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123节

日期:2009-09-21 11:22:58
      
        第121章哥只是一个传说-真实狄神探(上)
        好了,武媚的酷吏讲得够多的了,坚决打住。
        一下了说了武媚称帝路上的很多惊心动魄的事,那刀光剑影滋味也浓重了些,各位的神经被整得有点紧绷了吧?以下我们换个话题,既然以上章节已经提到了老狄,我们以下就说说狄国老的精彩人生故事。
        这年头网络流行语满天飞,俨然是一种文化热点及至于社会现象的代名词和风向标,“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以及“停车坐爱”式的车震等,都如12级台风一样迅速吹袭网络,进而以很快的速度进入人们有点贫乏也有点缺乏想象力的平面生活,各领风骚数几天的样子,反正快感来得容易去得也快,不过生活也随之热闹,于是我也用了这个怪题目来写写狄神探,但愿大家能接受。
      
        关于狄仁杰,可能大家大都是受那些大受欢迎广为人知的《神探狄仁杰》之类的电影电视剧的蛊惑,以为他就只是一个遇魔杀魔、遇佛杀佛的传奇神探(其实应该是没有那么神,有点传说的色彩),天下没有他破不了的案,其他的可能就不大知晓了。
        为了给同学们更多知晓狄神探的其他威风史,还原其历史真面目,以下我们试图为其做一个个人简介(这也是我的书的一种特色吧,为重要人物写简介,主线人物配述职报告)。
        狄仁义,字怀英,生于公元607年(或公元630年),卒于公元700年。唐朝并州人(今太原,反正基本上和武媚是同一个旮旯出来的),唐朝著名宰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法学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判案权威。少有大志,博闻强记,后以明经举入仕(唐代高考或公务员考试的一种),曾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是武周时代最重要的总理之一,被武则天尊称为“国老”,也是再造唐朝、推动唐朝走向繁荣富强的支柱性重要人物。为唐朝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更好地还原老狄的历史真实面貌,我们还是习惯从历史的最初文件入手,以示庄重而不是胡说八道。
        以下我们引用据说是最接近历史“原汁原味”的《旧唐书》关于狄神探史料的最初一段(反正很多基本史料都是大同小异,随便找就手的了)。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唯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后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见而谢曰:“仲尼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岂独无愧耶?”由是相待如初。
      
      日期:2009-09-22 09:59:08
      
        第122章哥只是一个传说-真实狄神探(中)
        关于狄仁杰的两个著名故事“白云亲舍”和“书中会友”的故事,我们已经在书首“透支”给了你们,在此就不再赘述。
        还有就是狄老以孝子著称,不仅见云思亲,还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同事母亲又老又病,还要远使到边远地区,他怕同事两头顾不着,于是做活雷锋要给同事顶班,还促成了另两个因故不和的长官因他的崇高共产主义精神而大受感动,冰释前嫌和好如初,老狄果然也是搞和谐的圣手也!
      
        接下来,我们还是说说他的其他有趣故事吧,比如断案什么的,因为此公尤其善于分析案情,连外国人也知道了,被称为“东方福尔摩斯”,而且比西方福尔摩斯早了一千年,荷兰某作家还在外国为他立传红透西方。
        可以说,老狄基本上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神探,而且是那种颇有现代意味的侦探理念,注重分析事理,强调证据和理性思考(而不是来俊臣式的先定罪再屈打成招),然后根据理据条分缕析,环环相扣,强调逻辑,从小细节导出大问题,然后神奇破案,绝对具有现代侦探色彩,有别于包公那种公案小说式的“青天大老爷”形像,因为他是用证据说话的。
        据史载,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被提升为主管刑法的大理丞,年中就审决了大量的疑案积案,据说牵涉达一万七千多人,而且是件件落地,没有投诉上诉的,可以说是既快又好,几成传奇,他的神探名号从此以后不径而走,哥不是人而是神啊。想想,一年365天,一天要审查多少案件才能完成17000多人的案子,这不是凡人所能想像的事情,不是神探又是什么。
        而狄神探最可贵的品质就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也就是连皇帝老子也不怕犯颜直谏的“炮筒子”性格。基本上在你死我活的官场有此种性格的人不多,即使有也大都没有好下场。而狄神探不仅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还能使史上唯一女皇帝俯首称“国老”,“每屈意从之”,以翻云覆雨著称的武老太居然能屈从于他,POWER不大谁敢玩这种有关身家性命的事儿?甚至于狄神探入朝要行臣子之礼都被武女皇免了,难怪神通广大的来同学也斗不过他,果然是剽悍之人。
      
        在此,我们先八一八狄神探和娘娘腔皇帝斗气的一件小事。
        《旧唐书??狄仁杰传》曰: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
        也就是说,公元676年的某一天,当时的武卫大将军老权同学不小心误砍了李世民昭陵的柏树,李治对此种“不小心”为蔑视自己伟大父亲的行为勃然大怒并扬言要加以严惩,也就是要杀头,为一株柏树杀一个大将军,也好让天下人知道李治同学是如何的孝敬先皇。
        对此,从来都是正直善良,以维护法纪为己任的狄神探提出了抗诉,因为一株柏树要一个大将军的命,这也太有点矫枉过正了,说出去连你李治也没面子吧?于是奏请免除死罪,最多是免除职务甚至于开除公职云云。
        “NO,我就是要权善才死,他哪里的柏树都不砍就砍我父亲陵墓上的柏树,这不是专门和我过不去吗?他陷我于不孝,我就要他好看,不然传出去我这个皇帝的面也被笑黄了。”李治居然不依不饶。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123页/共312页   

[首页]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尾页]


第123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9-1280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35f09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