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都市小说 > 人的奴役与自由 |
第6章革命的诱惑与奴役:革命具有两重意象…………………………………(…19)
13。集体主义的诱惑与奴役:乌托邦的诱惑。 社会主义具有两重意象……………………………………………………(…21) 14。爱欲的诱惑与奴役:性、个体人格和自由………………………………(…235) 15。美感的诱惑与奴役:美、艺术和自然……………………………………(…252) 第三部分 1。人的精神解救:战胜恐惧和死亡…………………………………………(…263) 2。历史的诱惑与奴役:三种时间。对历史终结的两种理解。 积极创造的末世主义………………………………………………………(…272) -- 30 当今的风气就是时兴对自由冷嘲热讽,把自由与荣誉同样视为已经过 时的陈腐观念。然而,我丝毫不赶这 种时髦。我认为,如果没有自由,世 间便一无所:自由赋予生命以价值, 我哪里会是捍卫它的最后一人呢?我 将永不停歇地为它呼唤、呐喊。 ——夏多布里昂《墓外回忆录》 -- 31 代 序——我思想中的诸多矛盾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 撰写完这本书,在未向你们亮出我的观点前,我萌生出一个需求:阐明自己理性的和精神的道路,理解自己思想中时时出现的矛盾性。 就我的哲学生存来说,它不仅企盼认识世界,也企盼变革世界。 这个世界的客观现实是最后一个坚实的冥顽的现实,我常常从思想和情感上否弃它。 此书论及人的解救和自由,其中大部分章节可列为社会哲学。它建立在人格主义哲学的基石上,显示了我对整个世界的哲学沉思,是我在找寻真理的漫长的哲学道路上结出的果实,印证着我为了价值重估进行过一场长期痛苦的精神挣扎。 这本书的思想在多大程度上比我原有著作中所表达的思想更正确呢?在哪种意义上存在着思想家的思想拓展呢?进一步问:这种思想拓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还是一个于其中存有间歇性并且必须经由危机和自我否定的过程呢?再接下去问:又在哪种意义上存在着我的思想拓展呢?其中的变化究 -- 32 2人的奴役与自由 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有的哲学家一开始便构架体系,然后终其一生,始信不疑;有的哲学家则在自己的哲学中处处传达着精神的挣扎,在他们思想的过程里可以找到许多不同的阶段。其实,哲学家面临历史剧变即精神进行重大转向的时期,不可能再羁绊于书斋、书本,不可能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不可能不感悟到精神的挣扎。我从来就不是一位学院式的哲学家,从来就不想使哲学远遁生活而成为抽象的东西。不可否认,我确实不停歇地读过许多许多的书,但我思想的来源从来就不是书本,甚至可以说,我从来就没有完全读懂过任何一本书。我读书,总把自己体认过的许多经验掺和进去。我想,真正的哲学总是挣扎。柏拉图、普洛丁、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的哲学便是这样的哲学。 我的思想一贯属于存在主义哲学。在我的思想中可以找到诸多矛盾:精神挣扎的矛盾、自己生存的矛盾。这些矛盾一一困扰着我,无法用逻辑的统一掩盖得住。思想中真正的统一关联于个体人格的统一。这不是逻辑的统一,而是生存意义上的统一。生存性彰显矛盾。个体人格是变之中的不变性,这是由生存着的个体人格所决定的一种特性。变化发生在这项或那项主体中,但如果这项主体被那项主体替代,那就丧失了真正意义上的变化。当变化趋达变节之时,变化便毁灭个体人格。哲学家的哲学生存的基本主题和价值的基本取向以及哲学家的思想的基本动机,倘若一旦发生改变,就意味着哲学家变节。当然,关于精神的自由究竟怎样实现和在哪里实现的观点,也可能发生变化。只是倘若爱自由变为 -- 33 人的奴役与自由3 爱奴役、爱暴力,那么就是变节。须知:观点的变化也许导向真实,也许导向虚幻的前景。 我以为,人终究是矛盾的且悬置在对立的两极上(“两极化”) 的生存。 哲学家如果不抽象地远离基本的生活而同它有所联系,那么哲学家的思想就会显示矛盾,就会被悬置在对立的两极上。哲学家的思想构成非常复杂,即便在鼎助于最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哲学体系中,不时也可发现其中矛盾的因素相互并置。其实这并非坏事,恰恰正是好事。思想中完成了的凝固的一元论根本不存在,退一步说,即使存在着,也实在糟糕透顶。 能否建构哲学体系,我一向甚疑,至少我没有建构哲学体系的欲望。已有的哲学体系永远不会终结圆满。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矛盾即包括,思想的辩证法和进程被窒息在完成了的体系的形式中,即终止了辩证法的发展。 于此,精神进程的结束和随之产生的种种矛盾,也许仅仅只标志世界的终结。但是,即使世界终结,矛盾也不可能消逝。 因此,思想的眸子不可避免地要转向末世主义的前景。末世主义的前景投给思想以返回的光亮,产生世界生命内在的矛盾性、悖异性①。 当我审视自己时,首先想审视自己生活与思想的价值的基本主题和基本取向。据此,才能理解我思想的内在联系和变中不变的真谛。当关涉到社会生活时,在我思想的基本矛盾中总交织着两项因素:既贵族式地理解个体人格、自由、创 ①俄文:是全书主要的哲学术之一,意指奇特、反常、矛盾、相X C B C K J N E悖。 ——译 注 -- 34 4人的奴役与自由 造,又相信社会主义的需求能确认每个人的价值、尊严,能确认最下层人的生活的基本权利。换言之,我既然爱、迷恋另一个冰清玉洁的高伟的世界,也怜悯、痛惜这一个卑俗受难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常在我的内心里冲突着。这是怎样一种冲突啊,它长驻于我,永不消歇。 我同时亲近尼采和列夫。托尔斯泰。 对卡尔。马克思、日。杰。梅斯特尔①和克。列昂季耶夫②,我也一向评价甚高。 但就我个人而言,则更接近我所喜爱的雅各。波墨③,还有康德。 当专制政体凌辱我对个体人格尊严的看法,窒息我对自由和创造的热爱时,我奋起抗击,并取用极端的形式来传达这种抗击。 当社会不平等的庇护者无耻地庇护自己的特权,当资本主义压迫劳动群众,把人转换成物,我也同样起而拒之。 我否弃现代社会的全部根基。我认为,只有转向哲学家对世界的基本体认和重要观察,才能阐明哲学家世界观中那些复杂的内在动机。哲学认识的基础是具体的体验,不是概念的抽象组合,也不是讨论式的思想,这些仅仅是工具而已。当我转向哲学认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即对自身的体验时,我获得了重要的和基本的启示:拒斥世界的现实性,拒斥一切客 ①日。杰。梅斯特尔(1753—1821) :法国政论家、政治活动家、宗教哲学家。在历史哲学方面拥护宗教天命论。 ——译 注②克。列昂季耶夫(1831—1891) :俄国作家、政论家、文学评论家,后期斯拉夫派,崇尚拜占庭主义。 ——译 注③雅各。波墨(1575—1624) :德国早期的神秘主义者。黑格尔称他是“第一个德国哲尔家” ,认为他的哲学思想最具有真正的德国气派。 他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基督教的“三位一体”。 ——译 注 -- 35 人的奴役与自由5 体性,因为它们奴役人。另外,我还发现:精神的自由同世界必然性、暴力、调和主义之间不可调和。我在这里所陈述的这些,绝不指个人履历表上的那种事实,而是指哲学认识的事实和哲学道路的事实。这些一开始就取决于我的哲学的内在动力。即在我的哲学思想中,我始终确信:自由高于存在,精神高于自然,主体高于客体,个体人格高于共相-普遍的事物,爱高于法则。 确认个体人格至上,意味着确认形而上的质的不均等,各有差异,不可混置,意味着质对量的统治的拒斥。这种形而上的质的不均等次迥然异于社会的和阶级的不平等。自由缺少怜悯,就变成了魔鬼。人不仅应向上超升,出俗不染,也应向下观照,同情怜悯尘寰中的一切。在精神的与理性的道路上,我走过了一程又一程,个体人格是我最终所领悟到的真理。 |
第6章_人的奴役与自由在线阅读_[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92 t:219-4211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f4784 大小:8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