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644 官场反腐文学作品

森外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方明华坐火车回到西京已经是第二天晚上。
      
          他也没让宋棠棠去火车站接他,直接打了个的士回家,刚刚开院门进了小院,就听到一个小姑娘的声音。
      
          “爸爸回来啦”
      
          紧接着从客厅里跑出来两个小孩向他扑过来。
      
          “乖”
      
          方明华放下行李包,弯腰抱起了跑在前面的女儿。
      
          儿子就算啦。
      
          孩子长大了,没法一次抱俩。
      
          这时候保姆李小琴也出来,很殷勤叫了声大哥帮他提行李,方明华就一手抱着女儿,一手牵着儿子进了客厅。
      
          “爸爸,你这次出差给我们带礼物没?”女儿迫不及待问道。
      
          “我怎么会忘记给两个宝贝买礼物?”方明华笑着放下女儿,从旅行包里拿出一个包装好的精美芭比娃娃递给蕊蕊。
      
          “谢谢爸爸!”小姑娘很开心的拆起来。
      
          “爸爸,我的呢?”儿子赶紧问道。
      
          “当然不会少你的。”方明华从旅行包又拿出一本书,朝着儿子扬了扬。
      
          “看,这是什么?!”
      
          “哇宇宙英雄·奥特曼!”.儿子尖叫了声。
      
          立刻拿过去,兴致勃勃翻起来。
      
          就在今年(1993年)元月,申城电视台播出了日本动画《宇宙英雄·奥特曼》,一经播出,迅速俘获了申城小孩子的心,带动了奥特曼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波热潮。
      
          与奥特曼有关的卡片也遍布学校周边的小卖部。每周三、周六傍晚五点多,许多小朋友都会端着板凳,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来自日本的超级英雄变身。
      
          正在往申城搬迁的盛世图书公司发现这个现象,立刻和制作方日本圆谷公司联系,购得了这部动画片的漫画版权,发行全国。
      
          而方明华就是给儿子买的这套书其中的一本。
      
          安抚了好里两个娃,方明华脱下外套,换上棉拖鞋,又问保姆:“棠棠呢?还没下班?”
      
          “大姐在楼上忙工作呢。”
      
          正说着,穿着棉睡衣的宋棠棠从楼梯上走下来,招呼道。
      
          “明华,回来啦?这次出差怎么样?”
      
          “还可以吧,见到余桦、王安依几个朋友,开了三天会又和余桦在南京城逛了三天。”
      
          “我看《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你们这次研讨会的新闻,说你在会上提出了“新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宋棠棠坐在方明华身边说道。
      
          “对。”方明华就把会议内容简单说了一遍。
      
          “那明华,你准备再写一本新现实?”宋棠棠又问道。
      
          “是这这么打算,最近也闲着没事。”
      
          “类似于《钢的琴》这样反映企业改革的?”
      
          方明华摇摇头。
      
          “不,这次,我想写一本官场的,具体来说应该是官场反腐。”
      
          “啊?你写这个?好像还没有人写过。”宋棠棠有点惊讶。
      
          “不是吧?去年刘振云就写过个中篇叫《官场》,发表在《延河》上。”方明华回答道。
      
          他说的没错。
      
          刘振云一改往日以小人物为主的新写实,在《延河》上发表了一个中篇《官场》,将笔锋触角深入到官场。
      
          讲的是在某地,区里要在老金、老丛、老周,老胡等7,8个县wei书记中提拔一位当区副专员,这7,8个老朋友被安排住在一个屋里时的个人心理活动,并最终以老金当选区副专员为线索引发一系列官场中人情世故的故事。
      
          这个中篇在刘振云的作品里远不如《塔埔》、《一地鸡毛》、《一句顶一万句》等出名,却开创了内地当代官场之先河。
      
          听到方明华说这个,宋棠棠神色有些忧虑:“明华,这种,尺度可不好把握,搞不好就像你去年写的那篇报告文学,写好却没法公开发表。”
      
          “这个你放心,我认真考虑过会把握好尺寸的,毕竟不是报告文学,虚构的嘛。”
      
          “那好,我给你去泡杯茶。”
      
          宋棠棠站了起来。
      
          方明华在回来的火车上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
      
          在即将流行的“新现实”里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腐。
      
          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到千禧年特别流行。
      
          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沧浪之水》李佩甫的《羊的门》陆天明的《大雪无痕》等,当然还有周梅森的系列反腐作品:《人间正道》《至高利益》《绝对权力》等。
      
          不过,现在的周梅森已经弃文经商,去下海炒房了。
      
          他找到了山东的作家矫健,带着所有的稿费所得十三万块钱,一起去了粤省淡水大亚湾,不过最后是亏本灰溜溜收场,又干起自己的老本行——写书。
      
          后来,他自己调侃这段经历:“人家王石盖房子盖出来一个万科,我们盖房子盖的是个鸡窝。”
      
          有评论者将他此举解读为,“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中心化对80年代的文学中心挤兑的结果”。
      
          现在周梅森还在那里折腾瞎折腾的他的房子呢。
      
          周梅森最火的一部就是《人民的名义》,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虽然只播放了一遍,但网上的热度不减。
      
          虽然故事背景发生在2010年代,但放到现在九十年代也不违和。
      
          而且方明华更不用担心能否出版,这个时代社会环境更要宽松些。
      
          就写他了。
      
          第二天早上,宋棠棠起床去上班,顺便把两个娃捎到学校去,大冬天这么冷,有时候还刮风下雪,大清早天还没亮让孩子走路去上学确实于心不忍。
      
          早上宋棠棠送去,中午方明华有时间就接回来,下午上学就不用管。
      
          媳妇和孩子走不久,方明华也起床洗漱,虽然请了保姆,但他还是喜欢每天早上慢悠悠到朝阳门外的老孙家店里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浑身顿时暖和许多。
      
          回来以后,方明华上二楼进书房,泡上一杯茶,打开电脑就准备写作。
      
          《人民的名义》故事发生背景是2010年后,自然有些官职名称、部门、中出现的物件甚至某些情节都要改动,符合九十年代现在的社会环境。
      
          但这并不是难点,难点在于,电视剧虽然很火爆,原著也非常畅销,据说卖了150多万本,这在2010年代实体式微,简直不可想象。
      
          但如果站在文学价值上看,这本算不上经典。




返回目录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首章]  [尾章] 645章/共923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c66e1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