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拿破仑时代 |
第61章在飞离莫斯科的那天,阿登纳给布尔加宁发了
一封信,信中写道: “部长会议主席阁下,趁此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之间建立外交关系的机 会,我声明: 1.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政府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并不是承认现时双方领土的占有 状态。德国疆界的最终确定留待和约来解决。 2.和苏联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并不意味联邦政府改 变了关于在国际事务中有权代表德国人民以及关于在那 些目前尚处于联邦政府的有效统治权之外的德国地区政 治状况的法律观点。” 在关于释放战俘和其他被拘留在苏联的德国人问题上,阿登纳尽管没有 获得有关书面保证,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却当着德国全体代表团成员的面, 一再重复作过了的保证,并放宽了获释德国人的范围。赫鲁晓夫表示,“我 们向你们保证,按照你们提供的清单找到的人,只要他们是德国籍公民,我 们就会交给你们。请相信我们的诺言。”阿登纳和布尔加宁一起把释放人员 的时间订在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一周。 1955 年10 月7 日,苏联人履行了他们的诺言。第一批遣返回国的德国 士兵到达弗里德兰军营,数目将近一万。以后大约有两万多被拘留在苏联的 平民又陆续回到了联邦德国。 9 月13 日,阿登纳与布尔加宁代表德苏两国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建交的 换文。西德在给苏联的换文中指出:“两国人民的建交将促进整个德国问题 的解决,从而有助于解决德国人民全民族的主要问题——恢复德意志民主国 家的统一。” 第二天,阿登纳带着苏联人答应释放战俘的口头承诺——他与布尔加宁 的君子协定——以及德苏建交换文,飞回了波恩。 后果 ——“哈尔斯坦主义” 在整个莫斯科谈判过程中,联邦德国方面只有一个意志和决策的中心— —联邦总理阿登纳。尽管每一个重要决定的作出都是在代表团里详细讨论和 商量过的,在争论最激烈的讨论会中,阿登纳甚至要求每一名成员发言,讲 出自己的意见,但是,事实上,是阿登纳在用他的观点说服每一个人接受。 在很多当事人的回忆录中,这一点都很清楚地反映出来了。 在最后一天的讨论中,由于双方意见观点的分歧,会议经常中断,以便 于给各代表团进行内部磋商的机会,直至那时,阿登纳的两个最亲密的顾问 勃伦塔诺和哈尔斯坦仍然极力劝阻阿登纳不要同意苏联的建议,并恳求阿登 纳至少在莫斯科无论如何不能同意建立外交关系。 他们一来担心俄国人不会遵守诺言,再呢,担心与苏联建交会引起国际 法上的一些困难。打一个比方说,如果将来建交后在莫斯科出现两个德国大 使馆,那么如何体现联邦政府一向坚持的“单独代表权”呢?更进一步,联 邦政府是否也得在华沙、布拉格、布达佩斯、开罗和新德里容忍这种情况呢? 如果西方国家也向民主德国做出类似妥协,岂不意味着将两个德国分裂的现 状合法化地固定,那么,德国统一的长远目标又怎么办? 莫斯科的“君子协定”达成之后,所有这些问题全都冒出来了,阿登纳 责成有关国际法专家立即去研究。 1955 年9 月14 日,阿登纳在莫斯科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会上他强调了 西德的保留权。他声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代表全体德国人民的,德国的 东部边界不是最终的边界。 9 月16 日,苏联塔斯社也发表了一则声明,指出:苏联政府把德意志联 邦共和国看作是德国的一部分,德国的另一部分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 的边界已由波茨坦协定解决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它主权范围领土上行使 自己的管辖权。 从这两则声明看,在建交问题上,德苏双方都作了保留。 阿登纳带着德苏建交的“君子协定”回国,引起了意料之中的联邦议院 的激烈争辩。社会民主党再次攻击这是以牺牲德国统一为代价。当时一名著 名的女评论家玛丽奥·格莱芬·多恩霍夫极其尖锐地评论道: “建交换来了战俘的遣返..这无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 为同莫斯科建交的代价至少从目前来看是容忍了德国一分为 二..因此,以建交换取遣返战俘的条约意味着..一万人的自 由换得了一千七百万人的被奴役?” 阿登纳决定使联邦政府对这件事暂时保持沉默,让时间把这件事带来的 冲击冷却下去,但苏联人在阿登纳莫斯科之行的后一个礼拜,便做出了令联 邦政府处境更为尴尬的一个举动。9 月20 日,苏联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签定 了重新安排它们间相互关系的“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系条约”,给了 民主德国以主权地位。条约中称:“鉴于巴黎条约生效后产生的形势,根据 平等、相互尊重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将自由决定他 们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包括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关系以及同其他国家发展 关系。”同时,苏联部长会议宣布,撤销苏联驻德高级专员一职,对德管制 的各种条例在民主德国停止生效。 这对阿登纳单独代表权原则是一次大冲击,联邦政府必须尽快作出反 应,不能让民主德国从此不受限制地进入国际社会中来。9 月22 日,阿登纳 在联邦议院作了一个关于莫斯科之行的报告。他说,“我必须毫不含糊地指 出,联邦政府今后也将把与它保持正式关系的第三国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 立外交关系视作不友好的行动,因为这种行动将会加深德国的分裂。” 于是,对德国外交政策影响深远的“哈尔斯坦主义”便应时而生,这是 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和他的助手外交委员会政治司司长威廉·格雷韦共同想出 来的,并且以哈尔斯坦的名字来命名。也有人将其称作“阿登纳主义”,它 可算是德苏建交后呵登纳政府单独代表权原则的一个延伸。阿登纳在9 月22 日的联邦议院发言中对它作了第一次表述。但是,当时它对很多问题没有作 出解答,最重要的是,联邦德国对这样一种行动(与它保持关系的第三国与 民主德国建交)将作出如何的反应,是否应继续拒绝同那些与民主德国持有 外交关系的国家建立关系,威廉·格雷韦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思考。 1955 年12 月7 日,他提交了一份备忘录,交到波恩举行的一次使节会议上 作详细讨论。 根据格雷韦的建议和使节会议的讨论,哈尔斯坦主义的内涵明确了,简 言之就是:为了在国际法上解释德苏建交后出现 了两个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情况,西德政府坚持联邦德国代表整个德 国,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承认民主德国的国家建交,并同所有与 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断绝外交关系,只有苏联是例外。格雷韦表示,这是西 德政府自成立后一直坚持的“单独代表权”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它成为 西德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坚持的国家政策的指导原则之一。 从法律上来说,德国继续存在,因为战胜国并没有吞并德国,而只是出 于占领的目的,将1937 年12 月31 日以前确定的德国疆域,暂时划分成了四 个区分区占领,直到对德和约缔结生效时为止。因此,在对德和约缔结前, 德国虽然具有法律上的能力,但由于缺少一个整体国家权力而没有行动上的 能力。 从实践上来讲,联邦德国是德国整体中唯一具有行动能力的实体。作为 一个国家,它与原来的德国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在空间上暂时还没有与过去 的德国取得一致。必须强调联邦德国是德国和德国人民利益的合法代表。 哈尔斯坦主义的核心,是联邦政府一直坚持的单独代表权。在阿登纳的 领导下,联邦德国政府从1949 年成立起就一直坚持强调这一点。阿登纳在每 一次重大国际事件发生时都要向盟国突出强调它。他要使所有国家都确认, 只有联邦政府才是全体人民利益的唯一合法代表。 阿登纳政府,强调单独代表权的第一个突出事例是在1953 年6 月17 日 发生东柏林起义事件时。当时斯大林逝世,苏联对德政策出现某些“松动” 迹象,苏联打算建立一个中立的芬兰式的德国,因为同中立的芬兰的关系要 比同共产主义的南斯拉夫好处得多,这样牺牲民主德国也是值得的。克里姆 林宫以“全德派”著称的弗拉基米尔·S· 塞米扬诺夫被任命为驻民主德国 高级专员,准备开始实行新的路线。6 月9 日,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治局根据 苏联的意见发表了一个公告,提出德国统一是最大目标,为此德国两个部分 要采取接近措施。但是不久爆发了因提高工人劳动标准而引起的罢工游行, 直至蔓延全国,酿成起义流血冲突,苏联不得不动用坦克才平息这一事件。 呵登纳在这次事件之后,发表了一则公告声明,借此突出强调民主德国政权 的非法性和联邦德国的合法性,以形成联邦德国“单独代表权”的影响力。 第二个突出事例是1954 年3 月25 日苏联政府就苏联和民主德国关系发 表声明之时。 |
第61章_拿破仑时代在线阅读_[法]乔治·勒费弗尔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54 t:216-1834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f2f0b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