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宋

第722节

蔡京的神情充满了讥讽,“这两人的对策还要详细些。他们以为可在两浙、福建、广南东路用严刑峻法率先禁止铜钱、铁钱流通,既可控制汴京的乱局向当地扩散,又可将当地金、银、铜运回汴京,解决汴京的困局……”
        听到这里,司马光已是不由得叹了口气。在交钞信用几乎接近破产的情况下,宋廷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某个地方禁止铜钱?更不用说回收铜钱了。又是两个徒知大言,不晓实际的家伙……司马光刚想叫家人出去谢客,却听蔡京又说道:“不过,下官到有个想法……”
        “唔?”
        “若是相公以为交钞断不可废的话,下官建议相公出去见见这两人,而且要热情接纳,多加勉励,最好还要给他们升升官……”
        离开司马光府后,蔡京钻进马车,便不由得掩着嘴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户部度支郎中掌管着大宋全国的财赋收入、会计筹算、逐年用度审计等等事宜,既是个要职,也是个美职;而蔡京本人,又同时是石越和司马光面前的红人,这样的身份,在这个多事之秋的汴京城,自然
        会成为一个大忙人。
        交钞在短短的时间内,突然爆发出这么大的危机,这让所有的人都始料不及。但政事堂的相公、参政们的苦恼,在蔡京看来,却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这个国家平安无事,他再怎么样长袖善舞,再怎么样左右逢源,在石越和司马光们的主政之下,起码要再有二十年,他才
        有可能位至公卿。若要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就更需要机会。
      
        别人不会知道蔡京埋藏在心中的那种深深的羞辱感:他曾经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王安石拒之门外,曾经因为自称为蔡襄的族人而被人讥讽,他自觉才华过人,但却常常被蔡卞抢去一切的风头……在梦中,蔡京无数次梦到自己官做得比王安石更大,天下姓蔡的人都抢着想和自己
        联宗,蔡卞在自己面前低声下气,人人都要拍自己的马屁……
        要让美梦成真,就绝不满足于区区一个度支郎中。度支郎中固然是个美职,但这也只是他升迁的跳板。
        蔡京已经开始一步步地接近权力的核心。以前看起来还遥不可及的东西,现在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它的轮廓。不过这还不够,还要近一点
        ……
        度支郎中后是什么?少卿?甚至是侍郎、寺卿?
        如果他能帮助石越、司马光渡过眼前的困局,这绝不是幻想。而且,他也可以因此积攒下足够进入政事堂的政治资本!
        若能达成这一切,蔡京将不惜一切,就算让他再度在王安石面前卑躬屈膝,他也能受此胯下之辱。
      
        只不过,游走于石越与司马光之间,什么时候,都必须加倍的谨慎。
        蔡京当然清楚地知道自己必须站在那一边。他离不开富丽堂皇的马车,更离不开奢华的生活,像司马光那样朴素节俭,在蔡京看来无异于自我虐待——在他的马车里,有通透的琉璃灯罩,燃着掺有名贵香料的蜡烛,可以令整个车厢内,馥郁芬芳、亮如白昼——即使是明知道司马光不会喜欢他这种行为,他也无法抗拒这种生活的诱惑,这可比向王安石陪笑要难上一万倍。幸好,他也无须舍弃这种生活方式,至少他可以确信,石越对此并不在乎。而司马光的重视,更加可以提高他在石越心目中的地位。
        蔡京斜靠在车内的软榻上,喝了一口热汤,又打起精神,拿起一本《食货》,细细翻阅起来。
      
      新宋第三卷燕云第九章国须柱石扶丕构(六-上)
      
        琼林苑行宫,残雪消融。
        赵顼钳着一饼用沸汤浸泡过的老茶,在微火上小心的炙烤着,一面苦笑着:“朕如今也便如同在这火上烤一样……”他抬眼望着坐在下首的王安石,问道:“丞相,你和朕说句实话,如今究竟有没有好办法?”
        “陛下,臣与司马光、石越已经聚议过不下十次,臣等以为,如今之策,只得打落牙和血吞,无论如何,都须得将交钞坚持下去……”
        王安石的声音,能让人感觉到一种信任。但赵顼却无法骗自己,王安石的言外之意,无非是说他信任的三位宰相,都束手无策。
      
        “真的坚持得了么?若坚持不了又会怎样?”
        “陛下!”王安石迎视着赵顼的目光,沉声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赵顼幽幽叹着气,将炙干的茶交给李向安去碾碎,又对王安石道:“朕到今天,才知道原来过去这六七年,朕竟然是将今后四五年的钱全部花光了。”
        “臣相信石越能找到办法。”王安石平静的说道,“不过陛下要有心理准备,臣有预感,这麻烦还没到此为止,而要恢复元气,说不定要用上四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
        “丞相?”赵顼的声音中,有点疑惑。这有点不太象他认识的王安石了。
        “陛下,现在的政事堂,要的是各安其位。令三匹千里马拉一辆马车,若不能往一个方向跑,那还不如找三匹驽马跑得快。臣已经老了,再也做不得陛下的头马,臣能做的,是帮着这头马,希望它不要脱缰,不要跑错方向。”
        行宫之中,沉默了一小会。赵顼与王安石四目相交,君臣之间的默契,便在这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熙宁元年。
        “去,把六哥、七哥叫来。”赵顼向一个内侍吩咐了,又对王安石笑道:“丞相还没见过六哥、七哥,今日凑巧,正好见见。”一面似又不经意的问道:“丞相可知道白水潭想请苏颂做山长的事?”
      
        “臣微有所闻。”
        “自古以来,只听说过学而优则仕,独独自朕临朝以来,反倒是多有挂冠而去,宁可在学院教书,也不要朕的官职的。”赵顼言语中颇有几分怨气,“熙宁初年,朕为了变法,才特加优容,异议之士,既不愿为变法效力,那是人各有志,朕也不愿强求,便也容得他们在野讲学。但如今之事,却是朝廷小有斥责,便生怨怼,视朝廷法纪为何物?苏颂是因枉法才受斥责,白水潭却欲礼聘为山长,这是讥朕不知任贤么?”
        “白水潭多是书生腐儒,素来昧于大体,倒也未必是敢存此不敬之心。”即使桑充国成为了王安石的女婿,王安石与白水潭,也有太多的恩怨,他从来不对白水潭口出恶言,甚至也偶尔会有夸奖之语,但在心底里,这座大宋名声最响、规模最大的学院,从来都是王安石最疏远的地方之一。不过,他不会特意为白水潭说好话,却也不会放纵皇帝那敏感脆弱的自尊心。在赵顼面前,不管王安石用辞多么谦逊谨慎,骨子里却依然是一副老师的做派。“苏颂干犯国法是真,但若说他有多大的罪过,臣以为却未必然。白水潭重格物之学,苏颂学术文章,却有可取之处,于这冬官之技,又素有虚名,白水潭欲迎为山长,亦算不得奇怪。臣以为,陛下若以后还想用苏颂,那便依旧让苏颂去会州做知州;若陛下不想用苏颂了,不妨许他去白水潭——陛下还怕天下没人想当官么?”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925条记录; 当前722页/共925页   

[首页]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尾页]


第722节_新宋在线阅读_阿越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3 t:219-3770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d0b05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