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591章 新材料合成法

十月廿二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看着貌似迟疑不定的常浩南,熊淮江试探着开口:
      
          “常总,这事牵涉不小,是否……需要提交集团党委会讨论一下?”
      
          后者在机关工作多年,非常清楚很多领导在面对自己无法决策的事情时,都需要下面的人这样给个台阶。
      
          但常浩南绝对属于例外。
      
          “不必。”他摆摆手,语气笃定,“目前只是初步接触意向,还没到决策层面,我的权限足够覆盖,事后你写个汇总说明交上去就行”
      
          实际上,常浩南主要是在组织语言。
      
          因为想说的东西实在有点多。
      
          片刻后,他终于下达指令:
      
          “原则上,同意镐发集团与罗尔斯·罗伊斯就朱姆沃尔特改进项目进行前期接触和技术探讨。”
      
          熊淮江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准备记录要点。
      
          “不过,”常浩南强调,“任何实质性进展,尤其是涉及我方技术投入或承诺的环节,镐发必须提前向集团总部进行详细汇报,等待明确批复。”
      
          “明白。”熊淮江的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
      
          “另外,”常浩南补充道,“出于多方面考虑,我方技术人员不便直接出现在美国本土,所以跟过去一样,所有联合设计工作,都要通过西罗公司这个平台进行。”
      
          “另外,所有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资料、图纸、数据,必须在西罗公司内部服务器进行完整备份,这是硬性要求……”
      
          “……”
      
          林林总总十几条要求,花了快一刻钟才说完。
      
          “是,常总。”熊淮江迅速记下,“我这就去回复。”
      
          “还有一点,”常浩南在熊淮江准备离开时突然叫住了他,“通知镐发方面负责对欧谈判的部门,以‘适航互认谈判目前存在技术障碍和程序延迟’为由,暂缓向罗尔斯·罗伊斯转移凝水控制模块的全部技术资料和生产授权。”
      
          后者重新转过身,打开本子:“但是……如果谈判取得进展了呢?”
      
          如今,华夏和欧盟之间的谈判范围已经远超最开始的航空合作,进度也不再是航空动力集团能完全控制的。
      
          常浩南沉吟片刻:“底线是,五年内,MCM的核心生产制造环节必须留在国内完成。”
      
          看到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疑惑,他进一步解释道:
      
          “可以让西罗公司在国内建立产线,负责生产关键部件或完成核心模块的集成,然后交付到英国进行总装,这样最终产品打的就是罗尔斯·罗伊斯的标,法律上也是纯粹的英国货,没有任何商业风险。”
      
          “明白了!”熊淮江恍然大悟,“这样不会影响到英方供货。”
      
          他说着迅速记下这关键的最后一条,“我马上去传达落实。”
      
          目送熊淮江离开办公室后,常浩南重新把目光投向电脑屏幕。
      
          那份关于新型耐高温金属表面涂层的报告仍然停留在上面。
      
          内容指出,该材料性能卓越,但受限于目前主流的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合成效率极低。
      
          “每月只能完成5-6轮完整测试……”常浩南低声自语,眉头微蹙。
      
          时至今日,材料学仍然主要靠试错。
      
          以这个效率,猴年马月才能试出个有效结果?
      
          就在这时,桌上的加密电话忽然响起。
      
          从分机号上看,是火炬实验室的专线。
      
          常浩南接起电话:“我是常浩南。”
      
          “老师,是我,栗亚波。”电话那头响起栗亚波的声音,“我已经完成了外延生长法的理论建模和工艺参数设定,正在工艺实验室进行第一轮合成测试,您看……什么时候方便过来看一下?”
      
          常浩南看了看日程表,下午恰好有个空档。
      
          “下午四点左右吧……你尽快安排,争取我过去的时候能看到第一批样品的初步结果。”
      
          ……
      
          当天,傍晚时分。
      
          当常浩南走进栗亚波所在的高纯度材料合成实验室时,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真空泵油和高温烧结后的特殊气味。
      
          栗亚波正坐在工位上,一边休息一边等待分析报告送过来。
      
          看见常浩南进来,他立刻起身:
      
          “老师,您来了!样品刚送去表征,报告还在生成。”
      
          “进度抓得不错。”常浩南点点头,称赞道。
      
          分子束外延这条技术路线是绝对没问题的。
      
          但要想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拿出成果,必定还得向其中倾注大量心血。
      
          “算是走了点捷径吧。”栗亚波谦逊地回答道,“半导体生产领域已经有了推广分子束外延工艺积累的经验,尤其是III-V族半导体晶体,像氮化硼,现在工艺已经比较成熟,甚至已经开始替代传统沉积法了……”
      
          常浩南走到实验室电脑前,看着上面的工艺流程图:
      
          “启发归启发,半导体材料的外延生长和金属单原子层的外延生长,环境要求和物理机制差别很大……你肯定也不是照搬的。”
      
          说到这里,他突然觉得有些感慨。
      
          类似的对话,当年在自己和杜义山之间发生过无数次。
      
          而如今,身份调转。
      
          “这个倒是。”栗亚波点头,走到电脑旁,熟练地打开了一项分子动力学工程文件,“所以我对衬底和生长材料的界面结合机制做了关键调整……主要是放弃传统的强化学键连接,选择范德华力作为主要的层间相互作用力。”
      
          他指着屏幕上放大的原子结构模型:
      
          “您看,这个镉基的Cd(0001)衬底是一种严格的二维材料,表面没有悬挂键。也就是说,它不受晶格常数必须严格匹配的限制。”
      
          屏幕上,Cd(0001)晶面的原子排列清晰可见,表面光滑平整。
      
          栗亚波继续解释,“所以,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性质的材料堆垛上去,最终形成形成类似绳结的稳定结构,而每一层都仍然保持各自的性质。”
      
          常浩南此时正在检查工程文件里面的计算过程,但还是很快理解了对方的思路:
      
          “层内是强化学键保证材料本征性质,层间是较弱的范德华力保证堆垛的灵活性和可分离性……你后续还准备用机械剥离法或者液相剥离法来分离单层材料?”
      
          “没错!”栗亚波见老师完全理解,脸上露出笑容,“而且这种范德华力绳结的设计自由度非常高,理论上我们可以开发出无数种组合,应用在各式各样的二维材料上。”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
      
          一名助理研究员将刚打印出来的测试报告递了上来。
      
          常浩南接过报告,栗亚波也凑到跟前。
      
          甚至都不用翻页。
      
          第一页上,就是报告的摘要:
      
          ·目标材料镓锗合金(Ga-Ge(0001))成功在Cd(0001)衬底上形成。
      
          ·薄膜呈现非平面二维形态。薄膜区域具有明显的1x1赝晶结构特征。
      
          ·能谱分析显示强烈的金属性特征。同时检测到薄膜内部存在一定应力,建议后续通过退火工艺优化消除。
      
          × MTA-01设备在衬底表面检测到了含量约15%-25%的三维纳米团簇,所幸这些团簇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特定区域,理论上可通过后期精细切割进行有效分离。
      
          “总体结果还算积极。”常浩南看着报告,难掩赞许,“首次尝试就能达到这个效果,已经非常惊喜了。”
      
          同时他也感觉到了几分欣慰——
      
          终于,自己的学生可以在学术界,而不是在教育界对自己造成威胁了。
      
          栗亚波却盯着报告中关于纳米团簇的数据,眉头微锁:“老师,我在模拟计算时,特意提高了反应腔的环境温度参数,就是想抑制这种三维岛状生长,理论上不应该有这么大的比例才对……”
      
          常浩南闻言,立刻坐回主控电脑前,调出栗亚波设定的工艺参数和底层算法模型。、
      
          他刚才正好看到了有关内能的部分:
      
          “亚波,你还是稍微被半导体那边的工艺给影响到了。”
      
          栗亚波露出不解的表情。
      
          “你参考的氮化硼工艺,衬底是热解石墨,所以高温环境才有助于提高表面吸附原子的迁移率,同时抑制成核行为,促进二维扩展。”
      
          常浩南指着参数,解释道:
      
          “但我们现在的衬底是Cd(0001),反而是需要低温条件才能形成高质量的光滑薄膜”
      
          “!!!”
      
          栗亚波恍然大悟,脸上露出懊恼又庆幸的神色:“我明白了……当时光想着抑制吸附原子的团聚,忘了衬底本身的性质……”
      
          说着坐到电脑前面,开始着手修改计算参数。
      
          “瑕不掩瑜。”常浩南给出了鼓励的评价,“这次实验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证明范德华外延在金属二维材料制备上的巨大潜力……下一步就是研究如何将Ga-Ge(0001)进行多层堆迭,实现宏观尺度的负折射透明材料。”
      
          他站起身:
      
          “这项工作,我会亲自负责。”
      
          当常浩南离开合成实验室时,才发现窗外已是夜幕低垂。
      
          他本打算直接回家,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如趁热打铁,给下一阶段工作起个头。
      
          于是,一股强烈的动力驱使他改变方向,朝着电梯间走去。
      
          但就在电梯门打开的那一刻,上午那份耐高温涂层报告突然闪现在了常浩南的脑海当中!




返回目录

[1691]   [1692]   1693   [1694]   [1695]  

[首章]  [尾章] 1693章/共1771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16bf9 大小:1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