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
第149节日期:2009-11-18 10:22:03
第169章潮打空城寂寞回-“妈妈桑”的传说(续二十) 反正,第四次“玄武门之变”就是在那种你死我活的磨刀霍霍之间突然发生的,雄才大略的李隆基先下手为强把韦氏一派连根拔起,原本以为草拟诏书有功的上官MM以此作为向李隆基求免一死的筹码,并盛装秉烛迎接起事的官兵,却被决绝的李隆基下令斩杀,这次她不能做成政治不倒翁,生命也在如狼似虎的46岁年龄戛然而止,成了她玩得最得心应手最娴熟的政治权力的牺牲品,呜呼哀哉! 后来,人们都习惯于分析为什么最会怜香惜玉的风流大帝李隆基会对上官MM这么决绝,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他最痛恨的就是作为中宗小老婆的上官MM不守妇道和武三思打得火热,并经常在政治上偏袒武家,正是由于此种政治原因李隆基没有轻饶她,尽管上官MM曾给李隆基以实质性帮助并曾预言他有皇帝之相,反正政治总是一种不讲情面不相信眼泪的事情。 不过据说后来的李隆基却有点后悔了,为自己这么决绝斩杀一位亦师亦母的芳华绝代的大美女和大才女而流露出了一点怜惜之意。开元年间,也是附庸风雅的唐玄宗一是为了追思上官婉儿,二也是为了中华传统文化做点好事,于是下令收集她的华美诗词,编成文集二十卷,由也是著名诗人的著名宰相张说(和苏廷硕并称“燕许大手笔”,在这秋风起三蛇肥的秋天很怀念张说的诗:“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为之作序:“其诗风雅之声,流于来叶……其人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不可谓评价不高,俨然和古代任何有才名媛都可以比美,有人甚至还说诗歌是上官MM最后的救赎呢,因为永远悬于头上的权力之剑把罪臣之孤上官MM为了生存而卑鄙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只是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一卷三十二首,也算是一个小小遗憾了。 基本上上官MM的故事也就是这些了。最后突然有了要比较唐朝历史上三个著名才女徐惠、上官MM和薛涛的小小冲动。是的,她们都是史上有名的才女,尤以后两位是古代传世的少数著名女诗人之一,薛涛还曾和著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有诗歌交流,她制作的用以写诗的深红色小彩笺“薛涛笺”曾风靡一时,成为珍品;她们都出身官宦之家,都是姿色过人的大美女加大才女,而且都是女神童,自幼聪慧,多才多艺,且是令很多男人慨叹不如的“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的那种;都是出名趁早的那种,名倾一时,而且都和官场扯不断理还乱,难道美女都是为富贵者准备的点心?不得而知。不同的是薛涛和权力核心的距离就比前两位远,但和诗歌却是最近的一位。 既然说到了上官MM,我们不能不爱屋及乌提到她的也是创造诗歌流派的著名爷爷上官仪,以下章节将八一八包括她爷爷在内的唐朝诗人的趣事和恨事。 日期:2009-11-19 09:40:32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的欲望唐朝盛唐气象 李隆基卷之鹤立鸡群 第1章阳光总在风雨后(上)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 愿意与你分担所有 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的抬头 谁愿常躲在避风的港口 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 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 在迷雾中让你看透 阳光总在风雨后 乌云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动 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相信有彩虹 …… 这是一首被新加坡歌星许美静(后来因为事业压力曾得过瞬时失心疯)唱红了的十分好听也十分有哲理的老歌(蛮喜欢她的十分清丽的歌,另一首《城里的月光》也很得分),曾是被创造了世界排坛“五连冠”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的中国女排的保留歌目,泪流满面深情演绎的剪影还令人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仿似昨天般新鲜(正是她们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内心写照啊),“铿锵玫瑰”中国女足也多次慷慨激昂地在庆功会上传唱过,可谓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鼓劲励志歌,在此用来作为风流大唐第三部李隆基卷的开首的点睛之篇题也十分合适,因为李隆基正是在经历了前几次喋血玄武和野心勃勃的韦氏干政的乌云滚滚之后,经过一场腥风血雨的世纪搏杀,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迎来了唐朝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开元盛世”,果然是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那么,李隆基是在怎样九死一生的恶劣政治环境下,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作困兽斗,最后扳倒气焰嚣张兴风作浪的韦氏集团进而获得大唐政府控股权的呢? 这个问题说来就一匹布那么长,以下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之中的来龙去脉吧。 我们知道,李隆基的老爹就是相王李旦,是武媚的小儿子,也曾是最听话的政治“傀儡”,在皇位上几上几下,据此有人认为李旦也是一个史上最窝囊皇帝李显式的悲情政治人物,他们一家甚至在来酷吏最喧嚣尘上最春风得意最呼风唤雨的时候差点被罗织谋反罪“全家幸福”,要不是那个视死如归见义勇为的太常寺乐工剖心明志救了他们全家(难怪后来李隆基对太常十分器重,也积极参与玩票的样子,成了编外“梨园弟子”,图腾之地也,以后再开八),估计“开元盛世”也早已成了香港谭校长所唱的“水中花”之类的事物,大唐也因为没有极盛时期的“开元盛世”的参与和缺位,成了独脚山鸡,而不能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正盛世,唉,一个字,险,险过冬至狗(随时被人索命)! 那么,历史上的相王是不是就像人们脑子中约定俗成的扶不起的阿斗呢?抑或他本来就是雄才大略却扮猪吃老虎呢?因为在他的强势女皇母亲的铁腕统治下,他也必须是韬光养晦说白点就是装子孙才能度过那种风雨如磐的酷吏高压政治时代,也才能为李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养精蓄锐为革命作最后搏杀,这个就有点扑朔迷离令人寻味了。 |
第149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9-3613]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b5094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