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663节

高天流云A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0-11-17 17:22:16
      
        连载(1645)
        这次出兵的兵力总和达到了20万。其中由熙河路经略使刘法率领熙河军团步骑15万人出湟州,秦凤路经略使刘仲武率5万精兵出会州,从西、南两方面夹击西夏。
        童贯驻军兰州,两方策应。
        童贯梦寐以求的时刻到来了,在这次因为一点小磨擦引起的大战役中,他得到了最想要的东西。赵佶下令,以他总领永兴、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等西北诸路,节制所有经略安抚司。
      
        从这时起,西北军是童贯一个人的了。
        从当时来看,童贯志得意满,毫无疑问必将竭尽全力打赢这场仗,由此树立他大宋战神的光辉形象。但是从后面发生的事情里,却与之恰恰相反。
        坐拥20万百战精兵,节制整个西北辖区,童贯让战局打得温吞水。这一仗打了两年,宋夏双方各有胜负,纵观全局,没有纵深穿插,没有兵团决战,争斗点都只在一些边远的小城,如西夏的臧底河城、仁多泉城,宋朝的靖夏城,两方面都挺狠,把这3座城都屠了,满城鸡犬不留。
        但对宋夏双方来说,几十万人打群架,就这么点代价吗?真要死磕的话,为什么不在天都山、横山、青白盐池这些紧要地段动手?
        保准立即水深火热,你死我活。
      
        这就是奥妙所在了,随便抓出一个西军大兵都知道的事,为什么最高当局不去做。童贯如果真的想建功立业,为什么雷声大雨点稀呢?
        很简单,看历史进程表。前面发生了什么,后面发生了什么,前后对照,一目了然。真正的原因是公元1111年十月的卢沟桥之夜,与公元1115年的三月东北边关收到的一封信。
        这封信是写给宋朝的皇帝赵佶的。写信人是一个叫马植的辽籍华人。马植出身于辽国燕云地区的名门大族,时任辽国的光禄卿,算是一个国家级的中上层干部。他在信里列举了一些刚刚发生在辽国东北部的事情。由于地理限制,那些地方是宋朝接触不到的,哪怕事情发生已经有六七年之久,宋朝人也两眼一抹黑。
        看到这封信后,赵佶迅速下令,边关要尽一切努力,悄悄地快速地把马植召进开封,他要面对面地和这个人谈话。
        而童贯立即给出了马植,这人居然早就在开封城内了。有证据显示,从公元1111年的十月起,马植就一直隐藏在童贯的周围。
        卢沟桥之夜,那个与童贯秘密接触的人,就是他。
        连载(1646)
        时隔4年,他当初说的事情已经被证实了。在公元1111年十月的卢沟桥之夜,他对童贯说辽国必亡,会非常快速地崩溃。
        当时童贯的第一反应是乐傻了,第二反应是气怔了。辽国,东亚第一强国,你说亡就亡了?看我是太监就好骗吧,这是不是辽国玩人的新把戏?!所以他快乐着,也隐约地期盼着,却同时把马植带回了宋朝。
        看着是马植表忠心跟着他走,其实是童贯软禁了他。这样重大的事,容不得半点的欺诈,连随口一说都不行,谁知道你有什么用心,必须随时带在身边,等待消息被证实,才能给这个人定性。
        4年的时间,让一些事情跨越大陆,从辽国的东北边传到西南边,被宋朝知道了。总体上来说,一切从辽国的皇帝耶律延禧的享乐生活开始。
        耶律延禧,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天祚帝。这位老兄和赵佶的缘分很足,两人的人生轨迹几乎每时每刻都重叠在一起。
      
        从登基到高峰,从滑落到邻居。
        耶律延禧比赵佶早一年当上的皇帝,称帝之初光芒四射,比赵佶的勤政吓人得多,他在整个辽国上层来了个大清洗,是凡参与过、被怀疑参与过害死他父母的大臣们,活着的全家族杀掉,死了的全体挖坟。血腥过后,他开始了享乐。得承认,在这点上他远远不如赵佶了,限于北方物产、人文的条件,他只知道跑马打猎,拜佛建塔,貌似没有创意。
        但是他有特色。
        北方物种是比南方少些,同一种物种的成熟期也比南方的慢,可是相应的,物种成熟之后的品质就非常高,非南方快速生长的动植物能比。
      
        辽国,纵横北疆200余年的庞大帝国,穷尽北方奇珍,自然有一两样是南方锦绣河山所没有的。其中最著名是北珠。
        珠,顾名思议是珍珠。说来惭愧,我国号称地大物博出产丰富,可是在珠宝品种方面太单一了,全境内没有红宝石、蓝宝石、猫眼石、钻石……等等等等啥也没有,只有南方海域出产珍珠,西北方面有和田玉。这两样也没法保证,因为更南的南方出产更好的珍珠,比如新加坡那片;和田……在古代一会儿是中国的,一会儿是独立的,出产量根本没法保证。
        北珠,在这种情况尤其显得珍贵。多珍贵呢,到后来清朝官员的顶戴上要用北珠来装饰,犯人们采到北珠可以减刑。
        珍贵,一来是因为它的美;二来是采摘的困难。北珠只能在每年十月以后,也就是阳历11月以后,冰冷刺骨的海水里成熟。这时,无论怎样精壮的男子,也没法潜入深水把它采摘上来。
        怎么办呢,利之所趋,不可抗拒。潜藏在冰海深底的北珠,处于封建时期的人类也有办法弄上来。
      




返回目录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首章]  [尾章] 663章/共1014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b75a9 大小: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