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
第76节日期:2009-06-26 09:40:52
第33章后宫风暴-女人之间的战争(续六) 当然,那就是武媚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于王皇后的著名举措。 基本上,在武则天以超强实力轻而易举地打败后宫“巨无霸”萧妃之后(这简直就是不对称的战争,类似于美国篮球“梦八队”和越南篮球队式样的对决),矛头当然立即指向自己曾经的“救命恩人”王皇后,这当然也无可厚非,谁叫你阻着地球转呢?不打你打谁? 当然,以武则天当时的宫中力量和宫中名声,她还不能轻而易举地说打倒王皇后就能打倒的,她手上的基本牌面也就是一张大王,还是一个假大王,更没有自己的真正宫中班底,几乎是孤军作战的(那时她的“四大金刚”还没成军,以后会说到)。而自己的的对手王皇后背后却暗藏着巨大的士族力量在支撑她,包括那帮把持朝政的贞观老臣。最重要的是,尽管娘娘腔皇帝整天就腻在她那里练习温情,顺便缔造爱情结晶,但却从来没有要她当皇后的意思,甚至连一点假意暗示也没有,就连立个昭仪都被那帮老不死说这说那的,别扭死了(这当然也是以后她把那帮老臣恨透并往死里整的重要原因了,以后会写到)。当然,武则天也是很讲究策略的,不然怎样称得上是杰出的女政治家呢?在条件没成熟之前她绝对也不会冒险死磕,而是先用上“糖衣炮弹”和怀柔政策。 因而在总攻发起之前,武则天做了必要的铺垫。武则天看到王皇后虽然出身大家族,但却不搞噱头也不花俏,像原野之野花一样质朴无华,十分实在,没有武媚那么多言不由衷的花言巧语,平常与身边的侍从宫人更是很少交谈,更谈不上亲热,一付“老娘就是这样”的嘴脸(一般来说,有财有势家道好又长得漂亮的女孩基本上都是这种德性,对人爱理不理的,而这居然也成了王皇后的大大“缺点”,比会MBA的长孙MM差远了)。王皇后的舅父中书令(相当于总理)柳奭出入宫禁时对宫内役妾们也无谦和恭让之礼(高官嘛,尊贵的需要,这也蛮正常,不可能叫他反过来讨好人,那是强人所难,除了没有政治基础又急需自组班底的武媚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点恃势傲物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傲慢样,这正是可乘之机。 于是,武媚除了对谁都一脸“媚笑”之外,还专捡王皇后和柳奭不礼重的侍从和宫人结交,还常常把自己得到的宫廷珍稀赏赐送给她们(每次生完孩子绝对会有很多进项的了),施以恩惠,以求得到她们的拥戴和保护,相当于是在敌人阵营中“策反”了,一个很好的经营者就要养成这样敏锐的商业头脑(不愧是成功商人的最聪慧女儿),总是善于在细微之处捕捉“商机”,她不占先机才是奇怪呢。就这样,那些得到好处和实惠的侍从宫人们都成了武则天安插在王皇后、萧淑妃和唐高宗身边的耳目,武则天政治特务连的“超级特工”,也成了她刺探有用“军情”的有用间谍,获得了非常有用的内情,也就是对打击政敌非常有用的情报,这种投资交易当然是产出会大于投入的,武则天从来不作无谓的投资,包括她对娘娘腔皇帝的那部分情感投资,最终的结果是她赚狠了,她绝对不是傻瓜。从此,王皇后、萧淑妃甚至于“亲密爱人”李治的一举一动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若指掌,比诡计多端的司马懿监视大将军曹爽还有技术含金量。 日期:2009-6-279:46:00 第34章后宫风暴-女人之间的战争(续七) 当然,最重要的是,武则天做戏做全套,她在没有向王皇后吹进攻冲锋号之前,对王皇后是十分礼让谦恭的,见王皇后先是七分笑,总是人前人后甜言蜜语“王姐”长“王姐”短的,没有你我哪有今天什么什么的,比现在的黑社会马仔侍候老大还细心,这让王皇后十分受落,心里甜丝丝的,像喝了蜂蜜一样滋润。我倒,王姐,你太单纯了,你难道一点也看不出那是狐狸的吃人媚笑吗?你是彻头彻尾地上当了。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武媚娘这么大规模的夺权动作,又是情感贿赂又是金钱攻势,即使稍有一点政治敏感的人都会知道她的居心了,难道贵为皇后的你独独不知或不屑作出回应,果然是你把武媚娘当作不谙世事上不了台面搞不出什么花样的出身贫寒的小姑娘了,即使是搞风搞雨也只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波”,翻不起什么大浪,你是大大地错了,你不该低估武媚的能量,她正是玉皇大帝派来挖你的坟墓的人,活该你倒八辈子霉,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重大失误“买单”。 利益是世间万事万物行动的无形指挥棒,所以才有了那句著名成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地球的一切转动,皆可纳入这一轨道。至少你在考虑干什么的时候或别人要你干什么的时候,你会习惯性地问我有什么好处,是不是? 当然,这样的前期工作不会没完没了,那样失败的就可能是武媚娘了,她的谄媚假笑也就没有一点回报并完全失去意义付之东流了,偷鸡不成蚀把米。武媚就是武媚,她倒霉了那么久,也该她本利全收的时刻到了。在她的地位和人气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一改刚入宫时的谨小慎微样,和王皇后的摊牌时刻也终于到来。旧政治书上也常说,当“阶级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不可调和的时候,那么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据说,让单纯没有多少政治斗争智慧的王皇后彻底幡然醒悟并提高政治警戒级数的是武则天长子的问世,带着武则天的骄傲和喜悦来到了人间。 这个,正是因为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充满了谶语式的政治暗示味道。要说起来有一匹布那么长,我们就长话短说吧。 在此,我又想偷懒一回,引用一下蒙曼博士的解释吧:“李弘”是道教的一个谶语。魏晋南北朝以来,天下战乱频仍,瘟疫流行,百姓渴望幸福安定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道教在全国流行开来。为了收揽人心,它到处宣传说早晚有一天,太平盛世会降临的。说太上老君只要一降临凡世,天下太平的景象就能出现。而老君的化身,就叫做李弘。什么时候李弘出生了,就意味这老君出世了。好多次起义都打着李弘的旗号进行,因此李弘的政治意义在当时可以说是尽人皆知……(这据说就叫“合理抄袭”,蒙博士估计也是从哪里引用的典故罢了,只是加了自己的叙述语言,因为史实的东西谁也无法没出娘胎就注册了专利,说是我爹占给我的。这样的话,就像棒子以为注册了端午节或公狗撒尿般圈地乱认名人做祖宗就真是他的祖宗一样可笑,呵呵)。 所以,根据上述原因,基本上连傻瓜都知道武则天之所以把自己的长子灌名李弘,当然也就是隐喻自己的孩子有当皇帝的命(原本李弘也是有当皇帝命的,最后却生生被更想当皇帝的天后武媚给强行剥夺了,这简直就是一种讽刺,“谶”也就是为我所用的务虚东西而已)。 |
第76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28427]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28022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