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873 《三剑楼随笔》

森外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方明华爽朗一笑:“是的,主要是和一些文学爱好者,大家一块读读书,共度快乐时光。”
      
          听到方明华说这话,那个叫王玮的演员插话进来:“方主席,真有这样的文学沙龙?那你讲过查老先生的吗?”
      
          方明华很坦诚说了句:“没有。”
      
          “你怎么不讲查先生的呢?这可被称为金学”。王玮的语气中还带着一丝责备。
      
          方明华还没回话,金涌却说道:“什么金学?人家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称之为红学,我写的虽然多,但哪一本能和《红楼梦》相比?纯粹是高攀专研红楼梦的红学之嫌,以后莫要提了。”
      
          王玮拍马屁没拍好拍到马腿上,在场气氛顿时有点尴尬。
      
          这时候方明华说道:“查先生的文学作品可不仅仅限于十四本武侠。”
      
          说到这里,方明华喝了口茶又看着金涌:“查先生,你和陈文、陈凡两位先生合著一本随笔叫《三剑楼随笔》,非常有意思,有时间我想给读者们讲讲。”
      
          陈文统就是大名鼎鼎的梁羽生,陈凡则是香江《大公报》副总编辑,也是著名的武侠作家,号称“百剑堂主。”
      
          五十年代,香江《大公报》的三位青年编辑查良镛(金庸)、陈文统(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同写武侠,人称文坛三剑客。
      
          1956年,他们突发奇想:在《大公报》副刊上开设专栏《三剑楼随笔》,三人合写,每人每日一篇,
      
          内容包括谈文史掌故、名人逸事,或评琴棋书画、诗词联谜,或论神话武侠、剧影歌舞,总之,古今中外,无所不谈,而篇篇自成格局每多神来之笔。
      
          在97年,学林出版社选其精华部分,汇总一本散文集《三剑楼随笔》出版。
      
          金涌听方明华提起这事心里很高兴。
      
          现在大家谈起自己的作品,都是那十四本武侠,其实自己还写了许多剧本、随笔和散文集,其中就有这本《三剑楼随笔》。
      
          “真的?那就多谢方先生讲解。”金涌笑道,还随手抱拳作礼。
      
          方明华随着也回礼,大家哈哈大笑。
      
          于是两人就谈起那本散文集,里面也有一些江湖故事:
      
          傅青主不“武”而“侠”
      
          云鬟玉腿马师曾
      
          风雷巨笔话“南乔”
      
          两人聊的津津有味。
      
          “华山论剑”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然后才结束下山。
      
          下了华山,华阴有关领导早已经在华山脚下一家酒店等候,准备了丰盛的晚宴,宴请金涌一行人。
      
          大家自然是觥筹交错。一片祥和。
      
          吃完饭后,金涌等人就准备返回西京,这时候刘书记却说道:“查先生,您在书法上很有造诣,能否在这里留下墨宝?”
      
          金涌听了哈哈大笑:“我已经在在华山北峰上写下“华山论剑”几个大字,不能让我一个人专美。”
      
          说到这里,金涌又瞅着方明华:“方先生,听说你在书法上很有造诣,这次你来得如何?”
      
          方明华赶忙推脱。
      
          刘书记一看这次金涌是不打算再动笔,立刻对着方明华笑道:“方主席,我可听闻你的书法学习的是欧阳询,楷书和行书都形神兼备,这次就请你露一手。”
      
          方明华推辞不过,只好答应。
      
          大家移步到隔壁一个房间,里面早就摆好笔墨纸砚,方明华仔细看了看,竟然是湖笔、徽墨、宣纸、歙砚,都是上等家砚。
      
          既然如此,方明华也不客气,边研磨边思考,过了下,提起笔沾磨,在雪白的宣纸上一气呵成。
      
          剑舞华山巅,
      
          论道世间英雄。
      
          最后写上农历年月日,落款自己的名字。
      
          “好字!”金涌带头鼓掌起来。
      
          方明华嘴上谦虚,心里也有点小得意。
      
          这喝了点酒,写字感觉就是不错。
      
          从华山坐火车回到西京,方明华回到家已经是傍晚,宋棠棠也跟着一起回家,一进家门就说道:
      
          “那个王玮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看是故意的!”
      
          方明华听了呵呵笑道:“这个世界最不缺少的就是马屁精,不必理会。”
      
          “那不行,他拍金老爷子的马屁我不管,但不能故意给你难堪!哼!那个王玮,以后盛世影视投资制做的任何一部影视剧都没他的份!还有,主演的电影想在盛世影视院线上映?没门!”
      
          呵?
      
          这就开始封杀了?
      
          “好啦好啦,别生气,不值得。”方明华安慰媳妇。
      
          在华山北峰的“华山论剑”做成一期节目在秦省电视台播出,不过里面已经没有王玮的所有镜头。
      
          这个活动已经结束,方明华也已经办好去美国的签证,可是不巧的是,一场非典席卷大半个中国,方明华逼迫推迟出国。
      
          整个西京城,所有的网吧、电影院、KTV等娱乐场所全部关门,最后是餐饮业,原本热闹的西京城变得冷清起来,不过人员还是可以自由上街出入。
      
          宋棠棠忧心忡忡。
      
          她担心倒不是病毒,而是电影院关门,这可对盛世影业在内的影视业沉重的打击。
      
          方明华心里坦然。
      
          这和20年后那一场疫情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于是就安慰媳妇,让她别着急,疫情很快就要过去。
      
          “趁这段时间,你在家好好休息休息。”方明华心疼媳妇:“还有,咱们个人捐些款,也算给国家尽一份力。”
      
          宋棠棠点点头:“我和红军商量下,以盛世集团的名义也捐些。”
      
          很快,盛世集团宣告为从此抗击非典捐资5000万人民币,同时,方明华夫妇个人捐款2000万人民币。
      
          这段时间,学校和各企业单位基本放假,方明华一家三口基本上每天都呆在家。
      
          夫妻俩每天读书、上网,舞花弄草,欣赏三楼的国画,特别是宋棠棠,难得度过一段闲暇时光。
      
          当然还有和远在美国的李丽母女以及女儿方蕊网上通讯,李丽对西京的情况非常担心。
      
          除了方明华还有她的父母。
      
          方明华却安慰她说没事,虽然疫情来势汹汹,但很快就会过去。
      
          七月初,非典基本结束,,整个西京城又开始活跃起来。
      
          方明华着手准备出国事宜,结果又被白苗拦住:“明华,别急着出国啊,参加完世界华语文学大奖颁奖典礼再走,最起码,去颁个奖吧?”




返回目录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首章]  [尾章] 874章/共923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c2967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