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441章 宝藏在哪里

雨过阳光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这枚玉玺的确非同寻常。它不仅是一件象征皇权的宝物,更是承载了千年的历史与传承。
      
          据史书记载,这枚玉玺最早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天启’时期。”王爷也走过来一起看着桌上的玉玺。
      
          的确比大魏现用的玉玺威严大气得多。
      
          大魏的玉玺,当时雕刻的工匠技术应该不如前朝这个,又或者太仓促。
      
          当时大魏的建立本就有些匆忙,天下一分为三,每天都在为疆土的争夺而战争不断。
      
          皇上听了王爷的话,认同地点点头。
      
          天启王朝是这片土地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虽然早已灭亡,但其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后人称颂。
      
          “天启开国皇帝在统一天下后,命当时的能工巧匠用一块难得的精玉为材料,雕刻了这枚玉玺。
      
          传说发现这块玉的人,当时看到此玉的下面是一滩玉精,可见其珍贵程度。
      
          天启灭亡后,这枚玉玺被后来的大梁所得,大梁的开国皇帝认为这是天意,便继续沿用此玉玺,以示继承天启的正统。”
      
          皇上也补充后来的历史。
      
          一边讲一边忍不住伸手轻轻抚摸玉玺上的纹路,感受那千年的历史在指尖流淌。
      
          “后来大梁也没能坐多久江山就起了乱子,被前朝独孤氏所灭,建立了大晋。
      
          大晋的开国皇帝同样认为这是天命所归,便继续沿用此玉玺。
      
          直到大晋末年,天下大乱,玉玺被最后的皇帝摔碎,现在才知,原来是不知所踪,摔碎的是假的。没想到,竟在荣王府的先祖王妃的祖母手中。
      
          这枚玉玺已经传承了三朝,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完好无损。真是天意啊!它见证了三个朝代的兴衰,承载了无数帝王的梦想与荣光。”
      
          皇上继续讲历史。
      
          这是讲给不懂历史的余元筝听。
      
          ”那皇上的意思是,想用这个玉玺?“王爷问道,他看皇上看着玉玺久久不错眼,那爱不释手的样子,一眼就看出来。
      
          “这枚玉玺的确不错,但它毕竟是前朝之物。我大魏自有天命,无需借助前朝的遗物来证明什么。这枚玉玺,就让它继续作为历史的见证,好好保存吧。”皇上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王爷听了,眼睛一挑,不受诱惑?
      
          “皇上英明。既如此,这枚玉玺完成它最后的使命后,就放在宫中保管吧。作为历史的见证,供皇室后人瞻仰与铭记即可。”
      
          皇上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玉玺上,自己动手又把它收回小箱子里。
      
          然后才看那寒玉盒子。
      
          上官子棋主动拿出来,打开给皇上看。
      
          可惜什么也看不到,只是一张薄薄的羊皮纸。
      
          王爷这才把他们父子描在纸上的图从怀里拿出来。
      
          皇上这才想起,金叶子上写了,羊皮纸要放在热水里才能看到。
      
          当图纸展开,几人都围着看。
      
          可是都没看出是哪里。
      
          当时三国成立,各国为了自己的统治,消除百姓对前朝的留念和记忆,把很多城市和山名都改了。
      
          一百多年过去,变化更大。
      
          导致他们一时根本看不出宝藏具体在哪里。
      
          王爷父子早就看过了,也没看出来。
      
          余元筝更看不出来。
      
          结果几人面面相觑。
      
          “皇上,您也看不出来在哪里吗?”余元筝以为皇上博学多才,能看出来。
      
          自家的父子俩都是武将,在学问上肯定差了很远。
      
          皇上没有回答余元珍的问题,而是去多宝阁里取来一张折叠好的大魏舆图展开。
      
          大家又围着舆图和上官子棋誊抄下来的藏宝图进行比对。
      
          可是比对了半天还是没有半点蛛丝马迹。
      
          “皇上,这宝藏好像不在大魏。”余元筝认认真真地比对了每一个角落也没发现有相似之处,得出结论。
      
          几人都抬起头看她。
      
          “你们呢?”皇上扫了王爷和上官子棋一眼。
      
          “臣也没看出来。”父子同时答道。
      
          父子俩昨天就对着大魏舆图看过了。
      
          “皇上,有没有前朝的舆图?”余元筝问。
      
          “没有,我大魏处东南面,前朝当时的都城在沧澜地界。
      
          一般有舆图的人家很少,主要是皇宫和都城的一些高官武将之家。
      
          而一般平民百姓手里根本不可能有舆图。”皇上解释道。
      
          言外之意是,大魏没能保存下一张完整的前朝舆图。
      
          “那,目前的南蜀和沧澜的舆图有没有?”余筝又问。
      
          “这个有。”皇上又去拿了另两国的舆图来。
      
          做得比较大,桌上放不下。
      
          上官子棋动手把三张都铺到地上,还按三国的地理位置摆好。
      
          而这个时期的舆图只是一个大概,而且还不准。
      
          和后世的比,差得太远。
      
          而且还是平面图,没有把地势高低用不同颜色描绘。
      
          看得余元筝一个头两个大。
      
          虽然标注得还算清晰,但她实在不熟悉这些地名。
      
          上官子棋目光专注地看着,又把他誊抄的放到不同位置进行比对。
      
          还真让他发现点苗头。
      
          ”皇上,龙脉之源,天地之秘,这句话是不是预示着,宝藏就藏在龙脉所在地。
      
          而龙脉正是皇室最喜欢用于做皇陵的地方。
      
          而前朝的皇陵正好在这里。“上官子棋食指压在沧澜国舆图靠近大魏的一个地方。
      
          几人都把目光盯在他手指的地方。
      
          再对比他手里的藏宝图,有几座山的位置还真的很像。
      
          ”咦,这不正是沧澜划给我,作为封地的奉绒城吗?“余元筝喜道。
      
          她看到了标注的地名,去年这个城就划入了大魏版图,她都没空去看看。
      
          只是皇上派了个知府和几个县令过去主持政务,到现在她还没收到过封地的孝敬呢。
      
          “没错。这里正是前朝的陪都所在地。离前朝的都城只有两百里地左右。正是前朝皇陵所在之地。”上官子棋解释。
      
          “哦,原来沧澜划了个风水宝地给我。真不错。”余元筝听了,开心地笑道。
      
          “哈哈,我大魏的福星,运气就是好。”皇上也大笑着道,“不过这风水是变化的,所谓风水轮流转就是这个道理。
      
          那时前朝的气运已经被前朝消耗殆尽,所以此地后来已不再是风水宝地,但现在这么多年过去,或许又流转回来了。”
      
          “皇上说的是。”余元筝喜欢听这话。
      
          几人又认真对比着看了一会儿,几人都觉得在奉绒城的可能性很大。
      
          但具体在哪个位置,还得去到奉绒城看过才能确实。
      
          “皇上,您打算怎么安排此事?”王爷问道。




返回目录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首章]  [尾章] 441章/共529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c6e0e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