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8节

daniellege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有些话,就像小哥说的那样,始终是不便公之于众的。不过在这里,我可以给大家三点提示。
        一,大家想一想,盗陵一行,史书有记载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这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三皇陵,尤其是太昊陵,却为什么始终没人去盗?
      
        千万别说里面没宝贝。先不说那些早就被人称为可换一城一国的上古器具,单只一条,过去的皇帝们登基大祭,少不了其中之一就是太昊陵。皇帝登基这么大的事儿,每次祭祀所用的东西,自然都是最高规格。这些东西按习俗,是会直接送上太昊陵内的。那为什么就没人去动这些东西?
        举个例子,公元1370年,也就是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访求天下王陵,人祖陵寝就排第一。正史野史俱有记载,这明祖皇帝送上的祭祀品中的九礼头一件,也就是首祭,就是一组西域进贡的极品羊脂白玉雕成,足足到人膝盖高的天禄神兽。
        想想看,这只是首祭,是九礼之中品格也好价值也好,属于最低末的一件,还有其他八件比它更好的……
        这样的东西,您说为什么,就没有人动心?
        日期:2014-06-1721:46:00
        第二,人人都说华夏龙脉之源在昆仑。那么大家可以找出地图来看一看,这支龙脉的主干,是从哪里穿过,最后归入海中?而武后的乾陵,是不是如其他的帝王,比如说始皇帝陵一样,正好压在这条龙脉上?如果不是,为什么袁天罡一位号称前占后测五千年的大术士,会把帝陵放在并非主龙脉的地方?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大家既然扒出了地图,并且也都对风水点穴术很感兴趣,那么请按照千百年来的方法来看一看,有几个人能够把太昊陵是个什么样的穴说得一清二楚?如果说不清楚,那么你们也可以放大一点来看,看看淮阳县城,是个什么样的风水地貌?最后,再请大家看一看,这咸阳境内的乾陵,与淮阳县内的太昊陵,位置上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
        话说这到儿,其实就已经有点儿扯远了,同时也是我本人对家乡的一点儿抱屈。
      
        为什么?
        因为天下人都只道这里有宝那里有宝,却没有一个人知道,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最美丽最珍贵的东西,还有一半儿多,都藏在这个须弥小城里。只是你摸不到,也盗不得,看不见。
        就像你知道女神林青霞很美,也能看得到她的照片她的作品。可是你的手,始终不能碰到她的头发或者肌肤,甚至是见她一面,都很难是一样的道理。
        日期:2014-06-1722:01:00
        有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我要在这里说一些看似与题不相关的话,其实,这段话与后面的故事,有很大的关联。大家只要记住这一点,就可以多少看明白后面的故事了。
      
        而且不止是以后,就是现在的故事,这些事也是脱不了干系。
        咱们天涯的读者都挺聪明的,想必此刻已经猜到,我小哥手里的太昊针与太昊陵或者是人祖伏羲有什么关系。
        没错。这太昊针,的确是与太昊陵有脱不掉的关系。
        前面说过,太昊陵从来没有被动过,就算是后世的祭祀品也没有人敢动。但这并不代表,太昊陵外围的东西,没人敢动。
        而这太昊针,就是这么传出来的。
        去过太昊陵的朋友们都知道,太昊陵中规模最大最辉煌的,就是建于明代的统天殿。而这统天殿,也是明开国以及后代帝王亲祭或者派官员来祭祀时的场所。
        而前文也约略提过,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太昊陵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虽然他的前辈帝王们也是个个都对太昊陵恭恭敬敬,各种伺候善待,可是却都比不上这个朱元璋。
        他不但大修太昊陵,甚至还在自己登基不到七年的时候,就史无前例地给一个与当朝皇家并无姓氏血缘关系的帝王陵配上了一共八十一名,官位最高正二品,最低正七品的官祝(就是皇家陵园里伺候守陵的官员)。
        要知道,就是当世的帝王,史书上记载过最高的官祝,也不过是始皇帝的大将军,相当于后世的正二品补官而已(因为虽然是大将军的官衔,却没有公卿爵位,所以从地位上来说只能说是个正二品的补官)。
        而他的这一善举,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救了他一命。
        日期:2014-06-1722:29:00
        朱元璋这个人,一生杀孽无数,戕害的手足亲信也无数。但同时,他又是非常相信风水鬼神之说的一个人,所以在他晚年的时候,就格外地疑神疑鬼。野史曾经说过他因为听信方士之言,就认定某大臣之子与自己命格相克,下了手毒杀了这个孩子,就是一个佐证。
        这样的他,终于在自己当上皇帝后的1374年夏天,品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怎么说呢?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这年夏天,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背上,长了些个针尖大小的水泡。不痛,也不痒,于是皇帝就以为是长了痱子(那个年代似乎是叫汗毒),只要注意清洁多加休息就行。再加上忙于政务,他只是叫太监们去烧点儿治汗毒的药水来泡澡。
        可是没想到,这一剂药澡泡下去,水泡不但没有好,反而在短短一柱香的时间就长大到了足有小指肚大小的地步,而且很快就破裂流出脓血来,又痛又痒,难受得要命。不止于此,那些脓血流过的地方,也就都长出点儿针尖大小的小水泡来,有几个小水泡,也开始慢慢变大,开始会脓了。而随着小水泡的长出和化脓,原本的大水泡也越来越大,最大的一个已经有巴掌大,并且最让人心底发寒的是,隐约可见如人脸般有嘴有眼的了!而到了这一步,皇帝也立刻就昏迷了。从发现水泡到朱元璋昏迷,前后不过四个时辰而已!
      
        这可怎么好!皇帝身边的值事太监就赶紧找御医来,可是没想到连御医们也看不出个什么来。可是呢,一位有眼光的老御医拦住他了,说皇上,这东西不像是普通的汗毒,要不,还是请诚意伯来看看吧!
        这诚意伯是谁?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千古第二智,刘基,字伯温是也。
        刘伯温到底是不同凡响,被召进宫来之后一看,就知道了是什么回事:那背上的水泡,数量上明显就跟枉死在朱元璋手下的那些功臣,和无辜之臣的数量,刚好相同。再加上那张人脸,怎么看怎么像某个刚开国就被这位万岁爷拿来当了开国祭品的大功臣……
        可是,冤魂索命这种话,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说的。怎么办呢?
      
        日期:2014-06-1722:52:00
        插个楼,刚刚有个朋友,也是一片好心私信我,说有些话别说太满,淮阳如何如何这种话还是不要说,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如何如何,人家是人类起源,你不过一个河南小县城,有座三皇陵就这样说不合适,再说你正讲你小哥呢,说这些没相干的什么用等等……
        我只想说一句,谢谢你的提醒,还有,朋友,淮阳地区是不是处于人类起源地之一,看一看历史书就知道。同样地,那句关于淮阳地区的话到底是谁说的,您查一查历史书,也一样就明白了。炎黄子孙生于此这句话,最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在鼎文上了。而中华姓氏起源地这一说也半点儿不夸张,不信您把整个汉族,甚至可以把很多少数民族的姓氏都算上,在各种文献里搜,看看是不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姓氏,99.99999%都是始源于这个地方。
      




返回目录

[5]   [6]   [7]   8   [9]   [10]   [11]  

[首章]  [尾章] 8章/共103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2ac8d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