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892节

高天流云A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2-03-0917:12:00
      
        连载(2223)
        完颜雍称帝的消息传到前线,正值瓜洲渡口前皂角林大战结束,金军向采石矶一线运动时。完颜亮震惊之余保持了足够的清醒,下了两条命令。
        第一,严格封锁消息,不许扩散,绝不能让南征大军的士兵们知道;
        第二,谨慎估算这次造反的能量。他要算清楚完颜雍的破坏指数,以便决定是立即起兵回国平叛,还是继续进攻南宋。
        历史证明直到这一刻,完颜亮和他的幕僚们仍然没有正视完颜雍。或许在他们的眼里,完颜雍是个胆小如鼠的公子哥。理由是,这人在金熙宗时期受封王爵,无所事事,毫无建树;在完颜亮时期贪生怕死,老婆被逼死都毫无反应。
        这样的人何惧之有?
      
        所以他们的分析结果是,先不要理会国内,那是个陷阱。如果回兵的话,无论是全军都撤,还是留些继续保持攻势,都会造成一个结果——军队解体。
        完颜亮上位以来,纯粹是以威压人,以杀服众,没有半点的恩德。如果不能保持这个势头,稍有颓败的话,比如此次亲征,没有实质性胜利,立即就会全民皆敌。何况完颜雍手握着军队的家属,这是无解的杀手锏,再精锐的军队遇上也得低头。
        不能后退,只能前进。他们想到了一个光明的前景,如果强行、快速地渡江,征服南宋,达到之前历代金国皇帝都没能完成的伟业,那时全军回程,局面会怎样?
        小小完颜雍,不过疥癣之患,举手之劳尔!
        做上述决定时,完颜亮忽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长江。他们想的没错,真的能快速渡江,平定江南的话,以灭国之威回程平叛,真的能摧枯拉朽,搞定一切。
        可问题是,如果不能过江呢,甚至过江缓慢呢?那时国内完颜雍养成气势,南北皆敌,他可怎么办?更不用说万一失败会如何!
      
        连载(2224)
        还有就是完颜雍。这个人一直被低估了,他到底是怎样的,以后会有几十年的时光来验证,那真的是非同凡响。
        其实就算是现在,他的身上也充满了光点,只是别人的视角问题,才没有发现罢了。就比如上面之所以蔑视他的那两个理由。
        完颜雍比完颜亮还要小一岁,年纪轻轻受封王爵,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劣迹。至于胆小怕事……女真人从不缺少胆大的,一个个不是被金兀术砍了,就是被完颜亮砍了,事实证明都是些政治小白,一点厚黑低调的潜质都没有。
        活下去才是政治家的第一要素。
        回到完颜亮身边,他下定决心先南后北,拿下江南之后才雷霆万钧地回国分大小,这就要求他一定要快,于是学问隆重的他想到了最近发生的最成功的现在例子。
        曹彬渡长江那回。
      
        那一次发生在采石矶,那么他也去。重温下地形,采石矶位于现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南岸,看记载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号称峭壁千寻、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誉。很美是吗,看这些旅游手册似的文字根本不了解那地方啥样。
        首先它是一座山,名叫翠螺。这山从江边突入江水,临水那面是块131米高的峭壁,这一块就是采石矶。看到这些大家会问,数据显示真的很险很难爬哎,为什么长江那么宽,一定要跑到这里来登陆呢?
        问完颜亮,他会说曹彬就是这么干的。
        问曹彬,曹彬会说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年那条梦幻的、横跨长江两岸的浮桥必须架在这附近,谁让樊若水测出来的那条浅沟就在这片儿呢。
        以浮桥渡江,省掉多少战船,让当年南宋强大的水师完全成了摆设,这是多么神奇的设计!
      日期:2012-03-1217:21:41
      
        连载(2225)
        那么回过头来问完颜亮,请问那条水道在哪儿知道吗,带造浮桥的巨大物资了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那么水军的船呢?
      
        这个总该有吧,完颜亮会沉默。船,他真有,可都在海面上,浙东道的水师……现在呢,早就都被李宝、魏胜烧干净了。
        他有的只是剩余不多的小型战船,要凭这些,把他数量庞大到几十万的部队运过江去,这任务实在是艰巨,而他还把艰巨程度附加到天险采石矶上……这到底是什么型号的脑子呢?
        不管怎么说,在北岸已经有了完整的思路和装备,现在去看看南岸。
        江南在紧锣密鼓地行动着,先是换人。刘锜病重,无力支撑,由成闵替换。王权渎职,换李显忠出战。而整个江防重任落在了一位枢密院高官的手里,那人叫叶义问。
        叶义问火速赶到了镇江府(今江苏镇江市),在那里成立了临时指挥所。他下达的第一条命令是征集尽可能多的民夫去江边做防务。
      
        民夫们掘沙成沟,中间栽上木枝当鹿角,准备用这些抵挡金军冲上滩头阵地。这些人一边干活儿一边聊天,赞叹叶枢密的想法真高,这些工事盖得就是快。今天干完,夜里涨潮,沙子挖成的沟,树枝垒成的路障一冲全垮。但没关系,明天还可以再挖再盖!
        叶义问就是这种货色。
        江南的命运可想而知,两相对比,还是南宋这边的脑子更傻啊!在南北对比大脑容量的比赛中,有一个看似局中人,却一点都不重要的角色,正快速地赶往采石矶一线。
        他叫虞允文,职务是中书舍人兼参谋军事,干的活儿在近几年来看就是个跑腿的。比如说出长差,到金国去当使者,出短差像这次到芜湖催李显忠走快点,到前线来交接军权,之后顺道一起去采石矶视师犒军。这样的差使,考虑到他的年龄,已经是51岁,就可以知道他的官途实在不怎么顺畅。
      
        这是肯定的,在秦桧当政时能官运亨通的都是些乌龟王八蛋。
        连载(2226)
        虞允文不招人喜欢,南宋、金国都一样烦他。首先他相貌堂堂,身高六尺四寸,合现代近两米高。这实在太不低调了,别说宋朝这边,连女真人见了都心里腻歪。
        出使金国时,在一次宴会上女真人拿了张弓过来,笑嘻嘻地说,来,高人,射一箭看看。
        明显是想看南宋文人的乐子。长得高怎么样,一样的文弱废物。却不料虞允文接过弓来,搭箭就射,正中靶心,坏了一大堆女真贵族的好心情。之后虞允文在北方很留神地看来看去,回到江南后额外报告说金国必将在近期发动战争,那边儿全都准备好了。
        ……这把南宋贵人们的好心情也给坏了。
      
        于是虞允文注定了只能当些跑腿的小官,尤其是在战争爆发时,更是命令他在前线跑来跑去。这看上去很惨很炮灰,但虞允文干得很来劲,像以往一样,他总能趁机做些让某些人难受他自己快活的事。这次也不例外,跑着跑着,他就跑偏了。
        按程序,他应该先去芜湖接李显忠,可他先奔向了最前线地段采石矶。历史将证明这次的跑偏有多重要,因为在最前线某些人和他一样,都没按规矩出牌。
        王权。
        这个至今只知道一路撤退,从淮南一直撤到江北一战都没接过的逃跑将军,没等李显忠到位就又开始跑了。这时的采石矶一线处于权力真空状态,没有谁负责,江南最危险地段的江防官兵们像放风的囚犯一样懒散、随意、拖沓、无责任。
      
        虞允文在采石矶见到的就是这一幕,官兵们三三两两地坐在道边,马鞍子、铠甲扔得遍地都是,这哪里是兵,纯粹是从北边逃过来的难民!
        也就是完颜亮没有望远镜,不然立即渡江,保准成功。意识到这些,虞允文那颗让当政者厌烦的心再一次蠢蠢欲动了。
        他决定做点什么。
        冷静观客地分析的话,支撑他做出这点小小的心理波动的全部基石,当然有他强烈的、贯穿了一生的爱国忧国之志。可真要实施起来的话,他知道一切都因为他钻到了一个小空子。
        采石矶一线没有军方的统一指挥长官。
      
      




返回目录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首章]  [尾章] 892章/共1014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调用缓存:22d55