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拿破仑时代

第134章

每个上诉
      法院管辖地区都要有一所国家提供经费的国立中学。同时也规定有由私人开
      办、但由政府批准和监督的中级学校;共和七年,政府开始指派这些学校的
      教师。政府在国立中学设立了六千四百份奖学金,其中两千四百份授与军官
      和政府官员的子弟,其余四千份留给中级学校的优等生。在一定程度上,这
      些奖学金迎合了“空论家”的愿望;但在实际上穷人是申请不到奖学金的,
      它成为只是对文武官员有利的补助金,成为使小资产阶级依附于大资产阶
      级、并把其中最优秀分子吸引过来的诱饵。他们成为公务员或经济部门的领
      导者,就不再会有变成动乱的因素的危险了。私立教育机构原则上继续存
      在,虽然塞纳郡郡守弗罗肖最少在巴黎有权批准和监督这些学校。天主教的
      教士立即从这种宽客中得到了好处,在有关初级教学的问题方面,波拿巴从
      没有给教士设置任何障碍;基督教学校的修士再次变得活跃起来,并于共和
      十二年在里昂建立了一所学院。因为他不重视妇女教育,所以便允许恢复了
      一些培养修女的修道会。可是国立中学和教会男子中学彼此间很快就发生了
      冲突;这导致拿破仑对各级国民教育都实行了控制。
      然而,正在波拿巴确立资产阶级的社会权势时,他却已在表现对这个阶
      级的不信任。他在参政院谈到财富时毫不留情地说:“不能把财富当作某种
      资格、权利的证明。富人往往是一无所长的懒汉,富商则通常只是依靠高价
      
      出售或偷盗而致富的。”他对金融界人士更没有好感。很清楚,他并不是反
      对各种形式的财富,而只是抨击反对那正是产生资产阶级的动产。首先,它
      是一种不易控制的财富,不论是对它实行征税还是没收。其次,它每时每刻
      产生出一些新人物,这些人无所凭借因只靠自己发财致富而感到自豪,并且
      更小心翼翼地维护他们的独立性,因此他们趋向于打破波拿巴竭力建成的社
      会结构。为了登上帝位,波拿巴自然转向拥护君主政体的各派,而在君主政
      体下,君主依靠土地贵族的支持,反过来他则保证贵族对农民的奴役。这一
      理想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时波拿巴甚至还没有考虑要重建贵族阶级;但
      是他已想要与反革命和解,这是出于个人偏爱,而不是从民族利益考虑。在
      共和十年宪法颁布之后的几个月里,使那个时代的人最感诧异的就是这种和
      解的进展。
      教务专约按部就班地在实施。埃梅里深恐拿破仑侵越专约规定的权益,
      便在圣使卡普拉拉的左右对勒絮尔方丈施加影响,使卡普拉拉倾向和解,而
      波塔利斯有时虽不免流露对“高卢主义”传统的依恋,却也尽力使卡普拉拉
      感到满意。
      在新任命的各级僧侣中,顽抗派占了优势,这是势所必然的。原来的宪
      政派的主教也因政府加以限制,不得不让顽抗派教士占优势,如果不是这样
      安排,他们也找不到足够数量的宣誓派教士。例如在下来因郡,宪政派主教
      索里内在三百五十一名教区和小教堂神甫中,只能派十六名“宪政派”教士,
      还占不到百分之五;至于原先虽属顽抗派主教,如加来海峡郡的拉图尔·德
      奥弗涅和北滨海郡的卡法雷利,却派了约百分之十二的宪政派教士,前者在
      六百三十四个圣职中派了七十八个,后者在三百四十个圣职中授与“宪政
      派”教士四十三个职位。另一方面,有一些前顽抗派主教迫使1791 年的宣
      誓派教士宣誓顺从,这就等于要他们悔过;即使郡守们反对这一做法,充其
      量也只不过是能使宣誓书的措词搞得含糊些罢了。宪政派主教遭到了他们下
      属教士的无礼对待,而普通神甫的遭遇则就更坏。富歇在他发出的通报中坚
      持应维护信仰自由,他不加掩饰地认为有权把主教看成政府雇员或警察的辅
      助人员,即视为精神的宪兵队。然而他失宠了,波塔利斯几乎总是站在反对
      郡守一边。为了安抚主教,加来海峡郡和罗讷河口郡的郡守终于被撤职了。
      从共和十年“组织条款”一颁布就遇到重重障碍。高级教士被曾称为“阁下”;
      教士服装又重新出现了;宗教仪仗和教堂钟声又自由地恢复了;主教被允许
      把“承天主慈悲与圣座恩典”加上他们的称号。波塔利斯虽然不掩盖他个人
      的感情倾向,但他拒绝强制规定礼拜日休假,他认为习惯很快就会形成自
      然。他准许恢复教堂婚礼公告;尤其赞助主教竭力想获得监视政府官员的权
      利。他写信给尚皮翁·德·西塞说:“在向政府报告涉及公共利益的一切问
      题方面,您处于比任何人都更为有利的地位。”布伦的县长马斯克莱虽然对
      教士不信任,但仍然告诫他属下的市长,不论他们个人的信仰如何,由于职
      务的约束,他们仍然应遵奉宗教。
      
      低级的不享有薪俸的教士立即抱怨起他们的可悲境况。农民对他们没有
      敌意;但多数人对他们很冷淡,没有人愿意养活他们。虽然“组织条款”规
      定宗教礼拜是免费的,但是信徒的捐款要分配给教区神甫和分教区神甫,而
      捐款的旧习惯就迅速地恢复了。主教开始公布预期的捐赠数额,并且获准成
      立旨在保证教区物质福利的委员会。不领薪俸的低级教士既不能从信徒那里
      得到住所,也得不到薪俸,因此波拿巴从共和十一年开始迫使行政机关“考
      虑”这些事情;他还把没有卖出的教会产业还给了教区神甫。这些措施收效
      不大;但是不久到了帝国时期,国家对于教会变得日益慷慨起来。这样教务
      专约就成为天主教教士扩大影响的起点,从而为他们后来在复辟时期的得势
      做了准备。
      亡命者的归国没有象教务专约那样激起舆情大哗,但是此事仍然给人们
      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波拿巴在就任终身执政时曾收到许
      多祝贺信,但在颁布大赦令时则连一份都没有收到。在此后十年里大赦令把
      亡命者置于警察的监视之下,象对其他人一样,只要发出“密扎”就能够把
      他们监禁起来。因此,他们通常都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但是这既不能限制
      他们横行乡里,也不能阻止他们企图强迫那些买下他们产业的买主归还,或
      让赎买回他们的产业。国有产业的买主大为惊慌,特别是自从1803 年7 月
      23 日波拿巴下令清算买主未付清的差额,就更引起了人们的忧虑,人们甚至
      竞相拍卖,因为这给人们造成的印象是产业出售本身可能成问题。如果一任
      波拿巴为所欲为,1793 年7 月17 日那项曾无偿地废除封建地租的法律就可
      能会被修改,从而既给业主补偿又可增加国库收入,这些地租有许多同国有
      产业有关。可是波拿巴不敢无视参政院的决定,1803 年2 月19 日该院宣布
      决不能修改这一法律。一些回国的亡命者已经参加了政府工作:塞居尔被派
      到参政院;塞吉埃在巴黎上诉法院任职,吕伊纳公爵进了元老院;1804 年约
      瑟夫-玛丽·德·热朗多成为内政部的一个司长。另一方面,波拿巴还使他
      的一些高级军官如朱诺、内伊、拉纳、奥热罗、萨瓦里同贵族的女儿结了婚;
      但也有几个人,如迪罗克和马尔蒙,则宁愿同金融家通婚。
      融合在一起的气氛在第一执政的宫廷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他很快地使杜
      伊勒里宫比马尔梅松表现出更多的旧制度的气象。迪罗克已经是杜伊勒里宫
      的总管;1802 年11 月,约瑟芬得到一种正式的显贵地位,从那时起她就由
      从旧贵族中选出的四名贵妇陪随。就是在这四名贵妇的陪伴下她同波拿巴到
      比利时去的。宫廷的礼仪规定越来越细;波拿巴本人穿起丝袜,在佩剑上系
      有“摄政式”的绒球。老百姓再次被那些装束、车辆、身着制服的随从、祝
      宴和歌剧院的化装舞会弄得眼花缭乱。当波利娜·波拿巴的丈夫勒克莱尔将
      军于1803 年1 月在圣多明各去世时,宫廷丧礼也恢复了。1802 年8 月15 日,
      一个新的圣徒节,圣拿破仑的节日被规定下来;而7 月14 日和葡月1 日的
      共和国节日的庆祝只是为了摆摆样子而已,到1804 年就停止举行。1803 年,
      硬币铸上波拿巴的肖像。
      
      沙龙也紧紧追随着宫廷的情调。这个新兴的贵族阶层与暴发户和金融界
      人士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波拿巴为这个贵族阶层规定了一些礼仪,这是革命
      前的贵族所不具备的。他使约瑟芬离开了她以前的好友塔利昂夫人和阿姆兰
      夫人,并且唤起了妇女们的品德观念。但是这种严格的伦理永远只不过是表
      面的粉饰而已,波拿巴本人就是恣意寻欢作乐的人;他关心的只是保持外表
      的丰采,并且给别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事实上,这个社会是彻头彻尾的资产
      阶级社会,它因为十八世纪的贵族太不“检点”而谴责了他们的闲散和放纵。
      此外这个阶级的演变还远未完成,“荣誉军团”的命运清楚地表明这一点:
      波拿巴由于独自任命了军团的“大政务会”成员而破坏了他自己制定的法
      律,于是推迟对“军团”成员的任命。他已经感到,由他建成的这一组织似
      乎与法国革命的记忆的联系太紧密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239条记录; 当前134页/共239页   

[首页]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尾页]


第134章_拿破仑时代在线阅读_[法]乔治·勒费弗尔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54 t:215-14090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209e9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