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616章 反巡航导弹宝具

十月廿二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就在常浩南身处蓉城,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对十号工程的设计进行升级时。
      
          琼省,陵水机场。
      
          一架几乎是崭新的加长型伊尔76MF运输机出现在围墙外面的半空中,以接近俯冲的姿态对准跑道下降高度,几乎直到触地前的最后一刻才把机头拉起,让主起落架精准地砸在跑道中央位置。
      
          很快,飞机在跑道长度大约三分之二的位置慢慢停稳。
      
          一切看似都再平常不过。
      
          但驾驶舱里面的机长程云峰还是撇了撇嘴,显然对自己的这次降落不太满意。
      
          相比于老型号上D30KP2发动机上经典的蚌壳式反推,全新PS90A-76发动机的格栅式反推效率更高。
      
          习惯了过去伊尔76TD降落方式的飞行员很容易错误估计降落所需的跑道长度。
      
          就比如刚才,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把飞机停在跑道末端的滑行道入口前面。
      
          当然,陵水机场有足够长的跑道,哪怕接地位置并不精确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作为一架军用运输机的飞行员,总要给自己提高一些难度。
      
          万一下面是一条被战火破坏了一半的跑道呢?
      
          程云峰一边在脑海中复盘着这次并不完美的降落,一边拨动开关,打开了飞机尾部气密舱门和尾门。
      
          四扇式尾门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同时打开,稍后,从里面陆续走出来二十几个穿着统一样式工装的人。
      
          紧接着,一辆平板手推车沿着跳板坡道被推了出来。
      
          上面结结实实地固定着一个包裹着红白条纹编织布的修长圆柱形物体。
      
          原本这么点人和货物,是没必要动用一架伊尔76这么大的运输机执行任务的。
      
          但是随着去年下半年,一批新的伊尔76到货,空军运输航空兵也需要让新改装的飞行员们适应数量越来越多的战略运输机。
      
          那反正都是要飞,与其空着飞,不如执行一些难度较低好上手的任务。
      
          就当是以赛代练了。
      
          几台运输和通勤车辆这时候也迅速围拢到跑道上,开始从机舱里面搬运其它未被卸下来的物资。
      
          与此同时,一名军衔较高的军官从一辆带着硬顶的猎豹越野车的副驾驶位置下来,向对方为首两人敬了个礼。
      
          “欢迎电子科技集团的同志们!”
      
          在今年三月那一轮波及巨大的机构调整中,原来的电子工业部被撤销,与邮电部共同重组为信息产业部。
      
          原电子工业部的研究机构,也跟随军工系统的集团化改制,相比原来的时间线提前几年组建了电子科技集团。
      
          算是常浩南带来的诸多影响中不大不小的一个。
      
          而刚刚从运输机上面下来的,自然就是电科14所的工程师们。
      
          “您就是唐司令吧?久仰大名了。”
      
          带队的徐洋和郭林都不是军人,于是只能分别跟面前的唐一平握个手。
      
          在去年的筑堤行动结束之后,后者作为亲自架机参与其中的一线指挥官,顺理成章地获得了晋升,成为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
      
          不过因为年龄还没有到停飞标准,所以他平时仍然常驻在陵水机场,跟原先一样参与航空兵训练。
      
          这个时候,郭林赶紧接上了徐洋的话头,以免出现尴尬的冷场:
      
          “去年您带队执行的任务,给我们电子科技系统带回来了极其宝贵的实战数据,对未来新技术装备的开发意义重大,这次来之前,我们集团领导还特地嘱咐,要当面对您表达感谢。”
      
          虽然官方层面对于筑堤行动的宣传很少,甚至有些讳莫如深那意思,但电科集团毕竟深度参与了任务的设备保障工作,所以还是知道不少细节的。
      
          至于这个感谢么……当然不完全是因为郭林所说的原因。
      
          实际上电科集团更想要感谢的,是运8J警戒机在那次任务中不尽人意的表现。
      
          当时搜水2000MS雷达甚至有被英国方面开后门干扰的迹象,从而间接促使高层决定在圆环工程之外搞一个用作备份的自研预警机以防万一,也就是目前基本已经进入样机生产阶段的空警200项目。
      
          但这种事又不好明着讲,只好换个比较冠冕堂皇的名义。
      
          “哪里哪里,应该是我们感谢你们军工系统的同志才对。”
      
          唐一平赶紧摆摆手:
      
          “筑堤行动,如果没有你们提供的几种全新装备,尤其是新的电子战飞机,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那次任务,应该算是我们共同完成的,我只不过是比较幸运,所以获得了这个明面上的功劳罢了。”
      
          他这么说倒完全是出自真情实感。
      
          毕竟,即便仅从个人角度而言,如果不是因为这样一个契机,那么他作为一个身处非重点劣势方向航空兵单位的主官,几乎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毫无阻碍地跨过中高级军官之间的门槛。
      
          连带着整个海军航空兵9师25团都被授予了一个“香江卫士团”的荣誉称号。
      
          只要再等一些年,到事件可以完全公开的时候,唐一平的名字基本妥妥地可以被放进海军博物馆,甚至是革命军事博物馆……
      
          定了定神之后,他又继续道:
      
          “所以啊,这次听上级说你们又有新的设备需要测试,我才赶紧代表老部队把申请交上去,就是想提前见识一下你们又搞出来什么新装备……”
      
          就在这三人相互寒暄加上吹捧结束,刚好准备说起正事的时候,之前固定在平板车上的设备也恰好被扯掉了跟工地设备差不多的土嗨包装,露出了下面的真容。
      
          一个明显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吊舱。
      
          跟之前在大校场机场进行测试的干扰器在核心硬件上并无区别。
      
          但是进一步升级了算法,允许干扰吊舱本身在高速运动中对GPS发送的坐标信息进行解算和转发。
      
          并且优化了气动外形,以便由飞机进行挂载,作用范围也不再是一个以自身为中心、近似无限高的圆柱,而是可以针对飞机前部定向使用。
      
          当然,是用之前做测试的另外一部GPS接收机造出来的。
      
          换句话说,短时间内应该已经不会有第三个了。
      
          “就是这个?”
      
          眼尖的唐一平马上看到了这个长得像个小号副油箱一样的东西:
      
          “也是一个电子战吊舱么?”
      
          如果搁在以前,如此其貌不扬的设备可能不太会引起他的关注,但自从见识到歼轰电7的神奇威力之后,他对于一切可以挂在飞机上的圆柱形设备都抱有一定的敬畏。
      
          “没错,一个专门干扰卫星定位设备的吊舱,可以在大概20-25km的作用范围内让所有目标接收错误的定位信息。”
      
          徐洋转过身,看了一眼正在被卸到一辆轻型卡车上的吊舱:
      
          “可以针对所有GPS设备,但预计主要的作战目标还是干扰巡航导弹,以及卫星制导炸弹的使用,理论上可以同时干扰一个区域内不限数量的全部弹药。”
      
          “当然,除了飞机上面以外,也可以装在车上,不过就试验来说,还是机载测试难度更高一些。”
      
          自从跟着常浩南开始跑外场,参与各种项目测试之后,她在说话方式上已经愈发向一个正常人靠拢了。
      
          听到这样的功能,唐一平眼前直接一亮:
      
          “那么……是否需要我们的飞行员额外准备些什么?”
      
          去年被选调执行筑堤行动之前,他就作为首批接装歼8C飞机的飞行员,参加过对模拟巡航导弹的低空拦截任务。
      
          但最终发现,靠机械扫描雷达加半主动雷达弹的配置,每架飞机基本上只来得及拦截两个目标,效率很低。
      
          考虑到强敌一艘巡洋舰上装备的对地巡航导弹数量可能比我军装备的半主动空空弹还多,实战意义属实不大。
      
          但如果有了眼前这种装备,似乎就可以完全抹除对方的数量优势……
      
          “只要低空飞行技术过关,另外飞机有1553B总线和多功能显示器就行。”
      
          徐洋走上前去,拍了拍吊舱的外壳,然后把侧面的一扇小门打开:
      
          “在地面使用状态下,可以从这里外接电脑,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现场编写坐标转译的算法。”
      
          “但是,考虑到在飞机上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我,当然还有常工从一开始就提前设定好了4种预制算法,飞行员只需要按键选择,就能实现相对应的干扰效果。”
      
          听到她这样解释,唐一平总算放下心来:
      
          “这点你们放心,我的飞行员在低空技术这块绝对没毛病,到时候25团的14个歼8C飞行员随你们挑……”
      
          (本章完)




返回目录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首章]  [尾章] 648章/共1771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58576 大小: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