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772章 又遇故人

十月廿二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国庆晚宴,在组织形式上,其实跟常浩南之前领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那次非常接近。
      
          还是大会堂二层宴会厅、还是10人一桌的分桌用餐、还是老几样的经典淮扬菜。
      
          只是级别和规模都要高出不少。
      
          能容纳5000人的宴会厅,竟然差不多满了。
      
          让常浩南有些意外的是,自己竟然被安排到了7号桌上——
      
          这次晚宴的分桌方式大概是按照不同行业和身份来的,比如某几桌是学界代表、某几桌是解放军,某几桌又是学生代表这样。
      
          一些不太好分的,就打散之后插进去。
      
          不过前面七桌不一样。
      
          是主桌。
      
          每一桌都会安排一位大佬的那种。
      
          换句话说总共只有63个位置。
      
          能在这里面混到一个,可以说是相当不易。
      
          而这一桌上,他竟然还见到了两位熟人。
      
          上午刚刚架机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的郑良群倒是还算在预料当中,但另外一位,就让常浩南多少有些意外了。
      
          “秦文贵,秦工?”
      
          两年前,常浩南获得的第一项重量级荣誉——华夏青年五四奖章。
      
          那时候跟他一起领奖的,就有这位秦文贵。
      
          其实俩人过去只见过一面,常浩南对于另外几个人的印象甚至已经有些模糊。
      
          不过秦文贵这一头标志性的白发,哪怕在前几桌普遍岁数不小的人群里面,也相当吸引眼球。
      
          相对来说,常浩南就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特征了。
      
          除了年轻。
      
          但参加今天这种场合,肯定得把自己往成熟的方向打理。
      
          所以秦文贵直到被喊出名字的时候,才猛然抬起头来。。
      
          他倒是马上就认出了常浩南:
      
          “呃……常工,你好你好。”
      
          秦文贵的脸上露出几分偶遇熟人惊喜,但说话的时候却听不出什么语气,甚至不太连贯。
      
          显然是有些拘谨。
      
          毕竟,虽然大佬们现在还没进场,但眼下这阵势,也绝对算得上大场面了。
      
          至少比当时他们去领五四奖章那会大。
      
          “秦工这是还在石油一线工作?”
      
          两年时间不见,秦文贵给人的感觉比上次见面更沧桑了一些。
      
          如果是坐办公室的话,恐怕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是啊。”
      
          秦文贵点了点头:
      
          “上次回去之后,上级还问我要不要调到鄯州的总部去,不过我觉得,怎么也要把手头的那片田给处理好,再说,我手头还有个课题,是关于简化深井开采套管流程的,这种生产技术,不到一线根本没办法搞研究,所以就没同意。”
      
          秦文贵并不是普通油井操作工,而是高级工程师,属于应用型的高级别人才。
      
          “那现在是……”
      
          “哦,在青唐局管钻井。”
      
          虽然这些年很多国企都已经开始去行政化改革,但像石油、林业这类单位,普遍地处偏远且管辖范围巨大,在业务上也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行政职能,因此并没有跟着一起改制。
      
          因此,像青唐局这类的大型油田,在级别上仍然跟地市一级齐平,下属的钻井处也相当于一個市级局。
      
          秦文贵38岁能干到这个位置,进步速度绝对算是非常快了。
      
          “算了,先不说我了。”
      
          在跟熟人聊起来之后,秦文贵的情绪也逐渐放松下来:
      
          “算算时间,常工应该也快毕业了,是准备继续深造,还是到哪高就?”
      
          这个问题问出来,还没等常浩南有什么反应,一直坐在俩人边上听着的郑良群直接就没绷住,捂着脸笑出了声。
      
          实际上,秦文贵真的只是随便找个由头一问——
      
          这张桌子上的另外7个人他根本就不认识,但都是一眼看上去就身居高位的样子。
      
          只有跟常浩南聊一聊才能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而石油工业跟军事工业,在行政管理上是完全不同的两条线。
      
          别说一个二级央企的领导,秦文贵可能连国防科工委主任是谁都不知道。
      
          就像常浩南也不知道华夏石油的总经理是谁。
      
          当年两人共同领奖的时候,常浩南的头衔就是相当扎眼的“学生”。
      
          按照正常时间推算,也确实是明年研究生毕业。
      
          在秦文贵看来,既然常浩南都已经坐到这张桌子上了,那必定是未来可期,自己问一下对方毕业之后的打算,也显然是个不错的话题。
      
          只是……
      
          最后,为了避免常浩南有自吹自擂之嫌,还是郑良群主动开口,替他解释了目前的情况。
      
          秦文贵:
      
          “……”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好在尴尬的气氛并没有持续太久。
      
          “您就是京城航空航天大学的常浩南,常教授?”
      
          一个声音从常浩南身后响起。
      
          他回过头,发现是一名看上去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
      
          “我是。”
      
          他站起身,也端起了自己的酒杯。
      
          因为不喝酒,所以里面装的是水。
      
          不过这种场合,显然不可能真有人劝酒。
      
          “请问您是……”
      
          常浩南刚就任教授三个月多点,还不太习惯有人用教授称呼他。
      
          而且相比于型号总师和总规划师,这个头衔的流传度也没那么广。
      
          “田纲,燕大的教授,数学系的。”
      
          对方回答道:
      
          “久仰您的大名,刚才从这走过去的时候听到这位将军同志在介绍您,所以特地来和您认识一下。”
      
          常浩南思索片刻,还是想起来了对方的身份。
      
          之前看论文的时候看到过这个名字。
      
          研究微分几何的。
      
          进而想起,上一世,这位田教授好像还跟另一位微分几何大佬丘成桐发生过一些书面上的纠纷。
      
          不过常浩南对此的了解只停留在八卦层面,对于谁对谁错没什么概念。
      
          也不想有概念。
      
          这种学术界的嘴炮,本来也打不出什么结果。
      
          虽然他现在确实想在数学界整出点动静,但那主要是为了给日后办学术期刊,乃至办研究机构做准备。
      
          说到底,常浩南并不混数学这个圈子,更重要的是手头捏着丰富的资源,没必要掺和进去,给自己惹一身骚。
      
          “原来是田教授。”
      
          他跟对方碰了碰杯:
      
          “我之前也看过您写的论文,获得了不少启发,有机会的话,还希望能向您请教。”
      
          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不知道对方通过这样略显生硬的方式找上自己是否有什么目的,但既然别人先放出来了那么好的态度,他肯定也得客套一番。
      
          实际上,田纲此时的想法倒是没那么复杂。
      
          单纯是他收到了来自数学年刊的一份审稿邀请。
      
          是关于两条微分几何领域假设的证明。
      
          内容并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发表,恐怕会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
      
          甚至可以算是90年代后半叶影响微分几何领域影响力最大的论文。
      
          至少,把这两条引理以作者的名字命名,毫无问题。
      
          只是唯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的单位却让他有点在意——
      
          京城航空航天大学。
      
          这并不是一个专长于理论数学的学校。
      
          田纲在过去甚至从未审过来自这所大学的论文。
      
          今天恰好在无意中听到常浩南的名字,好奇之下,才过来认识一番。
      
          当然,按理来说,审稿人是不应该跟被审稿人直接联系的。
      
          某些杂志甚至会执行盲审,让审稿人看不见作者的信息。
      
          但实际操作起来是另一回事。
      
          尤其理论数学这种小圈子。
      
          每个方向总共也没几个人,相互之间几乎全都认识。
      
          你真要严格执行回避原则,那就不用审稿了。
      
          所以不会很看重这些。
      
          不过,正当他还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一阵音乐突然响起,紧接着是主持人宣布晚宴正式开始的声音。
      
          众人的注意力,也纷纷转向了走上主席台准备做贺词几位大领导……
      
          (本章完)
      
          




返回目录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首章]  [尾章] 815章/共1771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2a56a 大小: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