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遁形窥像 - 中国版 达芬奇密码

第96节

日期:2008-7-29 18:58:30
        接续22:
        我记得《吠陀经》经典中有段以过往的时间长度将宇宙年代划分为“黄金时代”、“银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四个阶段的内容。这种说法我并没有感觉的到陌生,因为我以前曾在别处看过与之类似的几个版本,其中一个是关于女娲造人的,这仍是一个中国上古时代的神奇传说。在这个传说中,提到女娲在用黄土造人之前,有用“黄金造人”、“白银造人”、“青铜造人”和“黑铁造人”的经历,后来据说是因为地球上的金银铜铁短缺,女娲最后只好用泥土捏了我们这“第五代生灵”。这些不同材料造就的人也同《吠陀经》的描述有相似之处,从黄金到铁器,这人的神通能量都是一代不如一代。此外,类似的说法在中美洲墨西哥的《梵蒂冈古抄本》和一些保留至今的关于印地安人文明的传说中,也有记载传道。【注:它们的说法是地球之上曾先后出现过4代人类,第一代人是巨人,而我们现代人类属於第五代大洪水过后的人类。】同样,关于玛雅文明也有类似的记载。在十八世纪初,一个基督教的神父发现一本关于玛雅人自身神话的古籍《波波尔乌夫》,据此书记载,人类和世界曾被毁灭了几回,每次毁灭后再创造新的纪年,在第四纪年,创造了现在的世界和人类。
        而在我的印象中,如今这些遍布北、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的祖先被一些中西方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在约2万年前在白令海峡冰封形成陆桥时,从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这个结论得出的理由是因为印第安人无论从肤色面貌、语音发音,还是他们的生活习等方面都与亚洲同时代的人类有某些相同的文化特色。虽然,我对这个结论中的印第安人祖先迁徙的时间和路线有所质疑;但我相信一点,亚洲一带古老的文明确实是传播到了地球的另一边,尤其是在我注意到中、南美洲一带曾经突兀而来但又神秘消失的奥尔梅克文明、玛雅文明,拥有这些文明的人种特征、建筑风格、祭祀习惯和图腾崇拜等方面也都与华夏古老的文明有诸多相似甚至是完全一致之处。
        如果远隔这般距离,文明的火种都能传播过去,那么,近离咫尺的古印度从历史更为悠久的华夏古老文明汲取了某些‘养分’那就太正常不过了。
        想到这里,我感觉自己似乎推开了一扇天窗,飞出去的“我”又开始顺着“女娲”这根蔓藤继续向前游弋……
        女娲能够造人,所以其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一直有着殊胜的地位,她与其兄长也是丈夫的伏羲同被华夏民族敬仰为“人文初祖”,二者皆位列三皇之位【注:史料关于三皇的名单有些不统一。有种解释是女娲因为与伏羲是一家人,所以在三皇位上有时只列伏羲,这样年代更早的燧人氏会被列入】,虽说女娲所处的具体年代也难以确定,但按照古本典籍的记载,显然要比黄帝时期更为久远,多数说法是距今已有约8000年之久。若依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来判断,女娲和伏羲生活的年代应该是在一场曾毁灭很多人类的大洪水时期。如果说黄帝是一位可以直接与神明沟通的圣人,那么女娲和伏羲则是半人半神的人物了。从我国出土的汉代文物雕刻图像和诸多古典记载中看,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面蛇身,女娲更是一日中可七十变。中国的一部上古奇书《山海经》有云:‘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意思是有十个神人或是一个叫‘十人’的神就是由女娲的肠子变化而成的。伏羲也不得了,他除了发明了天文历数、音律乐器、阴阳五行外,我国的群经之首《易经》的那个八卦和甲骨文的前身“书契”也是伏羲所为,这在《周易.系辞》中均有明确表述,如:“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注:这系辞里的“包羲氏”和“后世圣人”都是指伏羲。】
        我对此说并不多疑,因为有很多事例完全可以佐证上述之言非虚,譬如我们今天书写的这个“水”字,它来源于甲骨文的一个类似于“川”的字形,只是这个字形的外侧两边的竖线不是一条完整的直线,而是中间断开的两端虚线【类似“——”,但是竖起来的】,而伏羲八卦中代表水的“坎”卦,该卦的符号是一个类似平躺的“川”的符号,它的中间是条不中断的直线,上下各是一条断开的虚线。所谓坎中满,今天的这个中间笔画直立不虚的“水”字其实就是伏羲所造的“坎”卦符号。
      
      日期:2008-7-29 22:11:04
        接续23:
        “女娲和伏羲何以具如此圣德殊能?”我不由地又追溯起关于这对兄妹神奇的身世,那是一个更为悠久弥远的故事……数万年前,有个燧人氏族生活在传说中的昆仑山一带,这个氏族的末期有个分支——华胥氏。有一天,这个氏族有位姑娘来到了一个叫‘雷泽’的地方游玩,她在玩的时候偶然发现一只巨大的脚印,于是顽皮地上去踩了一下,但却因此受感而孕,怀了二十五个月时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伏羲”,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女儿——“女娲”。这个脚印原来是雷神留下的,这个雷神的样子在《山海经.海内东经》有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女娲和伏羲也被古人尊为真正的龙种,华夏的子民也被誉为龙的子孙。
        “我,是龙的子孙,华夏子民,都是龙的子孙!”感念于此,顿感身心暖意浓浓……
        “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乃我华夏神山,天帝在下界的都邑。【注:出自《山海经》的“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上古帝皇,恩泽天下,万民敬仰,天下归宗!《吠陀经》的主神因陀罗被尊为雷帝,而女娲也被道教和密宗视为大黑天神【注:道门和密宗认为女娲与传给黄帝《阴符经》的九天玄女是同一个神明,她们之间是转世关系。玄:即黑色。】,古印度史诗里的神明与华夏上古帝皇的这般雷同,难道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掀起盖头,迷雾消散……再次静思冥想《黄帝阴符经》所言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我仿佛看到了黄帝悉经化心野战蚩尤,平定天下铸鼎飞升……;数千年后,老子从藏阁书库取出这部秘籍细心研读,恍惚中明彻了‘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真髓精义;经老子点化的孔老夫子在作《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时由衷地感慨;也似乎听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六祖惠能顿悟之后直指人心的妙语禅机。
        “相由心生,境随心现,所谓佛性即心性。心性应顺乎天道,佛性所指也即天道玄机。圣人不违自然之道,因而制之,观天道,执天行,从后天中返先天,由形而下之器入乎形而上之道;佛门见性起修,顿悟开慧由形而上之道而入乎形而下之器,可谓万法归宗。梵我一如、天人合一,皆同一理。”冥想中,我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85条记录; 当前96页/共185页   

[首页]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尾页]


第96节_遁形窥像 - 中国版 达芬奇密码在线阅读_隔世醒人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449 t:218-333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2b862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