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
第286节日期:2010-08-27 10:07:45
第97章运筹帷幄-大唐“神童”李泌(续三) 李泌的神童本色基本也算是定格了,在此不再大肆喧染,不然的话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不能自拔,甚至于被人也斥为妖妄了,呵呵。 其实,李泌赖以成名的当然不是他的神道而是出神入化的政治军事天才,据说曾国藩一直想推崇和效仿的除了名震华夏的千古名相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唐朝的“神仙宰相”李泌了,也就是说在曾国藩的眼中李泌是可以和伟大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大猛人大宰相,这个当然不是浪得虚名。 李泌可以说是唐朝最牛的军事总参谋长和皇帝特别助理,一个可以流传千古的政治怪杰,这个和天子青梅竹马能让几任唐朝皇帝伏肩而哭的怪人,怪就怪在人家是争爆头想当官他老哥却是倒过来让皇帝求他做官(除了帝位什么都给的那种),甚至于还用了骗和逼的手法,比如唐肃宗一直想要他当自己的宰相他却一直推辞(特别是在灵武的峥嵘岁月里),历史上宰相很多,像他这样牛B的宰相倒是不多见,不过即使是他这么牛B,这个既能出谋划策又能指挥打仗的文武全才正史倒也不是很待见他,《旧唐书》就不说了,连《资治通鉴》也有意讥讽他好妄谈神怪鬼话(有人也认为这是他效张良的十分得分的处世哲学,以后再八),神龙教主云里雾里的样子,历史口碑自然比不上好脾气也好本事的郭令公,这个也算是一种历史损失啦。 那么,这其中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偏差呢?还是让我们用历史来演绎一番吧。 据说,神童李泌成年之后因超凡脱俗的个人才华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太子,做帝王之师(而他最想做的却是帝王之宾)。 后来因为看不惯佞王杨国忠等人,专门写《感遇》诗讽刺其人其事,为杨国忠所猜忌,于是生性淡泊的他索性归隐山林,聚啸山间,与清风明月为伍,潜心佛道,好不快哉!他自己就曾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歌《长歌行》,里面有曰:“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估计他的理想也就是像范蠡、张良那样功成名遂后泛舟五湖,为这锋芒毕露的英雄诗篇,老谋深算的老朋友张九龄还曾诲人不倦地教导少年李泌要夹着尾巴做人,少年成名是好事,不过先把本领隐藏起来,再加上磨练一番,才不会骄傲自满而江郎才尽,才能成就大业,云云。 果然李泌长大以后,对《易经》、《老子》等中华国学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据说还受到过世外高人明瓒禅师的点拨教诲,技艺更加精进,此外还神出鬼没于佛道名山华山、嵩山、终南山的青山绿水之间,寻仙问道,海纳百川淡泊明志的仙家款式,孜孜以求道家臻境,再加上乱世之用世历练,终成一代大师。 有人说有时候乱世比治世更加适合文化的发展,因为容易突破大一统的文化格局,突破思想禁锢,利于创新,这个春秋战国就是很好的一例,可能有些偏颇但也很有道理,至少在安史之乱以及嗣后的藩镇割据的乱像之中,李泌的思想和才华有了应用的渠道并日臻完美。 日期:2010-08-29 09:24:43 第98章运筹帷幄-大唐“神童”李泌(续四) 据说,李泌既是一个有文集二十卷的文学天才(唐朝著名诗人顾况还是他的关门弟子,一代文宗韩愈与李家也颇有渊源),还在哲学、经济和学术理论上都颇有造诣,全能冠军是也。 因为正是安史之乱爆发后,李泌的儿时玩伴唐肃宗继位,遍访天下名士高人,于是有心匡复国家的政治怪杰李泌应召前往。 这次是他第二次主动出仕,也开始了他那多姿多彩也颇有建树的政治生涯,经历了一生中惊心动魄又闲如野鹤的四次政治下野和五次离开京城。反正这个具有政治、经济、军事乃至于文学等多方面才能连皇帝的家事也敢管的历史猛人的一生,是神仙般传奇的一生,兴之所至可以指点江山,意兴阑珊时又可以退隐江湖藏之名山弃功名如敝履,比天上的八仙还逍遥,据说诗仙李白就很向往这种进退自如的仙鹤生活,可惜他跟著名政治术士赵蕤深研帝王学之后,还是不能拥有一份官场的得意人生,还差点急于用世惹来杀身之祸,要不是郭子仪为了报恩给他美言,估计他被推上刑场死翘翘都有可能,所以很多人都说李白是政治白痴也,这一点连李隆基也看到了,比起道士李泌差了不知多少级数。 好,我们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就先八一八李泌是如何管上了皇帝家事的吧,这个当然很吸引眼球。 据说他管皇帝家事最著名的两次就是协调唐肃宗与其子因政治地位而十分敏感的关系,以及协调李隆基与唐肃宗的十分棘手的父子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因为政治权力上的原因十分复杂,弄不好可能会使唐朝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四分五裂让国家受到重创,在某种高度上来说还可算是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不是纯属小事的私人关系那么简单,在这一点上来说李泌的政治能量不可小觑。 据《资治通鉴》记载,建宁王李倓性格英豪果断多才多艺,有雄才大略,是一个很会打仗的皇室子弟。据说他跟随唐肃宗从马嵬驿北上时,由于刚和李隆基分兵,他们能带的兵力很少,人少被人欺,连当地山贼也盯上了他们,英武无比的建宁王就亲自挑选一批骁勇善战之死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护卫前后,与强盗大打出手,誓死保卫唐肃宗,是一个十分孝顺的皇子,也很得军心。后来唐肃宗念及建宁王的保驾之恩想任命建宁王为天下兵马元帅,以便统帅诸将东征,反正他也是会打仗的料,也可谓是专业对口利国利民也,当然不算是错误的决定。 可惜世事本来就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有时候明明是对的却因为某种原因却不宜实施,这就是传说中的无奈吧。 反正明知是对的,李泌基于某种政治考虑也不得不出面反对了,无奈啊无奈,人生本来就无奈。因为原本天下兵马元帅在战乱时期是实职,有实权,倒是贵为皇帝接班人的太子一职成为了虚职,如果此二职分离可能会造成政权的分裂,不亚于一场政治地震。 |
第286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9-1363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bed6e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