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634节

高天流云A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0-09-21 17:27:37
      
        连载(1575)
        宋崇宁三年(公元1103年)的春天前后发生了一些事,传说这些事让几个宋朝大佬在另一个世界里有过几段对话。
        王安石说:小京,有点过了啊。
      
        蔡京:首领,我想活下去。
        这是关于元祐党人碑的。
        司马光说:小京,有点奢侈啊。
        蔡京很郁闷:我想活得舒服些……谁让我之前受罪呢,谁让我怕来日无多呢。
        这是关于赵佶、蔡京等高级领导生活水平问题的。
        生活水平……这实在是最小,也最大的事了。说它小,小到了用餐的器具。某一天蔡京上朝,发现年青俊秀的皇帝呆呆出神。主忧臣辱,他当然要问清楚。
      
        陛下,您怎么了?
        赵佶羞涩又犹豫,他的面前摆着几只晶莹温润的玉盏、玉盘、玉卮,都是顶级的餐饮用具。他说,过几天要大宴群臣了,朕想用这些玉器,可是怕人说三道四,说太豪奢。
        蔡京笑了,他理解。中国是玉的故乡,自古以来礼器、冥器、国之重器如皇帝之玺,都以玉制成,哪一位皇帝身边不是玉器成堆。现在赵佶贵为天子,本身是追求完美的人,在刚刚登基大宴群臣的头几次宴会上,不使用玉器怎么像样?
        蔡京提了件往事。说,当年他出使辽国,辽国皇帝宴请他时,特意拿出了一只玉碗,说是五代时后晋石敬瑭的旧物,不知现在南朝还有吗?
        言外之意,辽国在炫富,在鄙视宋朝。
      
        说来这也是事实,宋朝虽然贵为有史以来最富有帝国,但是帝王的生活一直节俭。不仅是生前,以仁宗为例,他连螃蟹都舍不得吃;死后更是节俭得惊人。宋代皇帝的陵墓是正朔朝代里最朴素的,秦有始皇陵,庞大震惊天下;汉有武帝茂陵,也是巨大的群落;唐朝李治、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挖山为穴,以唐朝当时举国财富的一半陪葬;明有十三陵,以正朔朝代最微薄国力营造出系统的墓群;清朝更上层楼,康熙、乾隆等人都是从即位之初就开始修坟,一修几十年,落葬时墓穴富如国库。
      
        连载(1576)
        辽国一点不差,源于习俗,他们的墓都修在深山老林里。高官贵人死后身着金镂玉衣,其式样比汉人的更精致,陪葬以丰富著称,每一代的摸金校尉都知道,挖到辽墓等于挖到了金矿。
        宋帝陵是最寒酸的了,第一修建时间短,每一座都是在皇帝死后才修,最多不过两年就落葬。第二陪葬最薄,只有皇帝用金器,其余的后妃,哪怕到了高滔滔的等级,也只是镀金。
        所以赵佶面对玉器时很头痛,既流口水,又怕烫手,不知怎么搞才好。蔡京举的例子有些打动他,辽国用得,难道他用不得?思前想后,还真是用不得。
        他想起了老爸神宗,当年只是要造一座小台,就被言官们轮番问候了一个多月,那罪受的,就算挺过去,造好台上去玩,都没了兴致。
      
        怎么办呢?
        蔡京有办法,用辽国刺激不成,那么用中华文明的起始源头,最大的经典来证明怎样?他一共说了8个字,让赵佶如梦初醒。
        《易经》云:“丰、亨、豫、大。”
        《周礼》云:“唯王不会。”
      
        会,发“快”音。意思是说,皇帝的花费根本不用计算,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要达到“丰、亨、豫、大。”等富贵繁华的效果才算好。
        赵佶悟了,他明白皇帝要怎么当了。古人诚不我欺啊,原来早有这样的前辈。是的,一定是这样,要不然为何那么多人争着皇帝,为何争得头破血流,只因为享受难得,无边无际不必计算的享受~~
        从这时起,赵佶开始了他的幸福生活。以天下养一人,糜全国乐一夫,怎一个快乐了得。回首前尘,这似乎可以命名为几只玉碗引发的悲剧,悲剧之大,要以整个神州的沦丧为代价!
        以上只是崇宁三年春天前后发生的事里的一件,另一件在当时很不起眼,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崇宁三年(公元1103年)3月24日,河南汤阴县,一家农舍里传出了孩子的啼哭声,一个生命诞生了。传说孩子的哭声响起时,一只硕大的鸟从天而降,巨大的羽翼遮天蔽日,在农舍上空盘旋飞舞。
        那是鹰,那是雕,是传说中的金翅大鹏鸟。
        那家农夫,姓岳。
      




返回目录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首章]  [尾章] 634章/共1014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d059b 大小: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