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关于阴阳五行

第249节

日期:2010-04-26 10:32:22
      
        上面有人不理解我举的水的三态转化的例子,我再解释一下。
        因为这些水不是在封闭的系统中的,所以在这三态的转化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水分子参与、及原有的水分子的流失,每一分钟,就这些水、或云、或冰而言,都不再纯粹是原来那个了,因为变了。
        一阵风吹来,云与其它云混在一起了,再一阵风,吹散了,原有的组合就变了,乃至没有了。在这些组合中,没有哪一个水分子是核心、也没有一个水的灵魂一直在维系着它们组合。
        我说的是组合的变化,是从系统而言的;你说的构成它们的还是水分子,是从构成性质上讲的,我们说的是两回事。就象现在世的我,与未来世的我,组成身体的物质结构差不多、构成生命的还是那五蕴六入十二因缘,但不再是同一个人,生命随时在变迁,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核心。
      
        一切皆是缘起法,任何事物,皆是临时组合,缘起则成,缘尽则灭。男人女人孩子,构成一个家,他们若是有一天散了,这个家也就没了。这个家没有一个核心的内容。你可以说新组成家的还是男人女人孩子,问题是此家非彼家,家还是家,但不再是这一个家了,而是另外的家庭了。
      日期:2010-04-28 14:34:17
      
        作者:走到人生边上 回复日期:2010-04-28 13:28:38 
        enny20:45:35
        好吧,我写下几个观点
      
        Denny20:49:00
        一、佛法是无神论
        二、佛法指向的是了知苦的实相,以及解脱苦的方法
        三、念咒无助于解脱苦,这是佛在世明确驳斥过咒语的
      
        四、大藏经内的本生、大日如来经、阿弥陀经,是后世所撰,非佛说
        ——————————————————
        西门老师,此人大肆诽谤佛法,说很多大藏经里收集的经文不是世尊亲口说的,添加了许多外道的东西,我很生气,可是我的水平低,无法说服他,请老师予以给这个人解释清楚,谢谢!
        =============================
        1、第一点,佛教是无神论,这句话没有错,但不知有没有正确理解。佛法的无神论,不是指没有鬼神,而是指世界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主宰。
        2、第二点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知道他怎么理解的。
        3、第三点,说这话的人有可能相信的是南传佛教,但明显没有通读过《阿含经》,尤其是上座部的《阿含经》,《阿含经》是最原始的佛教经典,是佛住世时的言行记录,在阿含经中,就有不少地方讲到咒语的,也多次教过弟子们诵咒。
        4、阿含经讲的是阿罗汉道,是针对当时人间的弟子们讲的。但佛之讲经,不限于人间。即使是在阿含经中,到各层天界讲法、各层天界的天神到佛的住所请法,在禅定中与弟子单独的精神交流,这类似的事,也是常有的。佛与与菩萨们的交流,是当时的许多人没办法知道的。阿含经中记载,弟子们跟随佛出门时,佛看到的许多生命,弟子们就没办法看到。
        5、大乘经典讲的是菩萨道,是对菩萨们的教诲,所以不见诸阿含经中。这也是为什么大乘经典中,佛讲经时神通变化,种种瑞相庄严。因为菩萨们与当时弟子们感应的境界不一样。我们看到的一碗水,在天人眼中是琼浆玉液,这是因为不同的心感生不同的境界;同一个地方,你看到的是灰头土脸,他看到的是金玉满堂,这也是不同的心感生不同的境界。佛讲经时,不同根器的人,听到的是不同的经义,各依心现,各依心解,这也是佛的神通示现。你可以说当时我就在场,我亲耳听到是这样讲的;但菩萨们听到的不是这样的,而且完全不同的、更高层次的佛法。
      
      日期:2010-04-28 22:40:21
      
        作者:东方在线2 回复日期:2010-04-28 21:18:46 
        ================揭批西门大×的忽悠本质(007)================
        【看看西门大×是如何忽悠佛法的―――执空篇】之二
      
        作者:西门柳 回复日期:2010-04-27 19:54:33 
        可能是我表达的不当,让你或更多人产生了“执空”的理解。
        ===============================================
        【东方点评】西门大×何必如此谦虚,其实你对“执空”描述得很到位、表达得很“当”,不信你看稍前些时的帖子:
        1、作者:西门柳 回复日期:2010-04-25 10:27:09 
        有人认为生命连续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否则谁是轮回的主体,从而引出灵魂的说法。
        如果有灵魂,在活着的时候,灵魂在哪里,是怎样一种表现形式?灵魂有记忆吗?有情感吗?如果有这些,灵魂不断地增加新的内容,抛弃旧的内容,那灵魂就是无常的,变迁的,那灵魂中不变的核心又是什么?
        生命的相续,并不需要引入一个不变的核心,也不需要灵魂这个概念。如同一条河流,下游入海口的河水,无论水质、气味、形态、颜色都与上游发源地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这中间也没有一个核心不变的东西。但从源头到入海口是个相续的过程,所以毫无疑义是一条河。
        【点评:请参看楞严经】
        =================================
      
        我说这些话,有一个前提,“生命的相续”,生命是什么构成的?佛只说过生命由五蕴所成:色、受、想、行、识。“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这五蕴不是我(非我),也没有另外一个我(不异我),没有一个核心的自我(不相在),看看阿含经的论述:“当观若所有诸色...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杂阿含经》卷一、二三)。
      
        我说的是“生命的相续”过程中,没有哪一种形式的自我,这不违阿含经的讲义。因为我是在“生命”---亦即五蕴的范畴内而论的。
        为什么阿含经一直不讲后来大乘佛教所讲的佛性,我认为因为一说出来,就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有一个“佛性”可以寻求。这个佛性,只要说出来,就已经错了;要去找出来,更加是南辕北辙。所以我一直认为,大乘佛法不是对普通根性的人讲的,悟性极强的人方有可能不落窠臼。
        学佛不是找到什么,而始终是一个舍弃的过程。我讲上面这些话的意思,也在于此。平常众生病在哪里?一直执“有”,这就要应病施药。原来一直执为有的,全部放下。放到了尽头,自可意会。
        之所以一再解释,是因为既然你都误解了,相信还有更多的人会误解我不说的深意。我这时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后来大乘佛教放弃不讲的原则,而说出一个“佛性”,因为这时的众生多疑心而少智慧,不能意会那不可说的部分。这也是应病施药。佛法说什么,都是应病施药。你可以有大量证据证明草乌有毒,但有的病就需要用草乌。
        那么涅槃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也不是,不是有,也不是无。只是“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盘”。为什么阿含经一直不讲“佛性”,只是讲贪嗔痴及一切烦恼永尽?佛说不可说不可说,说出来,听的人就误解了。
        本来对非法器,不可讲甚深之法。但既然这么误会,只好姑且论之。希望你能理解!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284条记录; 当前249页/共284页   

[首页]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尾页]


第249节_关于阴阳五行在线阅读_西门柳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114 t:219-6189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9cc0f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