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将北伐进行到底(72章/625章)

第七十二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

陈恶禅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帅帐在这片校场的正中央,左右则是他的亲卫营帐,代表着忠义军的大旗竖在帐前。几名统领的营帐并不在周边,而是四散在校场两侧,与各自部下在一起,这是正经的行军扎营之法,保证了即便营寨遭遇突袭,也可以迅速发动反击。
      
          张白鱼一边走一边四顾,突然心中有所动,思绪又纷乱起来。
      
          总结起来就是,这次破城前,通读史书并且经历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张四郎已经有所准备,手下军士说不得要烧杀抢掠一番,将朐山县搞成人间地狱。
      
          军旅生活十分压抑,尤其对于普通士卒来说更是如此,十七禁律五十四斩挂在头上,甚至在夜间都不能说话。更别说还有不讲究的将领克扣军饷口粮,长此以往,人人都需要发泄。
      
          屠城就是最好,也是最便宜的发泄方法。
      
          而破城的那一刻,军队往往就会立即失控,进入杀红眼的野兽状态。
      
          到了那种时候,操守再高的将领也无法控制野兽。
      
          但是朐山县只是在最初的骚乱时有所死伤,之后乱象竟然迅速平复。
      
          原本张白鱼还觉得这是因为忠义军与东平军规模尚小,控制简单,可此时见到忠义军的营帐规制,觉得是他把事情想简单了。
      
          这不是简单的操守问题,而是能力问题。
      
          所以天下数百年,只有一支岳家军。
      
          原因不只是岳飞的操守更高,而是因为岳飞有能力让麾下众军人人能遵守他的操守!
      
          现在看来,魏胜父子也有这个能力。
      
          然而自家父亲呢?张四郎不由得隐隐有些担忧。
      
          张荣与一众东平军将领直接扔下军队宿在王宅,看起来似乎没有出乱子,但那是基于东平军大部分是水军,宿在船上的缘故。
      
          但东平军不能一辈子在船上啊!
      
          那不成水匪了吗?!
      
          这么想着,张白鱼已经来到帅帐前。
      
          魏胜帅帐正门帷幕是打开的,虽然普通士卒无事不得靠近,但是远远一看就能望到主帅在做什么,就足以安士卒之心了。
      
          而帐前已经有十数名统领、正将一级的军官坐着马扎等候了。
      
          张白鱼环视片刻,找到了相熟之人凑了过去:“张叔,怎么回事?”
      
          张青正摩挲着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被吓了一跳,回头见是张白鱼,刚想张嘴说话,就听见帐中争执声再次响起,连忙示意对方仔细听。
      
          “大郎,你有些过于任性了。”帐中首先传出来的是魏胜的言语,他的声音中充满疲惫,却还是有隐藏不住的怒意,“国家公器在你眼中算是什么?可以随意处置的敝履吗?”
      
          随即,刘淮反驳之声也立即响起:“父亲,你说你不当这个海州知州,不当忠义大军都统制。那好,我可以当统领,当一辈子统领都可以,甚至这个统领都不当,在父亲身边当一员护卫都可以。”
      
          “可帐外的诸位统领、队将、正将他们怎么办?父亲你不当都统制,他们顶天就能当个统领,连独领一军的资格都没有。他们难道也心甘情愿的当一辈子低级军官吗?扩军之后军队架构又该怎么设计?难道让正将统率五百人吗?”
      
          刘淮的声音又变得有些气急败坏:“还有海州知州,父亲,你不当这海州知州,如何建立行政?建立不了行政,如何统合州县?别的不说,只说征发民夫,收取税赋这等大事,难道让军队拿着刀去做吗?”
      
          “而若是连一州一县的民力都无法统合,咱们北伐救再多的人,到最后金军正军一来,全都得死。石七朗、李秀,那个叫徐二丫的丫头片子,还有她抱着的成阿大,他们今日投靠之心有多坚定,来日就会死得有多惨。”
      
          帐中片刻宁静,而在帐外,张白鱼已经大气也不敢出了。
      
          他心中有些异样,现在的情况似乎是刘淮想让魏胜当都统制和知州,而魏胜却不想当。
      
          说实在的,张白鱼不明白刘淮为什么如此急促,也不明白魏胜为什么要拒绝。
      
          两人似乎都有些道理,却又似乎都没道理。
      
          帅帐之内,魏胜揉了揉额头,闭目良久才说道:“大郎,为父需要上报朝廷,万万不可擅作主张。”
      
          刘淮几乎以一种崩溃的神情望着自家义父,心思千回百转后只有一个念头:为什么原本历史中,魏胜顺滑的就给自己封了官,成了权知州事,而如今却如此优柔寡断?
      
          到底是因为张荣也参与北伐,使得北伐军力量变得壮大?还是因为在原本的时空中,魏胜最为勇壮的义子早早死亡,使他产生紧迫感?这些刘淮都不得而知了。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魏胜上报宋庭后,朝廷中的衮衮诸公根本没搭理他,后来的形势变化迫使他不得不权宜从事。
      
          可如今刘淮熟知历史,哪里会让魏胜浪费大好时机?
      
          历史上,因为完颜亮马上就要南征,军队都已经动员的差不多了。所以魏胜刚刚占领海州,金军就直接开来正军镇压了,
      
          这也导致了接下来几年各路金军都会轮番来打,忠义军一点喘息机会都不会有。
      
          可关键在于,魏胜是不知道这种事情的。他等待北伐的机会,已经等了二十年了,他有足够耐心继续按部就班做事。
      
          然而对刘淮来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许多事早一日干,没准就会在战略上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父亲。”刘淮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出言:“我就不说您有没有渠道直达天听,也不说朝廷会不会把咱们当一回事,更不说信使一来一回需要多长时间,会不会浪费大好战机,我就问一件事。”
      
          说着,刘淮直视魏胜的双眼,诚恳说道:“父亲,若是咱们的奏章递上去,官家亲笔批阅,却让咱们班师南返该如何是好?”
      
          魏胜扶着额头:“大郎,你为何如此想我大宋中枢,太偏激了。”
      
          “因为岳飞,因为韩世忠,因为十二道金牌,因为过去二十年来,官家就是将北地千千万万汉人扔到女真人的马蹄下等死了!父亲,您让我如何相信朝廷?”刘淮诚恳回答。
      
          魏胜默然片刻,还是强自反驳:“秦老狗那贼厮已经死了,朝堂之上,必然是众正盈朝。”
      
          刘淮真的懒得跟魏胜再争论这些问题,他干脆将话题进一步摆开:“父亲,都统制与知州的官位并不是什么荣耀,而是责任,是重担。这重担并不是说您不抗就不存在了。您不抗别人就得抗。扛不住,天塌下来,全都得死。”
      
          说着,刘淮站起身来,拍着胸口说道:“父亲,您觉得我的身板如何?能抗住吗?”
      
          这句话已经有了兵谏夺权的嫌疑了,可魏胜与刘淮都没有在意,不只是因为两人互相信任,更是因为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刘淮都还差得远。
      
          这副担子,除了魏胜,谁也扛不动!
      
          魏胜张了张嘴,发出一声长叹,又是沉默不语。
      
          刘淮继续说道:“父亲,您若是确实举棋不定,那孩儿有一个办法,让队将以上的将领,外加石七朗、李秀、陆先生他们都进帐,举手作表如何?只要有三分之二人同意,此事就算通过,若不到三分之二,则此事作罢。如何?”
      
          魏胜捻须片刻,缓缓点头。




返回目录

[69]   [70]   [71]   72   [73]   [74]   [75]  

[首章]  [尾章] 72章/共625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95bff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