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093章 网络接通

十月廿二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成功点火,只是神舟五号任务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
      
          因此,指挥控制大厅中的气氛,并没有因为火箭起飞而出现丝毫松懈。
      
          后面的嘉宾席上,有几个人本已经抬起手来,显然是准备鼓掌,但注意到周围的严肃气氛之后,还是停下了动作。
      
          “东风,程序转弯!”
      
          发射几秒钟后,第一条控制指令响起。
      
          火箭随之由垂直上升改为向东方45°倾斜爬升。
      
          而与此同时,由于火箭相对摄像机的视角发生变化,尾喷口后方突然出现了一团明显的白色烟雾,并且迅速变长。
      
          仅仅几秒钟的功夫,竟然几乎将整个箭体完全遮住。
      
          对于第一次观看火箭发射的人来说,这绝对是极为揪心的时刻。
      
          常浩南甚至隐约听到,身后传来几阵短促的惊呼声。
      
          不过,令人担心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
      
          “肃州,光学跟踪正常,东风,飞行正常!”
      
          “……”
      
          “青山,USB雷达跟踪正常……”
      
          一道道清晰的口令,仍然在照常传出。
      
          现场的观众虽然多是外行,但“正常”两个字还是不难听懂的。
      
          气氛也随之重归于平静。
      
          然而,载人飞天的尝试注定不可能毫无波澜。
      
          很多细节,也没办法完全靠无人飞船完全验证……
      
          火箭发射后的120.17秒,逃逸塔与箭体分离。
      
          不知是不是受到这个动作的影响,舱内摄像机回传的画面突然开始剧烈抖动。
      
          单从振幅来看,程度似乎并不严重。
      
          至少不会对火箭或者飞船产生影响。
      
          但横躺在座椅上一动不动的航天员,却让人难免有些担忧。
      
          此时飞船还处在整流罩当中,只有靠返回舱中的灯光提供照明。
      
          而航天服面罩带来的反光,加上分辨率本就不是特别理想的摄像机,又让地面工作人员很难清晰地看到航天员的面部细节。
      
          其实客观来讲,从飞船发射,到最终入轨,总共也就不到十分钟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航天员穿着厚重的航天服,被固定在座椅上面,还要忍受着加速带来的持续性高G力和振动。
      
          一动不动也很正常。
      
          但地面上的人显然不可能这么轻描淡写。
      
          尤其一些发射岗位的同志,眼下属于他们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有闲工夫看着前面屏幕上的画面。
      
          结果反而更紧张了……
      
          实际上,别说其他人。
      
          常浩南作为一个看过航天员回忆录的人,面对此情此景都做不到完全的平常心。
      
          只能说,不对发射过程进行直播,这个决策确实没问题……
      
          而接下来,又是一串连续的动作。
      
          140秒,抛助推器。
      
          161秒,一二级分离。
      
          此时,座舱画面中的低频振动已经结束,但航天员仍然维持着之前的动作。
      
          好在专门负责生物信息监测的团队并未进行任何报告,说明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常浩南带着些许好奇,往那边瞥了一眼。
      
          靠着过人的视力,他发现即便在这个时候,航天员的心跳仍然维持在70下不到的水平上。
      
          “抛整流罩!”
      
          9时03分20秒,在起飞200秒之后,运载火箭彻底离开大气层,原本用于保护飞船的整流罩失去作用,沿箭体纵向分成两半并被抛离。
      
          和大多数必定会在大气层中被烧为灰烬的零零碎碎不同,整流罩在多数情况下都能落到地面。
      
          由于强度够高,还可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甚至发生过整流罩残骸被吃瓜群众捡走,然后在被有关部门找到之前光速做成防雨棚的事情。
      
          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神舟五号第一次直接暴露在太空环境当中。
      
          阳光也随之透过舷窗,照在了航天员的脸上。
      
          头盔面罩内部的图像很快变得清晰。
      
          就在某个瞬间,几乎所有人都看到。
      
          航天员轻轻眨了一下眼睛。
      
          不知道是谁,突然兴奋地喊了一声:
      
          “快看!他眨眼了!”
      
          虽然只是一个人发出的声音,但却好像宣泄出了在场所有人的情绪——
      
          传感器提供的冰冷数据是一回事,亲眼看到航天员的动作是另一回事。
      
          现在,大家悬在半空中的心总算是彻底落了地。
      
          不久之后,岛城测控站发来报告。
      
          “检测到飞船进入预定轨道,船箭分离!”
      
          能够成功入轨,基本意味着发射过程已经基本不再会有什么大的差错。
      
          因此这一次,指挥控制大厅中总算发出了一阵短促的掌声。
      
          当然,现在仍然不是能放开庆祝的时候。
      
          接下来,飞船将会短暂地离开信号传输范围。
      
          如果能被下一个测控点准确捕获,才算是完全确定航天器运行无误。
      
          很快,来自舱内的画面切断,只剩下来自另外几个测控站的雷达数据仍然在不断变化。
      
          常浩南注意到,身边的沈俊荣已经几乎屏住了呼吸。
      
          他主持建设了十几年的测控网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将会在接下来的二十分钟之内得到证明。
      
          不过,常浩南个人面前的显控台上,却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
      
          来自檀州遥感中心的画面显示,青鸾星座中显示的可接入终端数量,突然发生了变化。
      
          前面几个已经完成接入的,毫无疑问是四颗青鸾卫星本身、海洋一号卫星、檀州地面站,以及通过平流层飞艇转接的镐京地面站。
      
          而刚刚被搜索到,还没有进入通信网络的一批新终端,则毫无疑问来自还没有飞出中继工作区域的神舟五号。
      
          当然,入轨后前两圈要完成的事情太多。
      
          所以第一次中继通信测试会在绕地第三圈时才正式开始进行。
      
          随后根据卫星群相对飞船轨道方位的不断变化,可接入时间在第8圈和第9圈达到最高。
      
          但是,没接入归没接入。
      
          有信号,就说明一切都和此前的计算能够对上。
      
          这肯定不如测控点直接捕捉到目标那样,有一锤定音的说服力。
      
          但至少也算是个旁证了。
      
          因此,常浩南轻轻拍了拍沈俊荣,向他示意了自己面前显示的内容。
      
          后者随之一愣,但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不由得轻轻点了点头。
      
          原本紧绷着坐直的身体也总算稍微放松了一些。
      
          直到9时31分许,位于南太平洋上的“远望”二号测量船发来报告,成功捕获到飞船信息。
      
          几秒钟后,舱内的语音和图像也重新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按照计划,此时,航天员应当第一次与地面进行通话,确定自身以及舱内状况。
      
          或许是冥冥中感受到了地面人员的心情,他在接通之后特地加上了一句:
      
          “我感觉良好!”
      
          地面医学监督小组也确认,航天员身体情况正常。
      
          紧接着,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离开座位,缓步走上指挥台,目光缓缓扫过整个控制大厅。
      
          此时此刻,所有专家、领导、工程师、媒体人员……
      
          除了少部分手上仍有工作的人以外,所有目光都汇集到了他的身上,等待着那个早就满心期盼的结果。
      
          “我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总指挥的语气,平稳而庄严。
      
          一瞬间,刚刚被压抑了半个多小时的情绪,彻底爆发出来。
      
          如巨浪般的欢呼声和掌声顿时响彻整个大厅。
      
          华夏的载人航天梦想,即便从921工程立项之时算起,也已经持续了11年。
      
          而如果把更早的714工程纳入其中,则等待了超过30年……
      
          欢腾的人群当中,有一名身穿军装的上校,在周围一众将领当中显得格外耀眼。
      
          他并没有欢呼,甚至没有起身。
      
          只是略带感慨地看着前方的大屏幕。
      
          李庆隆。
      
          当年通过选拔赴俄训练的第一批航天员。
      
          也是华夏最早获得国际航天员证书的两人之一。
      
          但由于921工程的要求是“让华夏自己培养的宇航员,乘坐华夏自行研制的飞船去实现千年飞天梦想”,作为“海归”的他可以说注定无缘这第一次航天任务。
      
          而再往后,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能够选上的概率也必将逐渐降低。
      
          作为航天员教练,要说内心完全没有遗憾,那肯定是假的。
      
          但现在,看着眼前已经成功飞天的学生,他还是感觉到了几乎同等的光荣……
      
          除了他以外,常浩南也并没有起身庆贺。
      
          对于很多技术人员来说,飞船入轨,标志着一个阶段工作的结束。
      
          但对于他来说,属于自己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返回目录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首章]  [尾章] 1148章/共1771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调用缓存:6dc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