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299 先搞定两个

森外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苏童只比格非大一岁,不过已经发表了《桑园留念》《1934年的逃亡》等,特别是《1934年的逃亡》让他在文坛上小有名气。
      
          他听了格非的话问沉思了下问道:“刘勇,你是不是接到方主编的亲笔信?”
      
          “是啊,我开始还不相信,我和方主编非亲非故,只不过见过一面。”格非说道。
      
          “你们曾经见过?”苏童有点惊讶。
      
          “对,那是83年年底,我还没毕业就在申城。”格非就把方明华来申城参加华东—西北地区部分中青年作家座谈会,自己找到方明华,将自己写的一篇交给他,结果被退回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其实到最后,那篇我还没有发表。”说到这里,格非有点不好意思。
      
          “那他对你怎么点评的?”
      
          “他说我有一定的才气,掌握一些意识流写作技巧,但是过于注重写作技巧,称之为炫技,让我看他写的那篇《西方现代派文学优势与局限》的论文,以后多加练习。”格非如实说道。
      
          “这就对了嘛方主编是认为你有才气,有潜力,将来能写出好的作品!”苏童说完突然压低声音:“刘勇,这次开会,好多都是名不见经传的,秦省叫那个叫高建群的你听说过没?”
      
          “没有,也没听说他发表过什么作品。”格非很诚实的摇摇头。
      
          “这不照样被邀请来了嘛?人家方主编看好你未来的潜力!”苏童笑着说道。
      
          这话,让格非既高兴又惶恐。
      
          两人正聊着,突然听到敲门声打开一看,门口站着方明华。
      
          “怎么,晚上不出去转转?”方明华笑着说道。
      
          “一会出去,方主编,请进。”两人急忙招呼。
      
          方明华进来一屁股坐在床上,和他们聊起会议住宿和伙食的事。
      
          “你们俩都是苏省人,不知道吃得惯吃不惯我们这的伙食?”方明华关心问道。
      
          “吃得惯,吃得惯,一点也不辣。”格非赶紧说道。
      
          这次会议伙食,方明华特地找了宾馆的厨师,说这次开会的作家来自天南地北,菜里少放点辣子味道清淡点。
      
          现在听格非说这话,他就说道:“喜欢就好,既然来了西京就多转转刘勇,你最近写什么文章了吗?”
      
          格非有点不好意思,说道:“我现在代课比较多,业余时间很少,不过我最近写了个短篇。”
      
          “哦?底稿带了吗?”
      
          “带来了。”
      
          格非从床头的黄挎包里拿出一叠文稿交给方明华,方明华认真看起来,连旁边的苏童也凑过来一起看。
      
          名字叫《追忆乌攸先生》。
      
          写的是知识分子乌攸先生被下放山村之后,虽满怀启蒙志愿,却最终死于非命的悲剧。
      
          “当两个穿着白色警服的中年男子和另一个穿着裙子的少女来到这個村子里时,人们才不情愿地想起乌攸先生。
      
          那个遥远的事情像姑娘的贞操被丢弃一样容易使人激动。既然人们的记忆通过这三个外乡人的介入而被唤醒,这个村子里的长辈会对任何一个企图再一次感受痛苦往事趣味的年轻人不断地重复说:
      
          时间叫人忘记一切。
      
          文章不长是一个短篇,让方明华惊讶的是竟然用先锋文学写作手法,却写了伤痕文学的内容,里,没有声泪俱下地控诉,也没有剑拔弩张的批判,背景是模糊的,情感是轻淡的,但看完却让人感觉触目惊心。
      
          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位21岁青年之手!
      
          “苏童,伱觉得怎么样?”方明华问旁边的苏童。
      
          “非常好!”苏童有些激动:“刘勇,你刚才还说没写过什么佳作,就这篇,叙事形式上竟然融合追忆体和侦探体的文体特征!简直让人想不到啊。”
      
          “说得对。”方明华毫不客气将将稿件攥在手里。
      
          “刘勇,这篇我们《延河》要了,就登在下一期上!稿酬嘛,就按照千字14元怎么样?”
      
          “好,好!”格非连忙回答道。
      
          “对了,你准备用本名发表,还是要起笔名?”方明华问道。
      
          “我有个笔名,叫格非。”
      
          “OK,那就以格非这个笔名发表。”方明华立刻决定。
      
          “刘勇。”
      
          “嗯?”
      
          “我们《延河》编辑部刚刚推出一项专门针对优秀年轻作家的投稿协议,稿酬、刊登速度、刊登版面都给予相当优惠,我私下把它叫做“大神约”你有没有兴趣签约?”
      
          方明华笑眯眯的。
      
          格非愣了一下,很爽快的答应。
      
          “好!”
      
          “那好,等明天,让我同事和协议范本送来,你仔细看看最后决定。”
      
          搞定格非,方明华又笑眯眯看着苏童。
      
          “苏编辑,你是《钟山》杂志社的编辑,一般是在你们社的杂志上发表吧?”
      
          “不是,方主编。”苏童摇摇头,实话实说:“我很少在《钟山》上发表,我们主编看不上我写的。”
      
          “哦那要不,你以后写的优先投稿给我们《延河》,我亲自审稿,签订“大神约”?
      
          苏童也答应了。
      
          方明华又和两人聊了会,这才告辞离开。
      
          他现在要去找余桦和莫岩,可惜敲了会房门没有动静,看来两人出去逛去了。
      
          余桦和莫岩此时两人就在宾馆院子里闲逛。
      
          唐城宾馆院子很大,还有小桥流水,很有点江南园林的风格,晚上吃完饭,好多入住的宾客都出来散步。
      
          不同于苏童和格非两人都是重点大学中文系毕业,余桦和莫岩两人都正儿八经没上过大学。
      
          余华高中毕业考大学落榜就去做了牙医,莫岩更惨,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干活,后来参军入伍,到八十年代除开始发表,被破格录取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在还未毕业。
      
          都经历过低层老百姓的生活,所以和苏童格非相比,两人少了些知识分子的书卷气多了点市井江湖味道,说话也挺投机。
      
          这不,两人边走边聊,并没有聊什么文学,余华正绘声绘色向莫岩说着自己的故事。
      
          莫岩虽然名叫“莫言”(真名叫管谟业),其实话挺多的。
      
          “余桦,给你讲个故事啊,是我上小学时候的事。”
      
          “好,你说。”余桦立刻来了兴趣。
      
          (本章完)
      
          

喜欢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返回目录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首章]  [尾章] 300章/共923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调用缓存:472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