不已,赶紧进屋探视女儿,没想到的是,久病在床的倩娘已经起来梳妆打扮了,脸上一点病容都没有,面如桃花喜笑颜开。 不一会儿,王宙和倩娘从码头赶来,步入正厅。屋内的倩娘也走了出来,所有人都惊呆了!两个倩娘不但容貌身姿一模一样,就连装扮衣饰也都一般无二,二人相视一笑,渐渐靠近,霍然合为一体,变成了一个倩娘! 张镒惊骇之余,叮嘱家人不得泄露此事。 一家人终于团圆,得以共聚天伦。 美好的结局啊! 四十年后,王宙、倩娘夫妻亡故,他们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做到了县丞县尉这样的小官。 作者陈玄祐小时候就听过这则奇闻,不过道听途说,每次听到的内容都不大一样,口口相传,难免添油加醋,这也是常理。 唐代宗李豫大历末年(779年),陈玄祐遇见莱芜县令张冲规,张冲规是张镒的堂侄,所以对此事知之甚详,就跟陈玄祐详细地讲了一遍,陈玄祐听完之后震撼不已,就把它记了下来,遂成此篇千古奇文。 唐陈玄祐(本文收录在《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八,原题《王宙》) 日期:2010-7-1610:33:00 243、庐江冯媪传 冯媪,是庐江(今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市井贱役的老婆,丈夫早死,膝下无儿无女,家徒四壁人又邋遢,招致邻里厌弃。 唐宪宗李纯元和四年(809年),安徽、湖北一带闹灾荒,冯媪孤苦无依缺衣少食,就想到舒城(今安徽潜山)要饭。一路步履蹒跚餐风露宿,又遇上风雨交加,无奈之下,到一株大桑树下避雨。夜半时分,雨终于停了,冯媪饥肠辘辘,担心睡过去就醒不了了,挣扎着起身继续上路,见路边有处房子,灯火通明。一个二十多岁的美貌女子靠在门口哭泣,身下一个三岁小孩牵着她的衣角,低声哭道:“妈妈,别哭了,别哭了!” 可怜的孩子,还在安慰母亲! 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婆凶神恶煞地在旁边怒声说着什么,好像是要赶女子离开,那女子浑身发抖,像是在哀求。 冯媪看不过眼了,冲上前去,老头和老太婆见有人来了,默然离去。 |
第99节_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在线阅读_魇之侠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545 t:219-36437]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d410f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