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798章 影响整个数学史的邮件

十月廿二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之前在给常浩南寄过来的信里面,栗亚波就已经表明了自己希望以结构力学作为研究领域。
      
          不过,“结构力学”毕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范围,大部分人穷其一生都只能从中再选择一个更加具体的专精方向。
      
          更别提区区一个毕业设计了。
      
          当然,一般情况下,本科毕设嘛,都是随便甩给某个师兄师姐,打打下手同时熟悉一下课题组和项目,然后就差不多过去了。
      
          不过,栗亚波作为常浩南的开门弟子,待遇自然非同一般——
      
          常浩南准备亲自带一带他。
      
          从制定培养方案开始的那种。
      
          但目前常浩南自己手头的项目只剩下一個涡扇10。
      
          栗亚波毕竟还只是个本科生。
      
          无论从能力角度还是保密角度考虑,都不适合直接让他接触这种等级的项目——
      
          常浩南当年能直接参与八三工程毕竟是特殊情况,不可能作为常例。
      
          所以,干脆让对方自己选。
      
          反正,以常浩南眼下在科工委系统的地位,只要不是太离谱的方向,都能马上搞来项目。
      
          而栗亚波也并没有令人失望。
      
          如此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回答,显然是早就考虑过的。
      
          复合材料薄壁箱体,也算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课题了。
      
          而且很有预见性。
      
          这里的“箱体”并不局限于横平竖直的六面体,而是也包括圆柱、椭球或者其他的不规则外形。
      
          基本上算是航空航天领域未来二十到三十年中主要的攻关方向。
      
          像什么大型客机的机体、火箭导弹的外壳之类,都会逐渐提高复合材料用量以减轻结构重量。
      
          比如之前欧直集团设计nh90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在机身部分使用大量复材。
      
          只是直升机的使用环境确实比较恶劣,为了死抠那点重量放弃易维护性和抗损性属于抓芝麻丢西瓜,所以才被常浩南给叫停了。
      
          不过,在90年代末这会,复材应用还属于妥妥的前沿领域,一个刚上大四的本科生能如此精确地选中,确实令人惊奇。
      
          “说说为什么想做这个方向?”
      
          常浩南问道。
      
          “我不是跟李光老师做过一个小型无人机结构设计的项目么……刚开始因为甲方给提供的发动机功率不足,李老师就考虑过完全用碳纤维代替金属来制作无人机的机体。”
      
          “但是最后因为以前从来没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所以甲方担心设计风险太大,当然还有成本问题,总之最后还是用了镁铝合金。”
      
          常浩南一时语塞。
      
          上来就照量100%复材机体,那确实是风险不小。
      
          目前华夏飞机在复合材料用量这块还普遍较少,而且主要的应用场合是次要位置的蒙皮之类不承担高负荷的位置。
      
          “所以呢……最后机体超重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这个问题就是纯纯出自好奇了。
      
          常浩南和李光教授的交集仅限于当年刚重生的时候,对方在刘洪波老师的课上当过评委,并被他的设计方案给震撼了一波。
      
          所以前者也不太清楚那个无人机项目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解决。”
      
          栗亚波回答道:
      
          “甲方后来把原计划里面的活塞发动机换成了一个功率更大的轻型涡桨,所以超重也就超重了,那个项目对我们的要求不高,基本上是能飞起来就行……”
      
          “行吧。”
      
          常浩南万万没想到会是这种力大砖飞的结局:
      
          “既然你确定了,那就往这个方向走。”
      
          说完他低头思索了一下:
      
          “不过,搞科研还是要循序渐进,复合材料结构研究对咱们国家……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个全新课题,所以也不能一上来就搞大尺寸……”
      
          “我这有点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今天给你先看着,熟悉一下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本研究方式,等我把项目申请下来之后再正式开始。”
      
          “好。”
      
          聊完项目的事情之后,常浩南又让栗亚波去找柳晨晨去盖个章,以证明他确实已经进入课题组并完成了选题环节。
      
          毕业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算是一项占据十几个学分的“课程”。
      
          如果中间缺了开题环节的话,虽然常浩南也能摆平,但总归还是比较麻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呼……”
      
          看着栗亚波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差点暴露自己把人家给忘了的常浩南总算松了口气,然后重新把注意力放回电脑屏幕,开始思考如何给佩雷尔曼写回信。
      
          ……
      
          几天之后。
      
          莫斯科,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
      
          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准备回家休息一下的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照例打开邮箱,准备检查一下有没有需要自己处理的新邮件。
      
          这是他的个人习惯。
      
          在前一天下班之前就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而不是等到当天上班之后。
      
          过去十几年中,一直都是如此,雷打不动。
      
          “普林斯顿的数学年会邀请……”
      
          “千禧年数学大奖……”
      
          “数学学报的综述约稿……呵……看来是被数学年刊搞的动作给影响到了,真是蠢材,这么搞下去他们的影响力永远也赶不上数学年刊……”
      
          “……”
      
          佩雷尔曼动作麻利地把一封封他认为不重要的邮件送进回收站。
      
          甚至包括授予他千禧年数学大奖,并通知他前去领奖的通知。
      
          他在近期并没有离开俄罗斯的想法。
      
          至少不会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离开。
      
          佩雷尔曼热爱的是数学本身的美感和玄妙,早在几年前成功证明了灵魂猜想之后,他就发现,如果自己因为解决了某项数学问题而获得奖项,那么反而会冲淡他从解决问题这件事本身所获得的快乐。
      
          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拒绝领取一切个人奖项,甚至逐渐倾向于把自己的成果以直接公开,而非写成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
      
          “等等……”
      
          就在佩雷尔曼觉得明天又会是无聊的一天时,突然瞥见了一封自己期待已久的邮件。
      
          准确来说,是一封回信。
      
          “总算来了……”
      
          他迅速点开。
      
          在大约一个月前,他看到数学年刊上面发表的这篇论文之后,一时间惊为天人。
      
          世界上竟然还有另一个人,在以和他类似的思路解决里奇流在三维条件下的应用问题。
      
          而且,还比他走得领先了半步。
      
          于是,在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之后,佩雷尔曼便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一封邮件里面,发给了那篇论文的作者。
      
          一连一个多星期,他都没有接到回信。
      
          直到今天。
      
          【尊敬的佩雷尔曼教授,感谢来信,邮件内容对我的研究产生很大启发……】
      
          佩雷尔曼一目十行地跳过了前面的客套话。
      
          好在常浩南的回信风格和他差不多,第二段就直接切正题:
      
          【你的结论我已经验证过,并无问题,但对于定理的推导过程,似乎还可以更加简洁和直接……】
      
          【非局部坍缩定理的作用在于,它能够给出局部的内射半径估,而且手术后的里奇流依然可以满足这种性质,既然如此,那么在汉密尔顿内射半径估计定理的基础上,可以推导出对于满足特定条件的标记的(mk,gk(t),pk),一定存在一个收敛子列……】
      
          【……】
      
          佩雷尔曼脸上的表情从轻松变得凝重,然后又转为兴奋……
      
          他飞速从旁边的办公桌上抽出一支圆珠笔和一张纸,低头飞速开始演算。
      
          “没错……这样的求证过程要更加直白……”
      
          大约半小时之后,佩雷尔曼看着仅仅用掉一个正反面空间的计算过程,激动地自言自语道。
      
          虽然常浩南证明的定理内容和他之前发过去的完全一致,但过程却要简略很多。
      
          “这样的话,我好像就不用担心那帮家伙看不懂我的证明过程了……”
      
          佩雷尔曼一边口中念叨着,一边脱掉外套和围巾,重新回到办公桌前面。
      
          显然,下班计划肯定是泡汤了。
      
          “或许,我该亲自去一趟华夏?”
      
          他看着电脑屏幕上面邮件最下方chang haonan的署名,早就把刚才“近期不准备出国”的想法给忘得一干二净。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返回目录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首章]  [尾章] 841章/共1771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ddd7b 大小: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