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112节

日期:2009-09-01 09:57:34
      
        第100章黑夜给我黑色眼睛-透视武媚的酷吏现象(续八)
        于是来同学一不做二不休眼睛贼亮挑灯夜战写告密状子,“抖”出了“反动分子”李续在和州时的“很多劣迹”,包括滥用私刑“残害忠良”(估计可能指的是他自己的亲身遭遇),最重要的是李续有“谋反”之心,因为他说先前曾向李续投状,揭发琅琊王李冲谋反(太平公主的第一个老公薛绍就是因为此次谋反而冤死的,令太平心痛不已),但却被李续扣压不报,还被冤枉地打了一百大板,这不是“窝藏”串案吗?武媚一见到李续的“罪证”,十分欣喜,立马想见到这个有用的唐朝大愤青。“上书得召见”,最后,武则天居然在他的花言巧语下“以为忠,累迁侍御史,加朝散大夫”,从此,来同学由告密引来了一段锦绣前程。
      
        当然,为了再次表明我们不是胡说八道,我们还是以最原始的引用古文来证明来同学的身世。
        以下是《新唐书》关于来俊臣的一段文字:来俊臣,雍人也。父操,松州长史。俊臣少诡谲无赖,反覆险诐,残忍荒慝,举世无比。则天朝,罗告诸王贵臣,授朝散大夫,拜侍御史,按制狱。少不会意者,必牵引之,前后坐族,灭千余家。朝廷累息,无敢言者,道路以目。与侍御史王弘义、侯思止腹心。罗告衣冠。无间春夏。诛斩人不绝。时于丽景门内置制狱,亦号为新开门,但入新开门,百不全一。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门",言入此门例竟也。
      
        看了以上这段言简意骇的文字,果然你就对来俊臣的劣迹有了比较深入而可信的认识(比起调侃的文字来说可能可靠得多,《旧唐书》对他的记载或更深入,引用多了也没意思),难怪某些国学大师要大力倡导恢复繁体字和文言文,果然也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如果中国作家能用英文写作的话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机率会大很多,诺贝尔奖金情结也会迎刃而解吧)。无非知道了来俊臣的父亲叫来操(各位看官别发挥YY精神想到一边去了,不然就是敏感词了,呵呵),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虐待狂和迫害狂,是武媚最称职最凶狠的朝廷鹰犬(顶三十个师的那种,难怪他两次犯赃罪都安然无恙,因为女皇死保他也,一条有用恶犬),他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迫害武媚称帝路上的最大绊脚石李唐的诸王贵臣,为武媚清除政治障碍,是武周时代最称职的“清道夫”(哈,足球皇帝啊),据说诸王贵臣被他灭了千余家,按某些历史数字派的保守统计,按当时一人犯罪连坐族人几十或上百人的情况来推算,被他冤杀的可能高达几万到十几万人,果然称得上是旷世杀人魔王,几千年不世出,最终由于杀伐成绩辉煌,从一个都市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了党国要人,成了地位重要的洛阳令和司农少卿(中央副部级吧),果然也是杀一人是杀人犯杀10万人是将军。
      
        据说,武媚曾在洛阳丽景门置推事院(也就是皇家监狱的别名,也叫新开门),由来俊臣主持,凡入此门者,百不存一,因此人称其门为“例竟门”(来首长的得力助手王弘义戏言)。也就是说,凡被关进这所监狱的人必定死翘翘,竖着进去横着出来,没有人是例外的。
      日期:2009-09-02 10:01:45
      
        第101章黑夜给我黑色眼睛-透视武媚的酷吏现象(续九)
        关于来同学的那些花样翻新的杀人游戏前文说了一些,大概和老索的大同小异吧,因为很多重磅杀人技巧都是这两人合作的产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连体婴儿一样分不开,版权也属于联名开户状态的,所以以下我们先表来同学对大唐贡献最大的知识产权里程碑式工程--《罗织经》的一些情况。
        可以说《罗织经》是来俊臣贡献给人类官场的一部最经典的《葵花宝典》和九阴真经,也是官场中争相阅读的厚黑名著。
        前文曾经断断续续地提到过这部历史奇书(唐朝的灿烂文化可见一斑,连神秘文化都是十分发达,比如前文所写到的《推背图》),现在我们还是来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部堪称是来酷吏经过不断的理论探讨和创新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官场混饭吃的宝典经书,可以说它是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到位的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一部官场奇书,曾经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感觉非常神秘和景仰。
      
        《罗织经》,共分12卷:阅人卷,事上卷,治下卷,控权卷,制敌卷,固荣卷,保身卷,察奸卷,谋划卷,问罪卷,刑罚卷,瓜蔓卷。其中“事上卷”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拍马屁宣言:“上无不智,臣无至贤。功归上,罪归己。戒惕弗弃,智勇勿显。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也就是说忠君要达到六亲不认的地步,为皇帝下地狱也不推辞;“刑罚卷”更是一种酷吏宣言:“死之能受,痛之难忍,刑人取其不堪。士不耐辱,人患株亲,罚人伐其不甘。人不言罪,加其罪逾彼;证不可得,伪其证率真。刑有不及,陷无不至;不患罪无名,患上不疑也。”只要是皇帝所疑,就要不择手段把之办成“铁案”,酷刑之下哪有勇夫;而最滑稽的就是“察奸卷”,奸人察奸的标准原来就是这样:“智不逾奸,伐之莫胜;知不至大,奸者难拒。忠奸堪易也。上所用者,奸亦为忠;上所弃者,忠亦为奸。”原来是忠是奸只能以皇帝的好恶来定,上所用的奸也是忠,难怪来同学说起奸人来振振有词,脸不红心不跳,原来他衡量忠奸的标准是如此之另类标准,既然他正在为上所用,当然是“奸亦是忠”了,果然滴水不漏啊;最重要的是,来同学在“谋划卷”里道出了做官的真谛:“上不谋臣,下或不治;下不谋上,其身难晋;臣不谋僚,敌者勿去。官无恒友,祸存斯须,势之所然,智者弗怠焉。”、“上谋臣以势,势不济者以术。下谋上以术,术有穷者以力。”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会讨上级欢心,那么你将很难有升官发财的机会,只要会拍,还辅之以术,那么基本上也算是水到渠成了。关于这些做官箴言,还有很多很多,限于篇幅,在此不能一一列举,有兴趣你自己去扒一扒吧。
      
        哈哈,来同学果然是有“料”之人,能把官场真谛如此振聋发聩地表述出来,没有很强的理论能力和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有人甚至怀疑它是来同学的伪作,因为人们不相信他会有这么高的理论高度,而且是独步古今的寂寞官场文化,估计应该是武女皇的口叙实录的东西,是来同学秉承上意把之总结和归类而已,姑妄听之),果然诡智也是智,就像罂栗也是花一样。
        天不怕,地不怕,只怕流氓有文化,果然是至理名言,信也!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112页/共312页   

[首页]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尾页]


第112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896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86874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