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078章 环保这张牌,我们也可以打

十月廿二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果然,正如杜义山所猜测的那样。
      
          常浩南几乎是紧接着就宣布了,为AE1500争取EASA和FAA适航认证的长远目标。
      
          如果说,会议刚开始的时候,他是凭借自己的成绩引发全场沉默。
      
          那现在,就是用野心带来了一片哗然。
      
          华夏确实在1997年和1998年分别与欧盟和美国实现了适航互认。
      
          这也是SeA650和猎鹰8Z能毫无障碍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原因。
      
          包括新舟60,也凭着安静性和低成本,在短途航空领域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不仅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进入了几个中欧和东欧国家的航空市场。
      
          甚至图334,都凭借着换皮C808这一擦边路子卖出去了几十架。
      
          客观上拉了濒临破产的图波列夫一把。
      
          但C909/图214就没能获得欧美的适航认证。
      
          目前仍然只有两个生产国,以及个别受西方制裁的用户在使用。
      
          毕竟,以上那些,都是有着严格限制的。
      
          起飞重量不大于50吨,最大载员不超过100座。
      
          也就是支线飞机和公务机,以及相应的配套子系统。
      
          这部分市场搁在整个航空产业里本就不占主流。
      
          就这,还是常浩南抓住了当年欧美相争的一个关键节点,才险之又险地勉强拿下。
      
          但AE1500,可完全是另一回事。
      
          11.5-14.5吨的推力范围。
      
          任谁都知道这瞄准干线客机设计的。
      
          而且,还是波音737/空客A320这一级别的干线客机——
      
          虽然体量上不如波音747或者空客A380这样的巨无霸那样耀眼。
      
          但从产量占比来看,却属于航空运输业的绝对中坚。
      
          也是波音和空客两大航空企业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虽说华夏现在还没有公布这一级别客机的研发计划。
      
          可你现在给AE1500申请适航认证,这明摆着就是准备从同行嘴里抢蛋糕。
      
          还一上来就要抢最大的那块。
      
          EASA和FAA怎么可能轻易松口?
      
          可话又说回来。
      
          这个目标真能实现的话,即便并非之前那样的适航互认,那带来的收益也几乎难以计数。
      
          一方面是AE1500本身就很有竞争力,如果真能在2010年附近大规模投入商用,那么将会在一个几年的时间窗口内,换句话说也就是竞争对手的下一代产品服役之前,占据明显性能优势。
      
          如果没有适航层面的问题,那空客和波音恐怕真的敢把它给装到飞机上去。
      
          毕竟资本家急了连自己的上吊绳都能卖,装个华夏发动机而已,问题不大。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
      
          这会成为从零到一的跨越。
      
          AE1500一旦通过适航认证,那以后华夏造出一款装着AE1500发动机的客机,再通过认证的难度就会大减。
      
          那可就真是华夏航空制造业的春天了。
      
          因此,就连在会前表态“不发表任何意见”的领导,都没忍住开始和身边的几个人讨论了几句。
      
          后来估计是想起了之前的承诺,遂赶紧闭上了嘴。
      
          常浩南也故意没有马上继续,而是专门听了一下。
      
          总的来说,现场持什么态度的人都有。
      
          但多数人,包括李忠毅在内,还是觉得前景不太乐观。
      
          不过,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眼尖的常浩南还是注意到,对方的笔记本上,用一个大大的圈,圈住了“全球适航”这四个字。
      
          显然心里也是有想法的。
      
          只不过身为刚刚继任的工建委一把手,不好一上来就画过于激进的饼而已……
      
          ……
      
          当然,毕竟是开会现场,众人也不可能完全把常浩南撂在一边。
      
          因此几分钟后,嘈杂的会议室内还是逐渐安静下来。
      
          “浩南同志。”
      
          这一次,提问的是刘振响:
      
          “关于这个目标,是否其中有些因素过于不可控?”
      
          实际上,刘振响本人还是比较看好常浩南那个目标的。
      
          之所以这么问,实在是没办法——
      
          现场坐着的这些人里,只有他够格在航发领域向常浩南提出这种问题。
      
          而后者当然也知道,这属于正常流程的一部分。
      
          毕竟,立项启动工作,就是要提问题的。
      
          不可能一团和气、其乐融融地就结束了。
      
          因此,他对此也早有准备:
      
          “首先,关于不可控因素……确实可以预见,EASA和FAA都不可能轻易通过适航认证,所以,我才把它设为中长期目标。”
      
          “正如我在会议刚开始的时候所说,我国正在逐渐深度地参与到国际航空产业合作当中,并逐步占据其中的上游位置,虽然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撼动欧美在其中的核心话语权,但已经能够施加一些有限的影响。”
      
          “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里,西方国家会愈发倾向于在环保领域中发力,而我们则可以顺应这一趋势,不仅不阻止,反而主动将其推向极端,从操作上,就是推出,或者宣布推出比欧美更加严格的排放政策,从而反过来限制他们的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最终迫使其妥协。”
      
          “当然,想要进入欧美认证的市场,那就不可能吃独食,而好消息是,我们目前已经和罗尔斯·罗伊斯达成了相对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他们也正因为失去了12-14吨级的庞大市场而耿耿于怀,如果英方同意提供支持,那么也不排除在民用型号中引入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至于定型之后的最初一段时间……我相信军用,以及国内的民用市场已经足够形成用户数据和商业成本的正向循环……”
      
          “……”
      
          其实常浩南这个思路,跟上一条时间线中的新能源汽车有点类似——
      
          你们打环保牌,我们也可以打。
      
          先是欧洲带头出政策,说要限制,甚至完全禁止燃油车的销售。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事根本不可能,但架不住有些人他是真的会信。
      
          结果反应迟钝的欧洲车企在这一领域落后,反而被华夏同行后来居上。
      
          甚至反向带动了华夏燃油车技术的发展。
      
          就算他们后来回过味来,开始用非市场手段保护自己的市场。
      
          但一方面,至少华夏市场这边已经完全变了天,结束了国外企业躺着都能赚钱的好日子。
      
          另一方面,封闭市场,就相当于让渡话语权。
      
          就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航空领域的具体情况当然要复杂很多。
      
          比如用户是以大型航空公司,而非私人为主,市场的受控程度和封闭程度都远超汽车行业。
      
          但原理其实差不多。
      
          而且常浩南的目标也比较保守,并没有说要靠AE1500一个型号就绝地翻盘碾压英美。
      
          只是想参与到分蛋糕的行列里而已。
      
          甚至还打算给罗罗也分一块。
      
          操作性总归还是有的。
      
          当然,这一切都有个前提。
      
          那就是华夏生产的航发,其它性能不论,至少得比欧美同类产品更加环保。
      
          否则最后一番操作就是弄巧成拙,反而害了自己。
      
          因此,刘振响很快开口道:
      
          “那么,具体到技术层面,虽然CFM56-7B已经是几年前的型号,但正如浩南同志你刚刚所说,仍然是眼下同级别航发的性能标杆,那么……在材料学等基础学科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显著突破的情况下,要如何才能实现刚才表格中的指标?”
      
          这个问题,其实就有点像是给常浩南递话了。
      
          “这正好是我接下来要介绍的内容……”
      
          后者笑了笑,一边回答一边重新来到小讲台后面,把PPT翻到了后面一页。
      
          上面是一台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的3D示意图。
      
          “我们准备借鉴燃气轮机领域的思路,把间冷回热技术……当然严格来说,先是间冷系统,然后才是完整的间冷回热系统,给搬到航空发动机上面!”

喜欢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返回目录

[1128]   [1129]   1130   [1131]   [1132]  

[首章]  [尾章] 1130章/共1771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3400f 大小: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