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拿破仑时代

第166章

拿破仑从此就不停地受到这项任务的沉
      重压力,这项任务不是由于迫切需要,而是由于雄心勃勃而承担的。继引起
      英国的牵制行动后,又引起奥地利的牵制行动,而后者导致了法俄联盟的破
      裂。从这时起,拿破仑必须有两支军队;新兵的比例有所增加,这就损害了
      “混合编制”的办法;拿破仑不敢要求法国征募足够数量的士兵,于是就将
      越来越多的外籍军团编入军队。这样,两支军队的质量就都降低了。
      
      第二章 1809 年的战争
      1809 年的战争是西班牙起义的自然后果。大军撤离德意志唤起了奥地利
      的希望,并驱使它去冒险。西班牙人的榜样燃起了德意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
      这种激情促进了危机的发展。拿破仑感到事出意外,只得仓猝组成一支新军,
      这支新军好不容易才赢得了胜利。瓦格拉姆战役的胜利似乎恢复了大陆体
      系,但是,法俄联盟由于未能消弭这次对帝国的新的攻击,注定要瓦解了。
      一、德意志的觉醒
      自从十九世纪初年以来,德意志的思想界越来越沉溺于浪漫的神秘主
      义。冷静而沉着的歌德,尽管在1805 年席勒死后极度孤立,却仍然自信不移。
      曾在耶拿和柏林聚首的朋友们风流云散,诺瓦利又与世长辞,思想界活动中
      心转移到海得尔堡,第二代浪漫主义者主要的首脑聚集在该地神话注释学者
      克罗策尔的周围。这些人物中有:原籍意大利的一个来因地区商人的儿子克
      莱门斯·勃伦塔诺、普鲁士容克阿希姆·冯·阿尼姆、前者的妹妹和后者的
      妻子蓓蒂娜·勃伦塔诺,以及法国亡命者的后裔拉·莫特富凯等;戈雷斯在
      科布伦茨任教后,终于也同他们会聚在一起;他们跟蒂克有联系、跟在科隆
      力图恢复中世纪艺术研究的布瓦塞雷兄弟有联系,也跟在卡塞尔的两位图书
      馆馆员雅各布与威廉·格林兄弟有联系。当时,这一派思潮风行一时,这有
      利于越来越沉缅于神秘象征主义的谢林;而费希特则与谢林相反,他煞费苦
      心地捍卫着自己的声誉。至于黑格尔,他到1806 年才完成他的《精神现象
      学》。
      神秘主义、复古,以及有时候对切身利益的关切,都迅速地驱使浪漫主
      义者转向传统的宗教和反革命。施莱尔马歇重新担任牧师的职务;亚当·米
      勒在1805 年,弗里德里希·施勒格尔在1808 年,都成了天主教徒。他们都
      歌颂“过去美好的时代”,描绘了一幅虚幻的景象,说在那个时代,人们在
      贵族的家长式统治下,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蔑视费希特的理智主义,费希
      特自己虽和他们断绝了关系,但仍摆脱不了他们的影响;早在1804 年,他在
      《知识学基础》第三版中,在“自我”意识之上,重新树立一种需要作出自
      我努力的“绝对性”,而排除无条件的自我独立性;同时,在他的《当代基
      本特征》中,他将人类历史区分为几个时期,用传教士的说法称之为“无罪
      期”、“初罪期”、“全罪期”,最后这一时期标志着人的现状陷入了毫无
      节制的个人主义,必须强制把人从这种个人主义中解救出来,以确保“灵魂
      的得救”。他无疑还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和共和主义者;但是,在研究了马基
      雅弗利以后,他的性情又倾向于赞赏对外进行征服的英雄的国家,而厌弃启
      蒙运动的功利主义理想;随着他的悲观主义的和权力观点的思想日益严重,
      他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国家来迫使性本恶的人们遵循“理性”,遵循《知识学
      基础》。
      德意志浪漫主义就其本身而言,正如奥古斯特·施勒格尔从1801 年到
      1804 年在柏林进行教学时所解释的那样,是促进文化领域里爱国主义的一个
      强大动力;他抨击古典艺术是崇尚矫揉造作的成果,而浪漫主义则是日耳曼
      天才的自然表现,是完全自发性的;他由此得出结论:德意志文明在世界上
      占据首要地位。但是,聚集于海得尔堡的浪漫主义者,通过具体研究本国过
      
      去的文学史而产生了更为迅速的影响。作为诗人,这些浪漫主义者并不重视
      方式方法,而是以一股好奇的激情去搜集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加以翻译和
      改写。1803 年起,蒂克树立了榜样;1805 年和1808 年,勃伦塔诺与阿尼姆
      一起出版了他们的著名选集《儿童魔笛》;他们的榜样带动了戈雷斯,他于
      1807 年同样从《德意志民间故事集》中选辑了一定数量的故事。《爱情歌手》
      从被遗忘中抢救了出来,《尼伯龙根》被译成现代语,加之,拉·莫特富凯
      发现了《西格夫里特》,在这个意义上,施泰因能够写道:“正是在海得尔
      堡主要燃起了后来赶走法国人的那种德意志火焰。”
      这种民族感情虽然如此深厚,却仍然停留在文化方面而不在政治方面;
      然而,不止一个迹象表明,它暗中正在演变。法国恢复了专制政体,使得自
      由主义者们感到绝望和忿怒;波塞尔特在莫罗被判决后不久就自杀了,施拉
      布伦多夫和赖夏特已经开始从事反对拿破仑的写作,贝多芬在《英雄交响乐》
      总乐谱中划去了波拿巴的名字;他们谴责法兰西民族背叛了1789 年的原则,
      并且宣称它是一个邪恶而又轻浮的民族。1804 年,民族主义情绪的迸发使得
      赫德尔的世界主义思想黯然失色,他写了一首颂歌献给日耳曼。普鲁士人并
      不是唯一因奥地利的败北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消失而感到激动的人民。从1805
      年起,阿恩特在他的《时代精神》的第一部分中,表现了他对法国的公开敌
      意。作为强制性组织的国家,直到当时一直受到德意志思想家的憎恶,现在
      在他们的眼里开始具有了一定的价值,成了共同集体的保护者和个人的教育
      者。1802 年,阿恩特在另一部书《日耳曼和欧洲》中肯定,占有自然疆界和
      取得海洋自由通道是一个民族自由发展所必需的。费希特从1800 年起,在描
      述能使人人都有自由和平等的一种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认为这种社会只有
      采取能自给自养的“闭关国家”的形式才是可能的,因而他认为这种国家有
      权建立相当辽阔和相当多样化的领土来满足自己的需要。1805 年,他也转而
      指望国家把人从罪孽中解救出来。
      然而,这需要1806 年的灾难和法国的占领来加速这种演变,特别是普及
      这种演变。这并不是说这种演变是突然的和普遍的运动;耶拿战役以前和耶
      拿战役以后一样,如果说不是法国,那么就是拿破仑个人仍拥有一些崇拜者,
      例如在柏林的布赫霍尔茨,便是其中之一;此外,约翰·米勒当了热罗姆的
      大臣;来比锡大学把一个星座命名为拿破仑;在埃尔富特会晤时,歌德曾会
      见拿破仑;黑格尔在耶拿看见过拿破仑,称之为“世界的灵魂”,甚至到1809
      年在纽伦堡任教授的时候,他还建议巴伐利亚人采用《民法典》。然而同样
      可以肯定的是,从1807 年起有一些德意志民族的知识界首领开始改变调子,
      采取挑战的态度,有的颂扬日耳曼民族文化的优越性,有的自称忠于当地的
      王朝;一些迹象表明,在人民群众当中,尤其是在普鲁士,漠不关心的状态
      已被忿懑和敌意所取代。某些公开发表的政见是很有名的,如施莱尔马歇在
      哈勒和柏林的讲道,这些讲道结果引起了法国当局的怀疑;1808 年,阿尼姆
      的《隐士报》问世;而最著名的则是费希特1807 年于柏林发表的《对德意志
      民族的演说》。
      普鲁士的不幸,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突出的反响,他们的出身和事业都
      与普鲁士密切相关;同时,一些北德意志人把浪漫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移植到
      德累斯顿和维也纳,浪漫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正在变为两位一体,不可分割。
      亚当·米勒,原籍普鲁士人,改信了天主教,他是根茨的朋友,成功地设法
      为根茨在奥地利政府机构里谋得一个职位。1806 年春,亚当·米勒在德累斯
      
      顿开始举行一些有关保证国家生存及维护的原则的讨论会;1807 年他在那里
      跟克莱斯特合作出版《太阳神》杂志,其宗旨是“维护德意志科学及艺术”,
      奥古斯特·施莱格尔作为斯塔埃尔夫人的儿子的家庭教师在科佩久居之后,
      随同这位夫人周游了德意志,他在维也纳获准开讲文学课程,在讲课中,他
      表明了比在柏林时更为鲜明尖锐的观点;卡洛琳娜·皮希勒的沙龙则成为一
      个传播浪漫主义的中心。
      这些文人到处跟主战派建立密切关系。由于不得不小心对付外国人和谨
      防政府的猜疑,他们不能号召听众武装起来,而只能继续突出强调说明日耳
      曼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特别是费希特,他重新讲述并发展了施莱格尔的
      下述论点:每一个民族都通过其特有的一种艺术去展示自己的灵魂;但是,
      在所有的民族当中,德意志民族得天独厚,使用一种从最初就不断发展起来
      而本质上没有受到外来语言混杂影响的语言,一种“原始语言”;因此,它
      存在的实体和表达的方式构成一个很和谐的整体。相反,各种罗曼语只是一
      种死语言的残余,英语是一种混杂土语;而法兰西人古典文学的体裁与规格,
      则沿袭自古代;由于拉丁民族和盎格罗-萨克逊民族没有创立他们自己的表达
      方式,因此只能通过人为的方法去表达他们的思想,这种人为的方法窒息了
      他们语言的生命力和自发性;唯有德意志文学确是很独特,在精神领域里是
      首屈一指的,这种文学所体现的文化是上帝向人类传递的讯息。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239条记录; 当前166页/共239页   

[首页]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尾页]


第166章_拿破仑时代在线阅读_[法]乔治·勒费弗尔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54 t:215-13389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cdf81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