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529 汪国真来了:《年轻的潮》

森外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第二天方明华就乘坐火车返回西京。
      
          回家洗完澡,宋棠棠下班回来后,方明华就给她了说蓉城之行。
      
          听到方明华说见到尚中敏等人的近况,听到一个个都远离诗歌,也不禁感慨。
      
          诗歌,真的是衰落了。
      
          “哎,明华,谈到诗歌这事,红军还找你呢。”宋棠棠突然说道。
      
          “红军从海南回来了?他找我啥事?”方明华感到有些奇怪。
      
          “还是汪国真的诗,明天你跟我去一趟公司,让他慢慢跟你说。”
      
          “好吧。”
      
          第二天早上,夫妻俩吃完早餐,方明华就坐宋棠棠的车来到端履门十字路口附近的盛世集团。
      
          方明华好久没来公司,现在的规模以前大了好几倍,四层楼房三层已经被公司租用,跟在宋棠棠后面进了公司,来往的员工都很恭敬的“宋总、宋总”叫个不停,有些人好奇看着跟在后面的方明华。
      
          女的都是OL套裙,男的都是西装领带。
      
          集团总部设在三楼,方明华在挂着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办公室见到赵红军。
      
          这家伙,一段时间不见,怎么又胖了许多,更加黑了。
      
          赵红军看见他们夫妻俩进来,立刻吩咐女秘书给倒水。
      
          女秘书当然不是怀了孕被赵红军在海南金屋藏娇的刘雪,而是重新招聘的一个。
      
          方明华看了一眼,也年轻,不过没刘雪漂亮,姿色只能算是中等。
      
          “到底啥事?”方明华坐在沙发上问道。
      
          “看看这個。”赵红军从抽屉里取出一本书递给方明华。
      
          汪国真的诗集:《年轻的潮》!
      
          哎呦
      
          这好像是汪国真的第一本诗集吧?
      
          方明华翻了翻诗集目录
      
          《跨越自己》《真想》《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热爱生命》.
      
          果然就是!
      
          封底没有书号、出版社,看样子还是没有出版的校样稿。
      
          他顿时明白赵红军的意思。
      
          “盛世图书准备出版?”方明华将诗集还给对方,问道。
      
          “对,这是舒斌通过朋友找来的,准备出版,可公司内部反对的人特别多,包括负责业务的副总戴佳利,极力反对。”赵红军解释道。
      
          方明华当然知道戴佳利,燕京外院毕业的姑娘,年纪轻轻就闯南海。
      
          “他们反对的原因?”
      
          “说这不叫诗,纯粹就是“格言体”、“警句集成”、“心灵鸡汤”。”
      
          哦.
      
          方明华听了笑道:“如果是《收获》《当代》之类的出版社,这个理由还可以成立,可盛世图书出版过武侠言情、雪米莉系列,出版这个也没什么吧?”
      
          “问题是,雪米莉系列虽然没什么文学价值,但商业价值非常高,光一本《女带家》卖出了300万本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这还不包括那些可恶的盗版。”坐在旁边沙发上的宋棠棠插话进来。
      
          “可是汪国真的这部诗集文学水平不算高,如果商业价值再不高就没有出版的价值,戴佳利主要担心的还是这本诗集的商业价值,担心出版了卖不出去。”
      
          原来如此。
      
          “那舒斌就不担心这个问题?”方明华又问道。
      
          “舒斌认为这本诗集是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的,基于以下原因:”赵红军的思路也非常清楚:
      
          “最近这两年,朦胧诗明显已经衰败,但第三代诗人诸如韩东、于坚、徐敬亚过于口语化、粗俗、痞话,引起许多读者不适,而汪国真则以浅显易懂、简单直白、具有积极向上的诗歌风格,恰好迎合了当前读者需求。”
      
          “而且根据调查,汪国真的诗歌已经开始在燕京、粤省等高校流行,所以他认为,现在出版这部诗集正是时候。”
      
          方明华听了心里暗赞。
      
          这个舒斌眼光确实独到。
      
          正如刚才赵红军那番话,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诗坛被称为“真空时代”,文学与体制的互相制约,早期“诗歌狂潮”给读者引起的兴奋和快感大大减弱。
      
          而汪国真则以浅显易懂、简单直白、正能量的诗歌风格突出重围,成功捡了诗坛时代真空的便宜。
      
          在历史上,也就是这本看上去文学价值不算高的《年轻的潮》先后印刷售出六十万本,超过了当代任何一本诗集!
      
          想到这里,方明华笑道:“舒斌是盛世图书总经理,他自己可以决定,干嘛还要征求我的意见?”
      
          “盛世集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内事不决可问明华。”赵红军表情严肃。
      
          “那外事呢?”
      
          “外事不决也问明华。”
      
          方明华听了忍不住笑起来:“得得.别一本正经的给我戴高帽。”
      
          “嘿嘿,开个玩笑嘛,明华,你对此事到底是什么态度?”赵红军也笑起来。
      
          “我觉得舒斌挺有眼光的,如果我是《延河》的主编,我或许不会刊登这上面的诗,但我如果是盛世图书的老板,我会出版。”
      
          “OK,那我就现在就给舒斌打电话。”赵红军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刚准备拨号码,却被方明华拦住。
      
          “等等,这本诗集盛世图书准备印多少本?”
      
          “我听说舒斌说,第一次准备印15万册左右,看看市场反响如何,再进行第二次印刷。”赵红军回答道。
      
          方明华听了摇摇头:
      
          “别第一次第二次,等这本书火了再印刷,黄花菜都凉了!现在的盗版速度你们也知道,那比正版速度快多了。”
      
          “那你的意思?”
      
          “干脆一次印上50万本!”
      
          一本诗集印50万本?!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毕竟这是诗歌,不是通俗。
      
          赵红军愣了下,大笑道:“好,50本就50万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给舒斌说。”
      
          此时的舒斌正在海口自己的办公室焦急等待着赵红军的电话。
      
          这本汪国真的诗集,是他截胡得来的。
      
          是他前不久去燕京偶然机会通过一个朋友认识时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汪国真。
      
          此时的汪国真已经小有名气,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
      
          而这本《年轻的潮》诗集本来是交给燕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舒斌看到之后立刻洞察到后面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请汪国真交给盛世图书出版。
      
          为了尽快让汪国真同意,舒斌使出自己的杀手锏——版税!
      
          不给你稿酬而是给你版税!6%的版税!
      
          在这个大部分出版社还是给作家稿酬的年代,这一招是无往而不利,汪国真立刻答应。
      
          从燕京回来,舒斌立刻让公司有关部门开始校对、排版,争取早日出版,可没想到公司里许多人强烈反对。
      
          不得已,舒斌这才让正在海口的赵红军将诗集带回西京,他知道,盛世集团背后有一位隐藏的大佬。
      
          (本章完)
      
          

喜欢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返回目录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首章]  [尾章] 530章/共923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75185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