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南北朝之红与黑(78章/100章)

第78节

云海孤月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领导天天喝醉,大家也跟着日日喝酒,出工不出力,或者干脆不工作,本是常情。这种情况在北齐朝廷中不存在,高洋甚至亲自过问官员们的考勤情况。尚书郎皇甫亮三天不上班,高洋把皇甫亮叫来,问他为什么旷工。皇甫亮说:“第一天下雨,第二天喝酒,第三天醉得头痛,起不来啦。”
        高洋没有生气,因为他认为皇甫亮说的是实话。皇甫亮倘若扯谎,说自己发烧感冒三天下不了床,依高洋的性格非一刀砍翻在地不可。结果只揍了小腿三十棍完事。说起来这位皇甫亮先生实在有些迂腐,他曾经卖过房子,买房的人问他为什么卖。皇甫亮回答说:“我这座房子地势低洼,下雨积水不通,水能流到床底下。”这样说当然卖不出去,皇甫亮先生下雨天只能睡在水上面。换成现在的房产商,冬天才卖这座房子。当然,如果换成高洋皇帝执政,房产商们都会被砍掉脑袋的。有利就有弊,有得就有失。
      
        领导明察秋毫,员工不敢懈怠。高洋天天醉酒,总有清醒的那么一天半天,官员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国家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日期:2011-07-2511:13:51
        所以啊,楼主,别拿高洋和孝文帝比较。这两人路数完全不同。孝文帝拓跋宏是最应该变成黑暗系的混蛋,而黑暗终究吞噬不掉的强大。高洋是,追求强大而迷失自我的亡灵。
        我强烈反对把北齐称为禽兽王朝,明明是一个废柴王朝好不好。
        PS:娄昭君看问题的眼光看得远吗?她支持自己的儿子一个个登上皇帝宝座,打乱传承顺序,毁百年基石。更折断帝国的翅膀,让北齐无法远飞。这位晋阳霸府的真正扛把子,北齐帝国幕后的女主人,权迷心窃,仅此而已。
        以前写孝文帝时我就下过结论,在我心目中孝文帝是和释迦牟尼、孔子及马克思并列的千年圣人。圣人也会犯错,因为世界原本没有绝对的真理。灭佛的事还少吗?批孔老二的遗毒不少么?讥笑马克思的结论还少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千年圣人。我认为即使是圣人,也是人,恶棍与圣人在本质上都是人,都有其可比性。
        娄昭君是一个鲜卑人,不是圣人。如果高殷执政,你认为北齐国会强盛?会控制塞上的鲜卑军队?绝无可能。这个问题高洋和弟弟高演瞧得很清楚。北齐王朝汉与鲜卑的矛盾并不是一个英雄能够解决的,圣人孝文帝都没有解决何况是她。
        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命题,欧洲没有出过英雄?欧洲统一过?没有。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欧洲还不是四分五裂,欧盟任重道远。是谁统一了中国的民族,不是秦始皇,而是孝文帝。秦始皇的中国有一个名义上的周朝,除楚国外,大部分国家从属于中原文化。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代则不同,没有孝文帝,我们就是欧洲翻版,汉王朝的统一也就是暂时的罗马帝国。
        当然话又说回来,分裂的欧洲未必不幸福,统一的中国未必幸福。其中的一切只有生活在每一个时代的人有权做出回答。
        日期:2011-07-2617:26:59
        北齐国有一位好丞相,尚书令杨愔。杨愔出自真正的北方望族弘农杨氏。杨氏家族不亚于东汉的袁氏家族。一门之内,赠太师、太傅、丞相、大将军者二人,太尉、录尚书及中书令者三人,仆射、尚书者五人,刺史、太守者二十多人。隋文帝杨坚即冒认杨氏家族的远亲。
        杨愔小名秦王,从中不难看出杨家对他的殷切厚望。杨愔好学,学校门前有棵果树,果实落地,孩子们上前争抢,唯独杨愔不动地方。杨愔幼年丧母,有一次去见舅舅源子恭,饭菜刚刚摆上,舅舅问他读什么书。杨愔回道:“诗经。”舅舅又问:“读到《渭阳》了吗?”杨愔痛哭流泪,源子恭也哭了,两人饭都没吃。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国风.渭阳》是一首送别舅舅的诗,杨愔从中想到过世的母亲。源子恭感叹道:“以前听说秦王不是很聪明,从今以后刮目相看。”
        杨愔内慧,不喜欢多说话,故而许多人感觉这个小孩子不够聪明。杨愔的智慧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六镇大起义爆发,十五岁的杨愔跟随父亲杨津防守定州。义军将领葛荣攻占河北和山东,想把女儿嫁给杨愔。杨愔装病,为使大家相信他是真病,口含牛血当众呕吐,亲事也就作罢。杨家帮助北魏孝庄帝对抗尔朱家族,失败之后满门抄斩,杨愔在外逃过一劫。杨愔投靠高欢,高欢将女儿许配给他,这是杨愔所娶高欢的第一个女儿。
      
        六镇将领之所以争着把女儿嫁给杨愔,因为杨氏家族势力庞大。打回洛阳之后,杨愔重新埋葬亲人,时值隆冬,朔风怒吼,大雪纷飞,杨愔光着脚丫子步行号啕大哭,参加会葬的人将近万人,这些人不是一般的平民,足见杨氏家族的影响力。
      
        杨愔的妻子高氏去世,高洋将寡居在家的太原长公主下嫁,太原长公主即孝静帝元善见的皇后,娄昭君的亲生女儿。也就是说,杨愔娶过高欢两个女儿,深深融入高氏皇族。高澄和高洋兄弟均非常信任杨愔。
        杨愔此人自私狡猾,兰京在东柏堂刺杀高澄,杨愔非但没有挺身而出保护主子,反而狼狈逃跑,跑掉一只靴子,躲过一劫。此事王纮一直耿耿于怀。有一次高洋喝大了,责备王纮说:“你和纥奚舍乐一起保护我兄长,为什么舍乐死了,你活下来?”王纮回答:“刺客用力太轻,所以我受伤未死。”高洋不满意他的回答,大臣燕子献把王纮摁倒在地,长广王高湛揪住他的脑袋,高洋抽刀要砍。王纮大叫:“杨愔、崔季舒逃跑,反倒升官;冒死效命之士,反倒被杀,旷古未有此事。”这句话提醒高洋,王纮不能杀。杀掉王纮证明高洋站在刺客一边。
      
        日期:2011-07-2617:38:24
        这件事足以说明杨愔此人见风使舵,杨愔的马屁功夫炉火纯青。高洋上厕所,杨愔递手纸。这个不要笑,拍马屁是中国官场的特色,不会拍马屁不足以在中国官场混,即便才高八斗,出身高贵。
      
        杨愔从来不劝高洋戒酒,你说他明哲保身也好,你说他溜须拍马也罢,在高洋发酒疯的那个时代杨愔保护过许多人。大臣裴谓曾经上书劝阻高洋不要随便杀人。高洋对杨愔道:“这个蠢货怎么敢这么做!”杨愔回答道:“他大概想让陛下您杀他,好成全后世的名声吧?”高洋嘿嘿一笑:“小人!我不杀他,看他如何出名!”
        高洋皇帝喜欢洒后杀人,随身携带砍刀和弓箭,死人尸体多被肢解,或抛进火中焚烧,或扔进漳水。杨愔总能给皇帝提供死囚,杀死刑犯总比杀寻常人好吧,况且只要这些死囚呆在皇帝身边三个月不死,一律赦免。
        杨愔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分管人事工作二十多年,每一个人见过面的人都记得,过目不忘。有个考公务员的人觉得自己出身低,默默无闻,主考官肯定不认识。杨愔对他说:“前些日子有人在元子思坊骑一头短尾巴母驴,看见我不下来,还拿一把破扇子挡脸,是不是你鲁漫汉!”
      




返回目录

[75]   [76]   [77]   78   [79]   [80]   [81]  

[首章]  [尾章] 78章/共100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4a8f9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