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630章 加力燃烧!

十月廿二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姜甫和的猜测自然是对的。
      
          常浩南和他二脸懵逼地对视一会之后,点了点头:
      
          “虽然从严谨的工程学角度来讲,在真正打开加力燃烧室,把数据给测出来之前,我都无法保证情况一定会如何。”
      
          “但是……至少就我的目标而言,确实是要把涡扇10的海平面加力推重比做到9。”
      
          说到这里,或许是觉得刚才姜甫和说的那段内容可能引发歧义,所以又补充了一句:
      
          “我是指,真正的9,不是四舍五入的那种。”
      
          实际上,两个人之所以在这件事情的理解上面会出现分歧,主要还是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
      
          在90年代这会,大家的主力装备实际上还都是70-80年代开始研发的产品。
      
          (当然,华夏这边的主力装备大部分还是50-60年代的……)
      
          而在冷战时期,铁幕两边不管是单纯出自面子因素,还是出自给对方施加军事和心理双重压力的实际考虑,都会倾向于把自家装备的性能尽可能往高报。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苏两国都长期沉迷于用经过特殊改装的飞机去刷记录。
      
          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双方都乐此不疲。
      
          所以,对于从60年代参加工作,几乎完整地经历了这一阶段的姜甫和来说,他脑子里的概念也自然就是如此。
      
          但常浩南虽然已经重生了快两年半的时间,但他真正受教育和学习做项目的时间是上辈子的21世纪初。
      
          在那个阶段,各国对于装备性能的宣传逐渐转为务实,很多过去投机取巧的习惯也逐渐得到改正。
      
          更重要的是,华夏逐渐开始建立一套自己的工业话语体系,不再完全跟着国外走。
      
          虽然到了2010年往后,随着互联网思维逐渐兴起,无论国内国外,在PPT上画大饼的习惯又重新出现,而且甚至比冷战时期更加疯狂,但那个时候常浩南的学术习惯已经基本定型,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才出现了一些跟这個年代“格格不入”的想法。
      
          而另一边的姜甫和在听到常浩南的解释之后,直接就是一个肃然起敬。
      
          在他看来,常浩南这都已经不只是脚踏实地了。
      
          完全是自己在给自己上难度。
      
          要是按照过去的国际惯例,眼前这涡扇10直接叫“推重比10一级航空发动机”都没有任何问题。
      
          那到时候在宣传上稍微动一动思路,就可以直接说我国航空发动机直接从二代跃入四代水准云云。
      
          而常浩南自己基本上也就可以直接等着评院士了。
      
          但是现在这么一搞……
      
          “嗯……”
      
          “嗯?”
      
          想到这里,姜甫和的思路停下来了。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
      
          好像就算是现在这样,对方只要能把涡扇10这个项目给做完,也可以坐等着评院士……
      
          “唉……”
      
          姜甫和叹了口气。
      
          终究是狭隘了。
      
          别人二十多岁,已经基本摸到了现有体系的上限,自然已经不会在乎这点。
      
          这么一想,甚至给他整得有点自卑。
      
          “常总,中间推力的数据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您看是不是直接开始开启加力燃烧室?”
      
          就在姜甫和emo的时候,旁边的测试指挥员开口向常浩南询问道,同时把一份临时打出来的性能报告交到了后者手里。
      
          刚才的推力曲线一直平稳得不像话,所以没什么好看的。
      
          而更复杂的数据也不可能实时呈现在一张纸上。
      
          所以常浩南还是重点关注了一下中间推力的油耗情况。
      
          对于军用型号来说,经济性和环保水平都不太需要考虑,油耗更主要的还是会影响到飞机的航程。
      
          尤其是涡扇10相比AL31F推力上升了大概10%左右。
      
          更大推力在带来性能提升的同时,也意味着相同工作时间内要消耗更多燃料。
      
          他把报告翻到另外一面,飞快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数字。
      
          0.0745kg/(N·h)……
      
          这个时候,已经调整好心态的姜甫和也凑了过来:
      
          “这个……比AL31F的油耗低了差不多6%,就这台发动机25的总压比来说,已经相当惊人了。”
      
          常浩南略带倦容的脸上也总算带上了些许满意的表情,点了点头:
      
          “嗯,基本可以抵消推力增加带来的油耗上升,算是保证了三代机换发之后的航程跟以前基本一致。”
      
          虽然这个数字相比于F110的0.07左右稍高,但后者毕竟是专门进行了亚音速性能优化,在中间推力油耗这块肯定要占便宜。
      
          考虑到优化取向同样在加力状态的AL31F基础型油耗高达0.0795,涡扇10的燃油经济性应该算是相当不错了。
      
          毕竟,在发动机进入可变循环时代以前,三代也好,四代也罢,在这块终究逃不开物理定律的限制。
      
          想到这里,常浩南做了个深呼吸,把手中的一页纸放在旁边的桌上:
      
          “准备开加力吧。”
      
          如果是以前没有全权限电控的航发,那么在每次测试开始前,就必须确定下来全部项目,很难在中途往里增加。
      
          但对于涡扇10来说,只要保证发动机不会出问题,那在控制台这边多发一个指令就行了。
      
          “是!”
      
          测试指挥员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位上,对准话筒沉声下令:
      
          “全体注意,启动加力燃烧室!”
      
          控制室另外一端的操作员随之在控制电脑中把模拟节流阀推动到了最末端的“加力”位置。
      
          几乎就在他做出操作的同一时间,原本已经让众人有些麻木的发动机轰鸣声变得愈发尖锐起来。
      
          而几台摄像机的画面也在一瞬间因为过曝而呈现出耀眼的白色。
      
          接下来的几秒钟如同几个世纪一般漫长。
      
          随着镜头光圈自动调整到更适合的大小,众人也终于得以看清楚测试车间内部的情况。
      
          几乎从所有角度的摄像机里,都能清晰地看到发动机尾喷口后面带着马赫环的半透明亮紫色尾焰。
      
          而旁边的工况显示屏上,高空台排气段水冷装置的冷却功率也是在瞬间内被拉满。
      
          “我去……”
      
          姜甫和看到这一幕,整个人直接抖了一下:
      
          “你这尾焰温度要是再高个50℃,我估计就得强制叫停试验了……”
      
          “是这样?”
      
          因为现在加力工况还没稳定下来,常浩南刚刚的注意力并没在参数上面。
      
          现在听见对方这么一说,才发现自己已经基本碰到了这座台子的上限……
      
          姜甫和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
      
          “前年这个台子投入使用的时候,刘院士跟我的预期是可以支持二十年内的航发高空模拟验证。”
      
          “结果这才两年过去,就差点没抗住……”
      
          他的语气中带着十足的感慨。
      
          华夏在航发这块的发展速度,确实跟之前的预期有亿点差别。
      
          好在,是好的差别。
      
          “感觉是时候把二号舱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了……”
      
          “倒也不必太着急……”
      
          常浩南一边等着各项参数稳定下来,一边宽慰对方:
      
          “涡扇10这个核心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应该都会是咱们国家功率最大的航空燃机了,就算后续发展出大涵道比的型号,也不可能在后面带加力燃烧室。”
      
          “所以么……虽然20年可能是坚持不到,但用个五六年,应该问题不大。”
      
          “五六年……”
      
          显然,旁边的姜甫和并未从中得到多少安慰。
      
          他好几次张了张嘴,但还是保持了沉默。
      
          一来是在这个环境里说话得扯着嗓子喊,有点累。
      
          而也是怕再从对方嘴里听到什么非人发言。
      
          毕竟今天已经很受打击了……
      
          在一阵焦灼的沉默中,刚刚还有些波动的推力曲线逐渐稳定了下来。
      
          由于加力燃烧室的原理是直接向燃气或风扇后气流喷油进行燃烧,以提高后燃速度,因此在推力稳定性上肯定比不了中间推力状态。
      
          没有过于明显的忽上忽下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至于结果,对于两个人来说已经属于意料之中。
      
          最多算是验证一下罢了。
      
          “果然呐,14150±300千克力……”
      
          姜甫和摘掉头上的工装帽,自言自语地念出了这个数字。
      
          在这一瞬间,他彻底释怀了。
      
          (本章完)
      
          




返回目录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首章]  [尾章] 665章/共1771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34a91 大小: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