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602章 一块价值两亿元的透镜

十月廿二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屏幕上,代表原始横向净稳定导数的蓝色曲线旁边,一条代表增稳效应(正值)的绿色虚线被迭加了上去。
      
          接着,一条全新的、代表综合净稳定导数的红色曲线被计算生成,覆盖在原来的蓝色曲线上。
      
          三双眼睛死死盯住Ma=1.03附近那个关键区域。
      
          只见那条原本深深下探、刺入负值区域的蓝色低谷,在绿色增稳曲线的强力“托举”下,被显著地抬升了起来。
      
          虽然红色曲线在Ma=1.03处依然有一个明显的凹陷,但其最低点,已经稳稳地停留在了坐标系的零点(X轴)之上!
      
          虽然依旧低于理想值,但已经脱离了危险的负稳定区域。
      
          “正了!拉正了!”尹开宪指向那个被抬升起来的谷底,“虽然裕度还不算大,但至少在理论计算上,净稳定导数已经是个正值了……”
      
          导数是正值,说明飞机的静不安定性不会出现骤降。
      
          总归是相对安全的结果。
      
          刑牧春用力地拍了下尹开宪的肩膀,脸上也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好!太好了!”
      
          常浩南紧盯着那条红色的曲线,紧绷的嘴角终于缓缓放松。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好。”他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这说明,‘驺虞’原型机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成立的,关键的风险点找到了应对之策。后续的详细设计和试飞,就按这个方向……”
      
          “……”
      
          就在这时,常浩南口袋里的加密手机发出了独特的蜂鸣震动。
      
          他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号码,神情微动,立刻接通。
      
          “是我。”他只听了短短几秒钟,眼神骤然锐利起来。
      
          脸上原本放松的神情瞬间被一种混合着惊喜的急迫所取代。
      
          “好!我知道了!我马上回来!”
      
          他干脆利落地挂断电话。
      
          “常总?”刑牧春和尹开宪都察觉到了他瞬间的情绪变化。
      
          “京城那边有急事,我必须立刻回去一趟。”常浩南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然后转向刑牧春,“老刑,老刑,后面几轮针对性的补充测试,还有数据收尾工作,就辛苦你在这边盯着指挥了。还有尹主任,辛苦把测试报告整理好之后发我一份。”
      
          刑牧春点头:“放心,常总,交给我。”
      
          ……
      
          翌日清晨,京城,火炬实验室。
      
          厚重的大门无声滑开,常浩南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地下测试中心的门口。
      
          早已等候在此的栗亚波立刻迎了上来。
      
          这一次,他已经养精蓄锐了足足一晚,因此脸上没有疲惫,只有跃跃欲试的兴奋。
      
          “老师!您回来了!”栗亚波的声音带着激动。
      
          “东西呢?”常浩南没有任何寒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实验室。
      
          “这边!”
      
          栗亚波引着常浩南快步走向实验室中央一个被高强度惰性气体笼罩、由多层防震防辐射装置保护起来的真空操作平台。
      
          在平台中央,一片薄得几乎透明、仅有巴掌大小的不规则晶片,静静地悬浮在无尘环境中。
      
          它呈现出一种奇特的透明灰色,边缘在光照下映出一片略显奇特的虹彩。
      
          但除去这个细节之外整体看上去……似乎平平无奇,甚至有些脆弱。
      
          “按照您上次离开前提出的‘液相可控剥离’工艺,”栗亚波语速飞快,“我们……成功了!”
      
          短短一句话,让常浩南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昨晚在电话里,栗亚波只是照例汇报有情况。
      
          但他离开之前,已经把溶剂配方、表面张力控制参数和剥离动力学模型全部交给了对方。
      
          应该没有再失败的道理了。
      
          栗亚波指着那片晶片:“这是宏观尺度下,我们成功分离出的第一块具备完整结构的负折射透明材料。虽然形状还不太规则,尺寸也有限,但它的晶体结构和光学特性,经过初步表征,完全符合理论预期!”
      
          常浩南的心跳,在胸腔里有力地搏动着。
      
          就像十几年前,他第一次前往盛京601所时那样。
      
          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假装平淡地问了个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
      
          “做了多少次?”
      
          栗亚波立刻转身在旁边的控制电脑上调出实验日志,屏幕上一长串密密麻麻的记录滚动着:
      
          “从开始尝试宏观分离算起,一共进行了97次完整流程。其中成功完成剥离步骤、并保持结构基本完整的,有70次。”
      
          他指着屏幕上一个高亮标记:“积累起来之后,最终得到了这么一块晶片。”
      
          97次尝试70次成功剥离,最终得到一片合格的晶片。
      
          常浩南的目光扫过实验记录上那触目惊心的材料消耗清单——各种超高纯度稀有金属、特殊衬底、定制化学溶剂、超净环境维持、设备损耗……短短几个月,
      
          仅仅为了这一片小小的晶片,烧掉的经费粗略估计就高达一亿元人民币!
      
          “呵……”常浩南轻轻吸了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回那片看似不起眼的晶片上,“这恐怕是此刻地球上单位重量价值最高的单一材料了。”
      
          他走到操作台前,戴上特制的感应手套,小心翼翼地隔着真空环境操纵机械臂。
      
          一束经过精密校准的绿色激光束,从侧面斜射向固定在半空中的晶片。
      
          旁边的大屏幕上同步显示出高倍显微镜头捕捉的画面。
      
          只见那束绿色的激光,在接触到晶片表面的瞬间,其路径仿佛遭遇了一个无形的、绝对垂直的镜面,竟以完全反常的角度,沿着入射光路几乎完全对称的方向,被“反射”回了激光射出的同一侧空间!
      
          入射光和折射光在法线同侧!
      
          是负折射材料无疑!
      
          栗亚波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场面,但嘴唇仍然因为兴奋而有些发抖。
      
          常浩南同样暗自握紧了双拳。
      
          这不仅仅是理论的成功验证,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颠覆性应用的大门!
      
          然而,栗亚波的脸上又很快浮现出一丝遗憾。
      
          “老师,这效果…在我们看来是震撼的,是奇迹。”他斟酌着词汇,“但对于更广泛的层面,对于需要直观理解其意义的决策者甚至普通人来说,它看起来…还是太抽象,太微观了。”
      
          常浩南转头看向栗亚波,等待对方更进一步的想法。
      
          “我们需要一种更直观、更宏大、能让任何人一眼就看出这东西‘逆天’之处的展示方式!”
      
          常浩南没有立刻回答,但表情中已经满是赞同。
      
          他背着手,在操作台前缓缓踱步。
      
          几圈之后,他猛地停下脚步。
      
          “亚波,”常浩南重新来到操作台前,“用最快的速度,不惜代价,再给我造出一片同样大小、同样质量的晶片。”
      
          “再……再造一片?”栗亚波一愣。
      
          火炬实验室确实不差钱。
      
          但目前这种生产效率所带来的成本,确实有点离谱。
      
          “对。”常浩南斩钉截铁,“把两片晶片迭在一起,边缘用我们的特种密封材料处理,确保绝对密封,两片之间只留出最薄的一层间隙,抽成超高真空。”
      
          他抽出一张纸,飞快地勾勒出一个简单的双层平板结构示意图。
      
          “然后,”常浩南抬起头,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就有了一个‘双负折射平板透镜’。”
      
          而栗亚波在心里想的则是:
      
          【确实,还是一块价值两亿元的透镜。】




返回目录

[1703]   [1704]   1705   [1706]   [1707]  

[首章]  [尾章] 1705章/共1771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873cd 大小: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